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净宗18
我是净土宗,我是净宗,这里是净土宗【净宗18】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灰指甲不治能自愈吗? ·  昨天  
丁香生活研究所  ·  这几种像奶茶的饮料,建议减肥控糖人常喝! ·  2 天前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春节返程车流高峰来临,出行必看↓ ·  2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去年厨房买的最值的 9 ... ·  5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买 60 mL 送 30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净宗18

精要摘录76 |《净土宗概论讲记》

净宗18  · 公众号  ·  · 2020-12-10 16:44

正文





念佛利益(二)


念佛现世之德香

分科


如上已大体说明念佛利益,现再说明念佛现世利益之德香。

如何看待专求往生与现世利益


我们生活在世间上,除极少数道心特别勇猛坚固的人对世间利益无所企求之外,绝大多数人虽然祈求往生,也还是祈求现世利益的。


这样就可能会有矛盾、纠结的心理:这样是不是代表我不虔诚?这样是不是代表我求生西方的心不专一、不恳切?


也有人认为,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如何地专,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对世间的利益作了不符合凡夫身份的切割:儿子不管了,老婆不管了……但他的心力和智慧跟这种境界又完全不相应,所以他非常矛盾,在人格上是不完善的。


凡夫要以凡夫的身份来行事。认为祈求现世利益都是错,这种认识不够正常。这样学佛,心越学越没有温暖,越学越凝固、坚硬、僵化,没有上正道。佛菩萨对我们的慈爱是完整的,念佛既有往生净土的根本大益,也有现世福报的利益。


对于一个专求往生的念佛人来说,念佛现世利益与未来往生之崇高理想并不矛盾,反而一体不离,因为念佛本来就有“现当二益”。


如善导大师《观念法门》及《往生礼赞》后序,皆说明念佛的现世功德利益。


在念佛往生成佛的大利益、大前题、大根本、大原则下,自然附带念佛的现世利益,不求都会得到。善导大师的《观念法门》中说了五种增上缘,还有《往生礼赞》的后序,都说明了念佛的现世功德利益。《往生礼赞》的后序中有如下文句:


问曰:称、念、礼、观阿弥陀佛,现世有何功德利益?


答曰:若称阿弥陀佛一声,即能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礼、念以下亦如是。


眉注中有“灭罪益”,就是灭罪增上缘;“护念益”,就是护念增上缘;“摄生益”,就是摄生增上缘。


《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又如《观经》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


这些都是现世利益。


近代印光大师也说:“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印光大师这段话特别好,尤其能够让念佛人在未来往生利益和现在世间利益之间界定拿捏的分寸。


“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这就肯定了念佛有现世的利益,不求而自得,自然就有。


“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我们如果只求世间福报,而不肯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虽然也有利益,但失去的反而更多了:


第一,不求往生,往生的利益没有了。


第二,求世间福报,不回向往生,跟佛的大悲心不能一体通透,加持的作用就很小。就像阳光非常大,但是你只把屋子窗户开一点点小缝,那就只有很少的光照进来。


念佛人应该以专求往生为根本目标;同时也可以求现世利益。


但是,如果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就要求念佛往生。比如人都要死了,还在求身体健康,这不是念佛求世间利益,而是怕死,不愿意往生,这就错了。

例举现世利益

(1)现当二益


专修念佛本为往生一大事,除此之外,念佛尚有种种现世利益,如下表:


“促成善缘”: 由于念佛,原有种种逆恶境缘得以改变而成善,如家门不宁转为清泰、子孙不孝转为贤孝等。

 

“延年转寿”: 由于佛力加护,得长命安乐延寿。

 

“重转轻受”: 本当受重苦之报,转受轻苦之报。


这张表很简明。


“当益”,就是往生极乐。


“现益”,分成心的利益和物的利益。“心的利益”包括约时、约质。“约时”又包括始益、终益。


“始益”,就是“净土入信欢喜”,这也是念佛的利益。我们知道有净土,可以往生,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做事心里很安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业。


那些没有信仰或往生极乐没有确定的人,跟我们没有办法比。别人欢喜不欢喜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自己有安心、欢喜的利益,因为我们念佛就有靠山,有退路,有回旋的余地,而且回旋的余地很大,十方法界任我们悠游。这个世界不好待,我们换个地方,到极乐世界去。


“终益”,就是临终见佛,随佛前往净土,兑现一生的愿求。


“时”,是讲时间段的,并没有具体地说;“质”,就是实质性的利益。“约质”包括三个方面:灭罪、护念、生善。


灭罪,就是罪障灭尽的利益。怎么知道灭罪不灭罪呢?灭罪又不像减肥,减下来可以去称——其实是知道的。比如有的人,念佛前经常晚上做噩梦,睡不着;一念佛,噩梦消除,夜梦吉祥,这就是灭罪了。有的人不念佛心里很嘈杂、混乱,惶惶不可终日,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之就是焦虑、忧愁;念佛之后心渐渐安定,这不就是灭罪了吗?


护念,随逐影护的利益。随逐影护,就是阿弥陀佛跟在后面保护我们。虽然很难解释“随逐影护”,但我们也是有感受的,特别是走到一些恐怖、黑暗的地方,阴气很重的地方,只要念佛,就感觉到踏实了,奇怪不奇怪?你说那是心理作用,那念“一、二、三”试试,看行不行。


生善,一方面,能修习善业。念佛的人灭恶生善很明显,因为念佛了就不好意思造罪,自然就生善了。另一方面,能促成善缘。要行善,总要有善的缘分,念佛也能促成种种的善缘。念佛能够化解怨怼。


念佛的好处很多,还有物的利益,就是物质上的利益、招福、除灾等,具体包括贫苦得济、延年转寿、重转轻受三点。


贫苦得济,贫穷困乏的人得到救济,得以生存。虽然不是让人一下子变成首富,但可以解决温饱问题。


延年转寿,业障消除、灭罪后,心情平静安乐,自在祥和,就可以延年转寿,这是自然的。整天活在恐怖、焦虑当中,长寿也变得短命。


重转轻受,就是重报转轻。比如碰到地震,有人被砸断了一条腿,他就想:“我念佛了,怎么还被砸断一条腿?”他如果不念佛,可能是砸碎一颗脑袋。


信心是一种智慧,是一双眼睛,所谓“信眼开朗”。盲人眼睛看不见,不靠手来摸就不知道东西的形状,是平还是不平,是长还是短,是高还是低,他一定要靠手来摸,才感到亲切。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不用手摸也能知道事物的全貌。某一天,他的眼睛一旦开朗,就会发现原来不用手也可以知道。


对佛菩萨的信也是一样的,没有信心的人就靠他的“手”,会说:“我要亲自听到,我要亲自见到,我要亲自感受到,不然怎么能相信?那不是迷信吗?那都是你们自己想的。”但对信佛的人来说,他觉得很自然,因为他眼睛已经开了,看得很清楚。


在不信佛的人和信佛的人之间似乎永远有一条鸿沟。科学要实证,还得有仪器,如果仪器不准,也没办法实证。不信佛的人,信眼没有开朗,别人无法给他实证,要实证也得靠他自己。自己没有做到,应该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在性灵这一方面缺了一种功能,面对佛菩萨的微妙境界,信眼没有开朗,等于是一个残废人,所以要好好反省,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这样讲似乎有点难听,但事实上就是信眼没有开。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手上都是眼,我们有吗?没有。我们要接触佛菩萨,要去感知佛菩萨的境界,靠肉眼可以吗?不可以。因为佛菩萨安住在灵妙、涅槃的净土境界,那不是肉眼所能探知的境界。唯一可以和佛菩萨境界相沟通的,就是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的心极为灵妙,我们的心无远弗届,含藏万法,具足万德。可我们把心埋没了,堵塞了,把一切通道都障碍住了。


所以我们必须开发心的能力。心的能力是无限的,每一个人开发程度不同,能力大小就不同。比如有的人能信仰佛菩萨,是因为他的心的功能开发出来了,对他来讲很自然,他就是见到了。靠什么见到?信眼。你不能信,是因为你的信眼没有开发出来,没有见到,就会怀疑人家的信,就像瞎子只能靠手摸一样,就会怀疑那些有眼睛的人,其实是毫无根据的。以一点来限制外面的一切,只能说明我们自己的短视和无知。


(2)十五种利益


又有念佛十五种利益,如下表:


十五种利益,大体来讲,分为现在的利益和当来的利益。


前面十一种是现在的利益。


第一,“弥陀住顶”。念佛的人,阿弥陀佛常在头顶上住持。如果不念佛,弥陀就不住顶,佛光也不护身,身上周围都是黑气、暗气,都是灾光、妖光、邪光,就麻烦了。


第二,“佛光护身”。佛光在周围围绕,就感到安全、安慰、安乐、安稳。


第三,“诸佛护念”。诸佛要是不护念,就有一大堆冤亲债主跟在后面,有过去所宰杀的鸡、鸭、鹅、鱼,还有伤害的众生跟着,多悲惨。


第四,“菩萨相随”。如果不念佛,就是业障相随,黑气跟在后面了。


第五,“冥众护持”。“冥众”,就是我们看不见的天神、地祇,这些善神护持我们。如果不念佛,冥众不护持,就有恶鬼恶神来寻伺报复,老找麻烦。


第六,“消除罪障”。如果不念佛,就会念罪业,障碍就会增加。不念佛的人,除非有特别大的善功修行,一般人都是负增长、负能量。因为念念都是贪瞋痴三毒,所以不要指望有进步。在世间感到进步,其实都是退步;因为不管什么事情,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在增长罪障。失败了,不用说,怨声叹气,怨恨,嫉妒,极端分子还拿炸药包报复社会,是增加罪障;成功了,就会傲慢,也是增加罪障。


第七,“增长福慧”。念佛的人能增长福报和智慧。佛之所以成了佛,是因为福报和智慧两方面都满足了,叫两足尊,两方面都圆满,是最尊贵的。在世间做任何事情,其实就是福和慧。念佛可以消除罪障,增长福慧。福报增长了,做任何事情都很顺;智慧增长了,心里自然平静、安乐,做事情也很有智慧。


智慧和聪明其实是两回事:脑子转得快,能盘算很多,那只是聪明;智慧是整体的、透达性的。有些念佛的老太太,虽然不会算账,不认识字,可是她对事情的判断非常准,能把握根本原则和方向,这就是有智慧。能相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存在,能念阿弥陀佛,这是靠智慧才能做到的。


人并不一定是年龄活得越大就越有智慧,也不是知识越多就越有智慧,也不是很有口才、人家都辩不过就有智慧。能深信因果报应,能按照事情的本来面貌认识它,随顺它,就是有智慧;能够随顺因缘果报,心里平静,念佛求生净土就是大智慧。


第八,“离诸厄难”。念佛可以远离苦厄灾难。如果不念佛,就不能离诸厄难,总是陷在官司里、人情当中,总有人找麻烦。或者灾难就跟在你后面,一坐飞机就有空难,一坐汽车就有车难,一坐轮船就有船难。


第九,“能得寿康”。可以长寿健康。如果不能得寿康,那多麻烦,身体不健康是很痛苦的事情。有的人为什么病急乱投医?因为没办法,生病的人特别没有智慧,告诉他说“你把这个土吃下去就会好”,他也会照着做。没有福报的人,也找不到好医生,因为人在世间一切都靠福报。


第十,“将获善终”。人这一生什么都好,很风光,但如果到最后不得好死,就很悲惨了。有的人走的时候两手扪摸虚空,口吐白沫,眼球都掉出来,看到恐怖的景象,说也说不出来,只有喊叫,别人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可见善终是很重要的,虽然一生很贫苦,但最后走得很安乐,也是一件大好事。


第十一,“入正定聚”。这是佛法的名词,就是现生得不退转,决定可以成佛,有这样的利益。


后面四种是当来的利益。


第十二,“断除轮回”。永远跳出三界轮回,这是最基本的。


第十三,“往生净土”。到阿弥陀佛的报土。


第十四,“成就佛果”。“十地愿行自然彰”,自然而然成佛道。


第十五,“广度众生”。这个利益多广大。


“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在佛门里,发愿广度众生、发大菩提心的人才是君子;而我们是凡夫,“小人喻于利”,一看念佛有这么多利益,就觉得好,也就开始念了。如果知道这么多利益还不念佛,说明是很愚痴的。

依三经明念佛现益


以下依据净土三经说明念佛现世利益。


(1)《大经》廿余文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当中,有关念佛现世利益之愿:

 

第十二“无量光明愿”,佛以光明与众生结佛缘,施以救济,故是心的利益。

 

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由此念佛人现世得延年转寿,所以含有现益。

 

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令我等蒙佛救度,安心立命,是心的利益。

 

第十九“来迎接引愿”,临终无诸苦恐惧,得大安慰,是心的利益。

 

第二十“系念定生愿”,约其安心得救是现益,约果遂为当益。

 

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是心的利益。

 

第三十四“闻名得忍愿”,现生于佛道得不退转,是心的利益。

 

第三十七“人天致敬愿”,念佛受诸天世人敬爱,身心安乐,无佛道碍,是身心双益。


“第十九‘来迎接引愿’,临终无诸苦恐惧,得大安慰,是心的利益”,临终的时候,有什么比诸佛菩萨来迎更善终的呢?有什么比花台授手,刹那间登上莲花台,随着金莲花往生西方更善终的呢?有什么比阿弥陀佛现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更善终的呢?没有。


“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是心的利益”,让我们的心得到安慰、喜乐,心柔软才是真正的柔软。


《三誓偈》说“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异译《无量寿庄严经》说“广以诸财宝,普施于贫苦”;《无量寿如来会》则说“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救贫穷,施安乐,是现世心物两方面利益,可知念佛人由弥陀冥加故,于现世财物等不求自得,使生计无虞,衣食无缺。


贫穷并不限于世间财物的贫穷,心灵缺乏法财也是贫穷。不过这里包括世间钱财,所谓救于贫穷,施给安乐,是在心和物质两方面都有利益。


“可知念佛人由弥陀冥加之故,于现世财物等不求自得,使生计无虞,衣食无缺”,这一点很多人信不过,其实不用担心。


有人经常会问:“念佛会来钱吗?”当然,阿弥陀佛是不会变成财务部长给你发钱的;但念佛有相应的福报,不会让你饿死。过去有人问释迦牟尼佛,如果地球上的人都出家了,没人生产,那还吃什么?佛陀就说,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出家修道,就用他白毫光中的一毫光——还不要那么多,只要一毫毫的光,全世界的人自然就有福德,就都有吃的了;因为佛是福慧两足尊。


一切福报从哪里来?也是从我们心中所生。所以现世财物不求自得,生计无虞,衣食无缺。如果信不过,可以去看看麻雀,“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众游禽”指侯鸟,它们夏天在这里,秋天、冬天在那里,它们有什么聚积?它们在世间也不劳动,也不辛苦,也不上班,怎么过日子?靠天地生长的。人在世间,能离开天地吗?靠自己就能活命吗?那简直太妄自尊大了。人主要靠天地,人类依顺于天地的法则,就可以存在。


当然,不是说念佛了就不劳动了,而是说,自然而然地随顺本分不妄求。所谓“君子素位而行”,在富贵就素于富贵,在贫贱就素于贫贱,在什么位置就说什么话,心里平静、平安,跟人的关系处理得好,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很和谐、和顺。


《无量寿经》又言:“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示其灭罪生善利益。

 

又言:“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为身心双益。

 

《大经》凡说现世利益之文有二十余处。


这是显示灭罪生善的利益和身心两方面的利益。


《大经》凡是说到现世利益的文,有二十多处,想要细看的话,可以对照《大经》去找。


(2)《观经》廿余文


《观经》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为灭罪生善益。第九观“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前已述,为现世利益。经末“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显明二圣影护护念利益。

 

《观经》说念佛而得现世心的利益,也有二十余处。


《观经》第八观、第九观等等,说到念佛得现世心的利益也有二十多处。


(3)《小经》二条文


《阿弥陀经》说念佛现世利益,有两条文:“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即现世之终益;念佛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即由诸佛护念,得信心坚固增上之现益。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这是现世的终益;“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也是现世利益,能使其信心坚固增上。


以上为净土三经所明念佛现世利益之大概。


以上是三经所说的念佛利益。

三种光明示念佛现益


更就三种光明,示念佛现益:我等至心专念佛时,阿弥陀佛放无贪善根所成之清净光,除我等财色二贪之不净,而转为清净;又放无瞋善根所成之欢喜光,灭我等瞋恚罪障,而转为无瞋忍辱;又放无痴善根所成之智慧光,灭我等愚痴罪障,而转为有智。清净光令我等心无贪、清美,欢喜光令我等心无瞋、柔和,智慧光令我等心无痴、正觉明朗,故说“消除三垢冥”“三垢消灭,身意柔软,善心生焉”。


“更就三种光明,示念佛现益”,在阿弥陀佛的十二种光明中,有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下面就通过这三种光来说明念佛的现世利益。


“我等至心专念佛时,阿弥陀佛放无贪善根所成之清净光,除我等财色二贪之不净,而转为清净”,清净光是怎么形成的?是因中的无贪善根形成的,起心动念是无贪,由这种善根累积,果上所放出的光明就是清净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