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一个用文字疗伤的病人,著有:《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等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悦读 |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  昨天  
食安安徽  ·  滁州市召开食品召回工作交流座谈会 ·  2 天前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合理用药 | 缺铁性贫血口服补铁剂的注意事项 ·  3 天前  
中国药闻  ·  更大力度!中国稳外资20条发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桌子的生活观

故事:再婚的生活,有些薄凉

桌子的生活观  · 公众号  ·  · 2024-03-15 12:16

正文


文丨晓子君
来源丨零度优雅


阿蕊和大志是一个村里的同伴,从小学到中学,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高中时两人确立恋爱关系。


高考大志失利,读了个大专,阿蕊考上一本。两人约定,毕业有了工作,就结婚。


大志比阿蕊早毕业一年。因为学历浅,求职碰壁,他在找了一段时间工作无果后,决定做生意。


一开始,他从中心市场进服装,到火车站摆夜摊卖,积累了一点积蓄,就在开发区夜市一条街租了个摊位卖烧烤。


烧烤店刚开业那阵,阿蕊大学毕业,顺利考上事业单位,成为一名有编制的职工。


很多人都不看好阿蕊和大志这段感情,认为他俩会分手。但阿蕊不顾亲人劝阻,宁愿众叛亲离也不和大志分开。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她和大志结了婚。


当时,我还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依稀记得,大志在婚礼上大声对阿蕊许下诺言:


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颗心待你。今生今世,我这颗心永远属于你,不管世事如何改变,我一直在你身边。


婚后,大志满心满情待阿蕊,但阿蕊却不知从何时起,对婚姻有了一种疲劳感。



对大志开始不满,是婚后的第5年,这一年他们的女儿已经4岁了。

大志还是守着烧烤店,生意不愠不火,阿蕊几次竞争副科都失败。

女儿4岁,上幼儿园,学钢琴,学画画,这笔开销不是小数目。还有房贷、车贷,人情世故往来,阿蕊觉得生活过得太沉重了,简直不敢有半点放松。

在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下,阿蕊习惯了比较。

一同毕业的姐妹,大多嫁得好。那个小A,长得一般,却嫁了个好老公——一家科技公司副总,年薪7位数。小A用的包包是LV,化妆品是兰蔻,服装是国际品牌。

触动阿蕊和大志过不下去那根神经的,是一次同学聚会。

那次聚会有几个高中同学,所以大志也去了。

大志是直接从烧烤店去参加聚会的,一身油烟味久久不散。阿蕊看到几个同学眼神露出鄙夷之色,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次聚会回来,她和大志吵了一架,认为大志给她丢了脸,认为大志不该去参加聚会。

其实是她在骂大志,大志根本就没有还嘴。

阿蕊也不想拿自己的老公,去和别人的老公比较。但生活就是一个圈,在这个圈里活着,很多事情又容不得你不去作比较,阿蕊觉得过得好累。


单位人浮于事,为了利益勾心斗角,阿蕊玩不转职场里的江湖,竞争科级干部自然无望。

工作受挫,生存压力又大,老公是个烧烤男,阿蕊越来越觉得,这样的生活,不应该是她要过的生活。

一天,女儿在小区玩滑梯游戏,和邻居家孩子闹口角,阿蕊埋怨大志没看好女儿,大志顶了她两句。

阿蕊像是找到了吵架的理由,对大志各种数落。

大志不是傻瓜,当然看得出阿蕊早对他不满了,他平静地说:

“老婆,我是你选择的男人。你觉得你的选择是错误的,你可以再继续选择。不管你作什么选择,我都不怪你。”

阿蕊冷静下来后,并没觉得大志哪里不好。相反,他是一个很体贴的男人。

遇到下雨天大志不守烧烤摊时,他起得早,总是把早餐做好,会把阿蕊的皮鞋擦得油亮,会提醒阿蕊出门不要忘了必带的东西。

每天不管再忙,他也要发提醒短信:哪条路堵车,哪条路不堵车;开车不能和人斗气;要下雨了,记得放把雨伞在车上备着……

这些生活小细节,并没有让阿蕊感动,她相反觉得大志太婆妈了,守着烧烤摊不思进取,永远不知改变自己,这样的男人,如何指望他给你幸福?

女儿在小区和邻居家孩子淘气之后的第二天,阿蕊和大志去了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


大志什么也没要,就一个要求:女儿留在他身边。

大志还提出一个附加条件:房贷由他来还,直到阿蕊再婚为止。

大志还把银行里4万元存款交给了阿蕊,说一个离婚女人,生活肯定不容易,留点钱在身边,有安全感。

离婚的第三天,大志送来一台足疗机给阿蕊,叮嘱她,你每个月都会痛经,我在身边时可以为你按摩,我不在身边了,你就用这个按摩,可以缓解疼痛……

阿蕊目送大志离开家,泪眼模糊。

这个婚,离得太感伤了。


和大志离婚一年半以后,阿蕊和一个离异男人结了婚。

再婚丈夫是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有权有地位,也有钱。

阿蕊再婚后,再也没有收到大志发来的提醒短信。

有一次,她下班时习惯性掏出手机看短信,没有大志发来的路线提醒,才恍然发现,那些已经依赖上的关心,那些曾经根本就没在意的爱的细节,已经失去了。

再婚丈夫总是忙。他能陪阿蕊一起吃饭的时间,少得可怜。

他不会像大志那样,为阿蕊做早餐,为阿蕊擦皮鞋,提醒阿蕊现门带钥匙,会在阿蕊痛经时给她做按摩。

不能说再婚丈夫不好。阿蕊在网上买什么,他从不计较,还说,女人就要学会打扮,走出去,是老公的面子。

阿蕊不再为房贷车贷发愁,不再为用不上名牌而感到委屈,和朋友聚会时,介绍老公的职业终于可以神彩飞扬。

可是,阿蕊却并不感到这样就幸福了。

再婚丈夫有地位,有权力,他习惯性地把职位上的地位和权力带到家中,他决定了的事情,从来由不得阿蕊提建议。

他还会经常性的查看阿蕊微信、QQ等,疑心很重。但他自己的手机,却从不离身。

同样是男人,再婚丈夫和大志的差距太大。

这个差距不是权力和地位的差距,不是金钱与财富的差距,而是,心与心的差距。

阿蕊感到再婚的生活,有些薄凉。


前几天,她约我们一家人吃饭,聊到她前夫,回忆前夫种种的好,眼圈发红。

她说,那天去学校看女儿,看到大志在校门口等女儿放学,“还是一身油渍斑斑,可我怎么看,怎么都亲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