专栏名称: 环球科学
《科学美国人》独家授权中文版—《环球科学》杂志—www.huanqiukexue.com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科学

挠一挠确实可以止痒,但代价是变得更痒,你肯定想不到人体为何会这样

环球科学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2-09 22:00

正文

图片来源:unsplash


2月21日晚20:00,《环 球科学》直播间将现场公布年度最美科学阅读榜,陪你畅聊2024年最具代表性的科普读物,以及最新的杂志内容!


直播全程依旧抽奖不断,杂志、桌垫送不停,更有超优惠订阅福利!


赶紧点击【预约】直播吧!



撰文|王昱
审校|clefable

不管是被蚊子咬过起了包,还是身上突然出了点疹子,都会让我们感到一阵瘙痒。但小时候,妈妈一定告诉过你:“不要总是挠痒,越挠越痒。”想必大多数读者在小时候都会把妈妈的这句话当成耳旁风,总是忍不住继续挠痒,结果最后,轻则挠红了一大片皮肤,重则直接把原本有点痒的地方挠破了——这下不痒了,只剩下疼了。


为什么越挠越痒,越痒就越想挠呢?或者说,痒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可能觉得这在医学上早就有定论,但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医学上对痒的认识也才刚刚开始。



挠痒循环


一直以来,痒都被认为是一种轻微的疼痛,只要微微激活痛觉感受器或痛觉受体,就能触发痒 。在这种理论中,疼痛和瘙痒本质上是同一种感受,随着刺激增强,瘙痒会逐渐变成真正的痛苦。


但2007年,当时在华盛顿大学任职的陈宙峰教授(近年受美国“中国行动计划”波及,已于2023年全职加入深圳湾实验室)等人在 《自然》 Nature )上发表论文,表明在脊髓中存在一簇专门传输痒觉的神经元。 该结论从神经通路上证明,痒觉和痛觉是两种独立的感觉。


几年后,陈宙峰团队意识到,血清素(5-HT),或许是诱使人挠痒的关键因素。他们发现,当小鼠挠痒时,脑部会释放一股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调节情绪的“快乐激素”,会让人感受稍微好一些。但不幸的是,血清素同样能激活传递痒觉的受体,会让你继续感觉到痒。相关论文发表在 《神经元》 Neuron )上。


有了血清素的支持,挠痒变得很容易上瘾。 并且,挠痒过后痒觉并不会马上离开。但明明挠痒过后,刚开始确实有几秒钟,身体没那么痒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 抑制痒觉的不是挠痒这个动作,而是挠痒过后的轻微疼痛感。 每次你用指甲划过皮肤时,都会轻微损伤皮肤外层,导致一阵轻微的疼痛。没有人会喜欢疼痛,但如果你真的浑身痒得难受,用痛觉覆盖掉痒 ,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一种可以接受的代价。


但是,就算是微小的皮肤损伤也会引起免疫反应。当大脑接受到疼痛信号时,它会指示身体在受损部分释放组胺。组胺可以让血管扩张,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来更多吞噬病原体的白细胞,这会引发炎症反应——这也是挠痒过后的皮肤会变红的原因。但糟糕的是, 在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组胺本身,也可以直接激活皮肤中的痒觉感受器,继续让你感到瘙痒。


不论是让你感到快乐的血清素,还是引发炎症的组胺,这两种挠痒时产生的物质,都会加剧我们的痒 觉,最终 导致痒-挠循环(itch-scratch cycle)。 越挠越痒是真实的,如今我们已经大致发现了它的生物机制。


在理解了痒-挠循环(itch-scratch cycle)后,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慢性瘙痒问题。图片来源:Ferda Cevikbas and Ethan A. Lerner, 2020, Physiol Rev 100: 945–982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痒只是暂时的,最多几天之后我们就能恢复正常。但世界上还有数百万人遭受着慢性瘙痒的折磨。随着对痒的认识逐渐深入,我们或许能改变这一现状。2021年的一篇有关 痒的综述 中提到:“在深入理解痒 方面,我们正处在开篇的末尾。对于慢性瘙痒这种不致命但折磨人的疾病,我们有潜力能显著缓解它。”



人为什么会痒


但人为什么会感觉到痒呢?其他感觉,比如说痛觉,都有很明显的用处,比如说痛觉可以让我们规避危险。但痒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并且, 挠痒还是一种会传染的行为,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在看到同类挠痒时,都会不自觉的自己也挠一挠——就像打哈欠会传染一样。


小鼠模仿挠痒的虚拟模型。图片来源:陈宙峰主页


2022年,陈宙峰教授团队在 《细胞报告》 Cell Reports )上发表论文,表明他们发现了一种介导传染性痒的视觉通路。他们在小鼠实验中发现,痒的传染需要小鼠眼睛视网膜上的一组特殊细胞: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这些细胞会连接视交叉上核,这是大脑中一个微小的区域,负责控制昼夜节律,也能触发挠痒级联反应。并且,这一神经通路十分原始, 甚至禁用小鼠的视觉皮层也不能阻止这种痒通过视觉传播。


但这有什么用处呢?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他们可能生活在蚊虫泛滥的地区。当蚊子落在人身上时,有的人会感到痒,拍打和挠痒都可以驱赶他们身上的蚊虫。 而蚊虫可以传播很多寄生虫和疾病,那些能感受到痒,并会挠痒的人成功驱赶了蚊虫,从而通过了自然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看,痒的传染性也是有必要的。毕竟,如果你看到你的同伴在挠痒,这大概率说明这周围的环境中有不少蚊子,最好的选择是提前挠一挠,这样能驱赶走蚊子,被蚊子叮的概率也会低一些。


从某种程度上,这也能解释人为什么会越挠越痒,越痒越想挠。因为感受到痒很可能说明你处在一个蚊虫泛滥的环境中。如果痒-挠循环能让你保持在烦躁不安的状态下,那么你更有可能避免被蚊虫叮咬,也就提升了生存的概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