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系列流通硬币”,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二套流通硬币,按中国人民银行的划分属于第三套人民币范畴。因该系列硬币中的1元硬币背面图案取自长城的景色,因此被收藏者称为“长城币”。
长城币可谓当代中国流通硬币与流通纪念币的开山鼻祖,又可称之为试机币。长城币共发行了7年(1980-1986),其中
对社会公开发行只有四年(1980、1981、1983、1985),2角币对社会公开发行仅三年(1980、1981、1983)
。
这套硬币发行流通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很多年轻人也没有用过这套硬币。不过因为制作精美,它也深受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一直是钱币收藏市场上比较热门和抢手的藏品之一。当然,并非所有长城币都值钱,长城币在收藏市场上的价值大小,要具体看它的发行年份,以及是精制币还是普制币。
流通长城币的发行量
(单位:万枚,仅做参考)
面值
|
1元
|
1角
|
2角
|
5角
|
1980
|
177
|
240
|
248
|
405
|
1981
|
7545
|
4260
|
524
|
1967
|
1983
|
240
|
53
|
55
|
290
|
1985
|
1680
|
3727
|
无
|
1273
|
长城币的发行主要是为了缓解流通领域1元券和角券的紧张而铸造的,但问世后该套币似乎未受到欢迎,在流通市场上并不多见。而在这些年份中,
只有80、81、83、85这4个年份的硬币发行了流通硬币
。由上表可知,发行量最大的长城币也不到亿枚,比如今动辄三五亿的纪念币要少许多。
套装长城币的发行量
(单位:套
,仅做参考
)
发行年份
|
数量
|
1980
|
80000(半精制)
|
1981
|
23400
(精制)
|
1982
|
20000
(精制)
|
1983
|
20000
(精制)
|
1984
|
5750
(精制)
|
1985
|
4825
(精制)
|
1986
|
660(精制)
|
长城币中,82、84、86这三个年份的发行数量极少,国家仅铸造了很少一部分,经塑封后放在对外服务商店作为旅游纪念品向外宾供应。另外,80、81、83、85年的长城币也发行了少量的套装。
●
发行数量少。
我国发行这套币材成本较高的长城套币,除了用于流通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即进入国际钱币收藏市场,创造出中国硬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名牌品种。因此,长城套币,特别是1982、 1984、1986三个年号,主要用于对外发地,国内存量十分稀少,更具有珍藏价值,国内收藏界对此更为抢手。
●
制作精美,币材独特,寓意深长。
长城币的币面设计精美,正面图案是国徽,背面图案是长城,所以因此被人们称作为长城币;从背面的图案我们能够看到,绵延不绝的长城凹凸有致的画面,让人不禁感受到了长城的宏伟壮观,也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3枚角币采用黄色调合金制作,呈黄铜色。这在新中国硬币发行史上具有首创性。而长城主币壹圆币用的是镍铜合金,更是独特的币材。
●
普制币和精制币的价值不同
。长城币分为精制币和普制币两种,自然价格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精制币当时是被作为对外交流使用,所以在国内也是很少见的,自然现在也就更珍贵一些;而普制币作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发行量相对较大,所以价格也偏低一下。
长城币的普制币跟精制币的价格不同,下表是套装长城币的估价:
套装长城币的估价
(单位:元,仅做参考)
发行年份
|
数量(单位:套)
|
估价
|
1980
|
80000(半精制)
|
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