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传统险8月底停售
上市险企保费增速明显提升
①寿险板块贡献大
阳光增速超13%,平安增速超5%
②
寿险
业务持续提速
多数公司7月当月超上年同期
③
平安财险增速超上年
多数财险公司增速低于上年同期
第一名:
中国人寿(集团)
5,892亿元
第二名:
中国平安(集团)
5,509亿元
第三名:
中国人保(集团)
4,680亿元
阳光保险增速最快
平安、人保、新华、国寿等增速提升
3.0%
传统险8月底停售
预定利率的三大参考利率下行
保险相对优势仍在,产品销售回暖
1.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分批下调:
3.0%定价
传统险8月底停售!
昨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开《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即,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分批下调。
其中,9月1日开始传统险降至2.5%,10月1日开始,分红险降至2.0%,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降至1.5%。
对不符合新规要求的产品,要在切换日前停止销售。
当然,早在8月初,业内人士已经了解这则通知,也对此早有预期。
毕竟,受外部利率下行和资本市场震荡等因素影响,险企近年来投资收益持续承压,考虑负债成本,3%定价产品停售势在必行。
目前,据多家媒体统计,相关保险中介平台列出的停售产品名单已达100余款,涉及终身寿险、年金险、重疾险等多个品类,停售时间多为8月31日或9月30日。
2.
续期+新单双重加持,上市险企寿险保费持续增长~
以往,每次保险产品的集中停售,都会掀起一波抢购潮...
虽然,如今面对消费形势变化以及上一次停售刚结束一年,销售预期并不如上次火爆。
但是,从近两月的数据看,在上年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上市险企保费增速仍持续提升。
其中,寿险业务方面,近三个月的当月保费增速均超8%。
近三个月持续的保费增长,除得益于上年同期的新单在今年形成有效续期外,从人保寿险的数据看,7月当月新单保费也贡献不小,详见后文。
也就是说,在当前利率中枢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保险产品的相对优势犹在,加上此次停售也刺激一些提前消费。
3.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与市场利率挂钩,三大参考利率仍呈下行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通知还明确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以三大利率为参考,确定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基准值,分别是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一旦达到触发条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及时调整产品定价。
根据目前的数据看,5年期LPR、5年期定存、10年期国债这三大利率仍呈现下行趋势。
若取三大参考利率的均值看,2024年7月末约为2.6%,较一年前下降约0.7个百分点。
因此,若后续三大参考利率继续下降,将继续影响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
1.
寿险业务持续提速,多数公司7月当月保费增速超上年同期!
从公司层面看,2024年7月末,除太保外,上市险企的寿险业务,保费增速均较上月有所提升。
其中,新华、国华、平安、人保,四家公司的保费增速有明显提升。
而且,从当月保费收入看,大多数寿险公司在7月当月,都实现实现双位数增长。
其中,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超22%,阳光人寿超20%,平安寿险和平安健康超15%。
2023年7月,正是3.5%定价产品停售保险产品热销阶段,在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寿险公司仍能实现超上年同期的增速,说明近两月销售有所增长。
如前文所说,寿险业务在7月的增长,除得益于续期业务外,新单的正增长也不容忽视。
以人保寿险为例,公司经历6个月的调整,在6月实现保费正增长后,7月末累计保费增速继续提升至1.5%。
其中,续期业务为公司保费增长贡献最大。
但是,从当月保费增速看,期交首年保费在7月当月的增速约17%,再加上,短期险的增速高达250%。
也就是说,人保寿险在7月当月,新单保费实现正增长!
后续,
随着
8月和9月传统险和分红险的陆续停售,抢购潮下可能会助推新单保费增速再提升。
1.
财险业增速提升,仍低于上年同期,平安业务平稳实现反超~
财险公司方面,虽然,近两个月的保费增速也有明显提升,但是,与上年同期相比,累计保费增速还是有所下降。
从上图看见,除平安产险外,其他公司的保费增速均低于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