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制度如同比赛规则,参与各方在逐利的过程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显然,由政府决定共享单车投放的“最优规模”是不可能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赵燕青
6月份,发端于中国的共享单车开始登陆欧洲。一夜之间,共享单车遍布曼彻斯特的大街小巷。但成功的商业模式输出,并没有伴随着的成功的管理模式。事实上,在共享单车的发源地,随处堆放的单车正在迅速成为城市管理者的新难题。尽管城市管理者暂时性地选择了视而不见,但连共享单车的经营者都明白,一旦最初的新鲜感褪去,街道继续恶化,舆论就会逆转。如果不能及时设计出有效的管理制度,共享单车就只能面对要还是不要这样极端的选择。
共享单车问题的本质
任何问题及其答案,都取决于其观察的视角。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共享单车问题的本质,就是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问题。城市的街道是政府以公共服务的方式向全体市民提供的,不仅是设施,同时包括服务——路灯、交通管理、绿化、治安、保洁等。而使用者(市民和企业)通过税收向政府购买上述服务。城市的道路犹如小区道路或大楼里的楼梯间,是全体“业主”的“公摊”。
那么现在问题来来,共享单车是市民在享用道路使用的权力还是单车提供者利用公共空间盈利?如果是前者,那么,为了保持街道的有序,消费者就应当增加税收,购买额外的街道保洁服务;如果是后者,共享单车供给者就应当为其使用公共空间付费,并购买额外保洁需要的费用。显然,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自行车属于前者,而共享单车属于后者。两者看似相似,都是自行车,都是使用公共空间,但交易完全不同。因此,两者的管理模式也就完全不同。
现在共享单车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没有为其使用公共空间付费。用经济学的术语,就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的外部性(如同企业造成污染),导致公共空间的其他使用者效用损失——对于不使用共享自行车的行人,购买到的公共服务品质下降了。怎样在不损害共享单车商业模式的情况下,消除其负的外部性?办法就是直接向这一模式的供给者征收“庇古税”,并用其收入强化公共空间的维护。
共享单车的管理模式
共享单车如果要可持续,就必须找到可持续的管理模式。
共享单车带来街道秩序的混乱,需要额外的管理,这个费用由谁付?如何付?好的制度如同比赛规则,对参与各方在逐利的过程中,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显然,由政府决定共享单车投放的“最优规模”是不可能的。正确的办法是“让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当然不能靠“无形的手”和“自发的秩序”。市场就是一组规则,而规则都是人设计的。
按照现在的玩法,共享单车任意无偿使用公共空间,谁投放的自行车多,谁攫取的公共服务份额就大。导致共享单车的使用者不受限制地向公共空间投放共享单车。已知公共空间的稀缺的,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决定:1)最优的共享单车供给规模是多少?2)怎样在不同的供给者之间分配?
假设一个500米长的街道,每个月保洁维护成本是5000元。在没有任何管制条件下,停放共享单车100辆。如果给保洁工增加1000元,他愿意额外负担管理共享单车工作。这意味着每辆车的月成本是10元。政府每X年投标下X年共享单车经营权。起价每辆车10元/月。假设有三家公司投标。A公司出价12元,B公司出价15元,C公司出价17元。按规定前两名出价最高者中标,价格为出价第二高B公司的报价,每辆车15元。公司A则出局。此时,市场上真实投放的共享单车会低于无偿投放时的100辆。政府拍卖收入只要大于1000元,街道保洁新增成本就可以得到覆盖。
通过提高或降低拍卖的基准价格,政府可以调节每年市场共享单车数量——底价越高,共享单车剩余越少。此时共享单车的提供者就不会盲目在市场上供给单车,而是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寻找边际收益最高的供给数量和在不同空间最优分配。
为了激励政府拿到钱后改进街道服务,共享单车供给者(公司B\C)给不同政府的服务量化并打分。比如,将各个城市单车丢失的比例实时进行公布,并给所有城市排序。显然,丢失率越低的城市,城市管理水平就越高。如果该指标能在“文明城市”评比中占有较高权重,政府间竞争就会迫使政府给共享单车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以获得相对其他城市的声誉。
这两个机制,一个是政府设计,通过共享单车供给者之间的竞争,给共享单车提供的公共服务定价;另一个是共享单车供给者设计,通过不同政府间声誉的竞争,改进给共享单车提供的服务。最终的结果是,消费者获得共享单车的便利,同时维护街道功能的有序使用。现实中,各个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更加有针对性的玩法(比如对使用者的行为记录、评级、奖惩等),使得共享单车带来的利益在不同的主体间(政府、企业、消费者)达到最优。
共享单车是一个新事物,其成败会对未来其它各项经济商业模式带来示范。同样,为共享单车设计的管理制度,也可以为其它共享经济的管理模式所借鉴。长久以来,中国都是现代经济制度的模仿者,共享单车的出现,迫使中国必须成为经济制度的原创者。中国经济要想从追随变为领先,就必须学会设计新的制度和玩法。在这个意义上,共享单车带给中国经济的影响,要远比其表面所看到的深刻和重要。
【转载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