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学学园
知学学园是隶属于知学学院旗下的案例教学平台,这里精选了几千个经营型地产的相关案例,绝对是新地产操盘手的福利,欢迎收藏!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知学学园

70岁世界级日本芭蕾大师“喜儿”,每天跳芭蕾5小时,只为“向中国赎罪”!

知学学园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11-07 00:02

正文

来源:益美传媒  ID:YeeMedia 推荐关注

本文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有这么一个日本人,今年70岁,舞龄67年。


3岁学习芭蕾舞,15岁演完《天鹅湖》全幕,26岁拿下拥有芭蕾界“奥林匹克”之称的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金奖。被称为“天才芭蕾舞者”。


却在人生巅峰时期,开始表达对中国的忏悔之情。


这位70岁的老人,叫做森下洋子。


她是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现任团长,首席芭蕾舞演员。


01

“用舞蹈向中国谢罪”


“谢谢,中国。”

“啊,中国,我们日本人究竟何时向中国奉献了我们的爱;究竟何时喊出了我们的感谢和谢罪”


随后全体演员向中国观众90度深鞠躬,以表达曾经日本对中国罪行的歉意。


这是森下洋子和松山舞蹈团成员每次表演完《白毛女》后的固定环节。


而像这样的忏悔之路。森下洋子坚持了45年。



年轻时的森下洋子也不曾想过有一天,自己对中国会有着无法割舍的爱。


1948年,森下洋子出生于日本广岛。父母都是二战原子弹轰炸地的幸存者。


可以说她的童年是在一片灾后废墟中度过的。

从小就体弱多病,无奈下母亲便将3岁的森下洋子送到了幼儿园里,学习芭蕾。


当她踮起脚尖的那刻, 这个小女孩便与芭蕾结下了不解之缘。



成为天才芭蕾舞者之前, 森下洋子也曾是跟不上节奏的“笨蛋”。

老师教一个新动作,每次都只有森下洋子学不会。遇到严厉的舞蹈老师,还因此被责罚过很多次。


经常会被抽红了腿,她也从不哭泣,从不气馁。

她说, “从小我就有一股韧劲,不轻言放弃。”



学不会时,就反反复复地练习,直到“啊,我会了”为止。

为了练习舞蹈动作,森下经常在舞蹈室以外的任何一个地方练舞。


苦与累,从来都不是阻碍你进步的借口。


凭着这股学习的韧劲,森下也渐渐显露出在芭蕾上的天赋。

13岁时首次登台演出《命运》,大受赞誉。15岁就能演完《天鹅湖》全幕。一时间声名大噪。


被人们称为 天才芭蕾舞女演员”。


26 岁时,又获有着拥有芭蕾界“奥林匹克”之称的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女子组金奖,成为日本第一个获该奖的舞者。


被业内评价为 “东洋明珠”。


02

初见“喜儿”,一生“喜儿”


20多岁,就成为了世界顶级芭蕾舞大师。所有的荣誉和光环加集于一身。


本该过着众星捧月般的生活。却突然选择放下荣誉,开启40多年的忏悔。


这一切都源于1971年的一次意外相遇。

刚回国的森下洋子经朋友介绍,看到了松山树子表演的芭蕾舞剧《白毛女》,被深深感动,泪流不止。


“白毛女本身是一个非常非常乐观了不起的女性, 她面对任何事情任何困难都不轻易放弃, 所以她才能帮助大家, 也让自己迎来了新的生活。”

一直生活在芭蕾的华丽世界里,森下从没有想过舞蹈还能有这样的力量。


向松山树子老师了解到《白毛女》的创作过程以及它背后的意义。


森下明白, 除了“喜儿”传达出的乐观不放弃生活的态度感染着自己, 更多的是一种使命感——代表日本人向中国做出的罪行赎罪。



随后毅然决定加入松山芭蕾舞团。师从松山树子。


进团之后,仅用一年时间迅速成长为舞团乃至日本芭蕾界的“台柱子”。


1971年,是松山芭蕾舞团第四次受邀访华演出。不同以往的是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松山树子退居到台下。


由森下洋子从老师松山树子手中接过传承之棒,成为了第二代“喜儿”。

这一接演便是四十 多年



03

“昔日之恩,无以为报”


在舞蹈团的练功房里,“昔日之恩,无以为报”八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墙上还挂着周总理和邓颖超的照片。

提起第一次来中国演出的经历,森下表示历历在目,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儿。

舞团初期得恩于周总理,森下洋子从不敢忘记。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也让森下洋子感动不己。


1971年,刚接手“喜儿”一角的森下洋子,就收到了周总理赠送的一整套《白毛女》的服装道具。



47年过去了,森下洋子一直穿着这套演出服去各地演出。尽管衣服已经破旧,但她依旧视如珍宝。


每次到中国的演出,周总理都会前来观看,直到周总理去世后,妻子邓颖超代替前来。

那句 “恩来来不了了,我替他来”, 让她深受感动,也让她感到更加的愧疚。


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45周年。这次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对她来说,是一场圆梦之旅。

“我的心愿就是趁我还跳得动的时候,穿着1971年周恩来总理亲自送我的演出服,来华进行演出。就像40多年前第一次跳喜儿一样。”


2017年,森下洋子因对中日两国邦交和民间文化交流的卓越贡献,获得了“中华文化人物”提名,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外国人。

她说,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热爱中国。我们将永远铭记着,大海彼岸的忠实可靠的知心朋友。”



04

因为热爱,所以心怀敬畏之心


芭蕾不仅让森下洋子认识了“喜儿”,也让她收获了人生美好爱情。


1973年森下洋子和舞团创始人的儿子清水哲太郎结婚。


婚后的森下洋子拒绝了很多顶级舞蹈团的邀请,毅然选择和丈夫清水哲太郎一起接手了松山芭蕾舞蹈团。


延续着上一辈“清水夫妇”的精神,打理好舞蹈团,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在他们的带领下,松山芭蕾舞团不论获得多大的荣誉,有多高的名望,他们都不曾恃宠而骄。


每一场的道具演出服,都是他们亲手准备,很多服装也都是他们一针一线缝制出来。


甚至是简单的上场装台,都是全动员,没有人会在后台偷懒。


对于舞蹈她有自己的要求,不是态度上的强硬而是动作上的严格。


每一个刚跟森下洋子合作的男演员都难免会紧张。除开辈分的悬殊,更重要的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失误有损她的声誉。

但是对于名和利,森下洋子从未放在心里。 每一次森下洋子都是亲切和蔼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年轻的演员们。



当与年轻演员练习中出现问题时,她也总是温柔的说:“对不起,失礼了。”


即使是别人的错误,她也从不指责,只会温柔的说到“没关系,我们再来一遍。”


作为享誉世界的芭蕾舞艺术家,她总是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她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我是一年级的学生。”


把每一次的训练当成是新来的学生心态来参加,这样就保证了每一次的练习都百分之百的投入。


因为喜欢芭蕾,因为有了信念,所以从未想过懈怠。每一天都当成了新的开始。



如今已经70岁高龄的森下洋子,演了40多年的“白毛女”,如今仍坚持在跳“喜儿”这个角色。


对此她表示,“ 自己也没想到。这可能是天意和我的使命。


我想芭蕾在她心中不仅仅是舞蹈,更是信仰,是一切美好的集结。


“喜儿”不仅让她变得勇敢坚强,她也通过不断传播《白毛女》剧目,让所有人都警醒: “历史不能忘记,和平更要珍惜”。

愿世界和平,也向森下洋子为和平而舞蹈的精神致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