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arfalcon
想每年读完100本书吗?想在100天内培养一个好习惯吗?想搞定拖延和注意力不集中吗?关注我,让你成为一个行动者,跟几十万读者一起成长,欢迎参加100天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纯银V  ·  妈呀我最近好爱看这类 AIGC ... ·  17 小时前  
纯银V  ·  北方的干冷真的是,外面 3 ...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住房交易税收新政,三部门重磅发布! ·  6 天前  
刘润  ·  刘润:今年的双11,是直播的岔路口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warfalcon

一个坚持刻意练习6000小时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warfalcon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6-17 23:59

正文

在很早之前写过反对1万小时的文章,当时就提出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只是一个美好的假设,在现实中普通人是做不到了。


只要简单思考一下就能得出结论。任何一个技能,初入门时的几十或上百小时的刻意练习并不困难,但等到中等水平之后,每一个小时的刻意练习难度都会不断的提升,需要有合适的团队和教练,而且对团队和教练能力的要求会随着技能积累而提升。这一点要求,基本能干掉非常多的人。

普通人,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需要有大量的时间、财力、相关的知识和人脉才行。世界级的运动员基本是这样培养出来,但前提在你必须要表现出足够的天赋,才能进入国家队,然后才可能享受相关的资源来帮助你积累刻意练习。而这一点对于普通人是做不到。


刻意练习没问题,但在常规情况下最多能完成几百小时就不错,好一点过千,而想到达数千小时或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普通人基本上不可能达到


正文



作者:刘虓震(授权转载)

微信公众号:liuxiaozhen_com


对于花费5年时间,自掏100,000 美元,刻意练习了6000小时高尔夫的前职业摄影师 Dan McLaughlin 来说,答案是:去卖糖水了。

2008年,畅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这本书中提出,存在“一万小时定律”,即:各个领域内的顶级专家,与其他人的区别是,他们都经过了超过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而天赋相比之下没那么重要。

Dan 在30岁时读到这本书,于是他决定要亲身试验一下。攒够钱后,他就辞职去打高尔夫了。他的计划是,辞职以后,每天练习6个小时,一周练习6天,坚持6年,总计超过10000个小时,然后成为职业选手。

你依然可以在他的个人网站 The Dan Plan(The Dan Plan)上看到他练习高尔夫的记录,以及当年多家媒体的报道链接。然而要想知道Dan的最新信息,你恐怕要去这个网站:Our Story - Portland Soda Works。是的,这是一家卖糖水的公司。不用怀疑,在他们的主页上,明明白白写着,这就是发起 The Dan Plan 的 Dan McLaughlin,他的这项壮举还为自己的新生意带来不少忠实客户呢!

所以究竟发生了什么,让 Dan 放弃了他的大师之路呢?

直接答案是伤病。2015年初,Dan发现自己的背部开始疼痛。很快,他就无法继续正常的练习。这使得他的计划在练习了6000小时后被迫中断。2015年10月,他在一篇博客中承认,自己打算暂停一段时间练习,同时去赚些钱。可是如今,2017年6月,他仍未回归。我们不得不假设:The Dan Plan, 已经失败了。

然而伤病不能解释的是,Dan的水平,在6000小时的练习后,仍然只是业余高尔夫球爱好者水平。在一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博客(Post Mortem on the Dan Plan)中,曾经采访过Dan的高尔夫球爱好者Michael C. Hepp这样说:

我也学过打高尔夫,我发现他犯的错误和我当初犯过的错误一样。这很值得重视,因为任何高尔夫球领域的人都会告诉你,当你开始犯错误,并且让错误成为你的肌肉记忆后,你需要双倍的时间来去掉这些错误,找到正确的姿势。


采访过 Dan 之后,Michael Hepp 总结了三点:1. Dan是个好人。2. Dan把这项举动仅仅视作一段“经历”。3. Dan 继续练下去,可能水平只会和Michael自己差不多。当然,他当时没把这话说出来。

奇怪的是,Dan本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事实上,他在开始一万小时计划前,和“刻意练习”的提出者,“一万小时定律”的批评者,著名心理学家 Anders Ericsson 作过交流,也一直试图按照刻意练习的要求选择教练和训练方法。(注:Ericsson反对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因为这个数字没有任何实证依据,唯一能与数字挂钩的是针对一个非常狭窄领域的粗略估计,基本属于附会)Ericsson 甚至也在他的《刻意练习》一书中,狠狠地表扬了一番 Dan 的举动。怀着对前辈的敬意与深深的遗憾,我在此摘录下Ericsson教授的溢美之辞:

我喜欢Dan,甚至不只是由于他的这一番表态,而是由于他意识到:刻意练习不只是针对那些很早就开始训练的孩子,那些追求长大后成为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奥林匹克运动员或者世界级音乐家的孩子。它也不只是针对类似于美国海军等大型组织的成员,这些组织拥有足够的财力物力,能制定一些高强度的训练计划。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它针对每个想学习怎样画画、编程、变戏法、吹萨克斯管、写出“伟大的小说”的人。它针对每个想提高自己的扑克牌技巧、垒球技能、销售技能、歌唱技艺的人。它针对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潜力、不向命运低头、不甘心于现状的人。


可是效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数据。

从The Dan Plan的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Dan的高尔夫差点指数(高尔夫球水平衡量标准,无标记的越低越好,低于0的在前面加上一个+号,之后越高越好)最低在2014年达到过2.6的好成绩,之后一直在4左右徘徊,直到2015年4月最后一次记录为5.5。

这个成绩代表着什么?我完全不懂高尔夫球,所以只好查找美国高尔夫球协会USGA的数据。显然,Dan在业余选手中已经算不错。根据USGA的网站统计,(Men's Handicap Index® Statistics),仅有5.43%的全国男子差点指数低于2.9. 不过低于4.9的就占到10.11%。(注:此处统计基于正式加入USGA差点指数计分系统的玩家)

但是距离职业选手,这个差距就有点大了。鉴于目前各种比赛网站已经做得眼花缭乱,我只找到了2002年美国公开冠军赛的参加标准(2002 U.S. Open - Eligibilty),是差点指数低于1.4。也就是说,Dan的最好成绩,距离拥有参加比赛的资格,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如果让我们来挑 The Dan Plan的毛病,显然很容易。例如,每天练习6小时不等于时刻都属于刻意练习;例如,到一定阶段后应该换更好的教练;例如,高尔夫球训练所需的高昂费用使得他的计划稍有偏差就无力承担;例如,换一种职业也许6000小时就足以养活自己;例如,他应该早早重视伤病,不然不至于如此……可是谁又能保证,自己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不会犯类似错误?假如把凡是没效果的练习都从“刻意练习”的定义中剔除,我们就面对着一个无法证伪,只能循环论证的概念。

2008-2017,距离《异类》发表十年过去,没有一个人按照一万小时定律成为专家。而 Dan 更是为此投入了宝贵光阴、金钱、甚至健康。也许对他来说,这是一段值得纪念的记忆。我们无法替他判断这么做值不值。然而,若是格拉德威尔知道了 Dan 的故事是这个结局,他的良心,不会痛吗?

(题图:Dan McLaughlin)

PS: 刻意练习理论(正版的,有同行评议的论文)有许多实验论证,并不能轻易否定。Dan的例子只是提醒我们,要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实际,还有许多坑无法绕过。也不排除三年后Dan再度回归,完成剩下的4000小时,真的进入了PGA Tour(美国职业高尔夫巡回赛),毕竟目前 PGA Tour的最高龄参与者 77 岁。但是此时此刻,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达到任意领域的专家级别。天赋和努力之争仍将继续。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想了解更多关于100天行动内容---->不需要意志力的习惯养成法:100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