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WC中文网
全球财经驱动你世界,原创全球财经观察报道,商业精英告诉我们,他们大部分的创意和灵感来源于每天阅读BWC中文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21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21 小时前  
短剧新圈  ·  龚宇炮轰红果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焦虑 ·  昨天  
短剧新圈  ·  龚宇炮轰红果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焦虑 ·  昨天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2 天前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2 天前  
柠檬工会  ·  起猛了,百度接入DeepSeek R1满血版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WC中文网

美国收割印度,印度或倒退24年,2万亿美元或即将从印度流入中国

BWC中文网  · 公众号  ·  · 2024-10-07 19:03

正文

正如我们多次分析的,中国资产虹吸效应正加速,其中印度市场上的大笔资金流入中国,不出所料,10月7日最新消息显示,根据高盛印度交易员Nikhilesh Kasi的说法,过去两周客户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看到资金从印度流向中国?” 他明确回答称:“是的”。


Kasi 解释道,根据高盛看到的资金流动情况,这一趋势非常明显。 中国市场的激烈买盘,导致印度市场变得日益脆弱,换句话说,中国资产正在对印度资金的虹吸效应明显。


Kasi认为,外国机构投资者正在抛售他们此前拥有最多且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提取最大流动性。 而这些流动性正在随着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青睐,而大笔涌入中国市场。 例如,高盛客户对印度股票的抛售强度是之前的两倍。 印度Nifty指数上周跌幅4.5%,创2022年6月以来最差的周度表现。


数据显示,上周全球基金对印度股票净卖出规模创纪录新高,印度股市遭遇全球基金1999年1月1日以来的最大净抛售。 根据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数据显示,仅10月3日一天,全球基金净卖出1.017亿美元(约合85亿印度卢比)的印度债券; 根据交易所数据,10月3日全球基金净卖出18.5亿美元(约合1554亿印度卢比)的印度股票,创纪录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10月1日至4日期间,外资从印度股票市场净撤资2714.2亿卢比,10月2日为交易假日。


综合多方分析,印度市场的抛售潮,是由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市场近期呈现加速上涨的趋势并且还在持续。 中国股市上演2008年以来最大规模上涨,已经成为全球资本紧盯的风向标。 甚至越来越多的美国交易员都在紧盯中国股市的“夜盘”,以防止错过上涨的机会。 一些华尔街交易员纷纷认为,过去两年间,对印度市场的增持是一种“错配”,事实上,印度经济和增长的基本面早已提前透支,此时正是美元资本收割印度的时间节点。


马拉松资产管理公司新兴市场专家亚历克斯·达菲认为,印度的资本市场目前正在开始崩溃。 由于自2022年以来,印度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私人投资资金几乎翻了一番。 尤其是散户投资者推动下,印度中型股的估值推高至预期收益的35倍,比长期平均水平高出70%,但增长率或潜在盈利能力并未出现明显改善。 因此,印度资产价格存在被打回原形的风险就会随着更有竞争力的市场宽松货币措施的明确出台,而显现。 这将导致相关的资金从印度市场撤离,而流入中国。


分析师爱德华·钱斯勒10月4日称,投资者在投资新兴市场时犯了两个重大错误。 首先,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经济扩张与股市回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此前人们往往容易被GDP的数字所吸引。 其次,人们误以为估值是回报的可靠预测指标。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印度股市相对于中国股市的强劲表现表明,这种做法是多么错误。


“新兴”一词本身就意味着具有强劲增长前景的欠发达经济体有望带来优厚的投资回报。 过去15年,中国和印度经济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按不变美元计算,中国GDP每年比印度高出约2%。 2009年9月,MSCI中国指数的市盈率比MSCI印度指数低25%。 自2014年以来,中国股市以美元计算的年总回报率仅为2.5%。 印度股市的年复合增长率是这一数字的四倍。 这就为十年后的今天,全球大量资金从印度等泡沫化严重的市场撤出,涌入中国市场抄底埋下了伏笔。


此外,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从2000年1月3日的5375.11点比 2024年10月4日一度高达81688.45点,上涨14.2倍 大流行之后的两年,孟买Sensex30指数涨幅在全球主要股指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和2021年全年涨幅分别为15.60%和21.69%。


摩根大通报告显示,仅截至今年一季度的过去三年,印度股市累计大涨46%,高于全球股市所录得的20%涨幅,新兴市场股市则下跌了13%。 同期只有美国能与之媲美。 如下图,从过去的指数变化上可以看出,中国资本市场被市场严重低估,而印度美国等市场存在泡破灭的风险显著。


2014年至2023年期间,印度公司的股本回报率 (ROE) 保持稳定在 10%至13% 的范围内,而中国公司的平均股本回报率同期从10%降至6%。里昂证券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MSCI中国指数的总股票数量增长了2.5 倍。然而,每股收益几乎没有变化。投资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中国基准指数的估值已从2020年账面价值的2.5倍以上降至今年早些时候的1.3倍。然而MSCI印度指数的市净率在过去十年中平均为3倍多,现已升至4.5倍。这再次表明,如果宏观货币政策得到了广泛持续的支撑,中国资产相比于印度资产有更合理的上升空间。

不仅于此,印度饱受诟病的营商环境也使该国在对待外国及本国投资过程中,变化多端,朝令夕改,以及薄弱的基础及卫生设施,经常上演各种荒诞的“故事”......这导致全球一些制造业企业巨头不断重新思考是否还有必要持续在印度设厂。

例如,印度“老赖”现象频发,已为印度整个国家经济信用蒙上阴影,印度也因此而被世界银行连续多年的报告列为最难做生意的国家之一。近年,一些国际资本或国际企业针对印度经济信用问题而提起的国际仲裁案居世界首位,包括德国电信、荷兰沃达丰集团、俄电力运营商Sistema、TCI塞浦路斯集团、日本日产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针对追溯税款、支付纠纷等一系列问题,都曾向印度提起过仲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