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在记者会开场的开场白里说,面对德中经贸关系中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具体、需要务实,不能拐弯抹角”。图片来自财新 李忆
朔尔茨在谈及访华行程的感受时表示,通过中国之行,能够看到“很多人仅有抽象认知的事物,在现实中是如何真实存在的”对他来说是重要的
4月16日晚间,德国总理朔尔茨在离开北京、返回德国前的最后一场记者会上向财新等媒体表示,在北京,他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详实、坦诚、细致的会谈”,并就中德双边关系、中欧关系以及事关全球发展的多个话题进行了“极其深入”的探讨。其中,作为此访核心议题之一──中德经贸关系,特别是是在华德企提出的有关“公平竞争环境”的关切,都得到了“务实的讨论”并取得了“好的进展”。这位自2021年12月上任的德国总理说,“这至少是一个好的迹象”。
这是朔尔茨担任德国总理后第二次访华,也是他上任两年半以来,离开德国外访天数最长的一次行程。在2022年11月首度访华时,朔尔茨的行程仅有短短一天。
这一次,从重庆到上海再到北京,朔尔茨在访华行程的尾声对媒体表示: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我得以看到“很多人仅有抽象认知的事物,在现实中是如何真实存在的。”
朔尔茨总结说,为期三天、横跨三地的在华行程给他留下的印象是:中国已经是一个自身经济发展得非常先进的国家,有着超大型的城市,以及分布其中的大量非常现代化的建筑。他谈到,正如人们所知道的,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这里也有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但在某些领域,中国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
本文为节选,请点击
左下角“阅读原文”
,订阅后可直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