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
给【通航圈】点个星标
,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
免错过更多精彩*
加星标方法
:
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今年的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
告明确2025年将
加快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打造低空制造产业高地
(
收藏丨30个省市将低空经济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而在
近日,江苏省
连云港市
印发
《连云港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
将围绕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以
特色应用场景为抓手、壮大产业为核心、技术创新为驱动、空域优化为突破、基础设施为保障
,加快打造
智能融合的
低空产业集聚区
、彰显海洋特色的
低空应用先行区
、品质卓越的
低空文体旅体验区
、智慧可控的
低空安全示范区
、立体综合的
“低空+”物流枢纽
,为连云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此外,新组建的低空国资平台公司
连云港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简称“连云港低空投
”)也在1与17日正式揭牌。
揭牌当天,连云港低空投
还与
无锡市高新区创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合作设立低
空投资产业基金
,
与
珠海市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简称“珠海低空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实施
连云港低空产业智联协同项目
。这也是
珠海低空投实现首个跨市低空城市运营项目落地
。按照照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在
城市低空运营、产业园区巡检、城际空中交通、低空物流运输、低空文旅项目、无人机飞手培训
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打造
跨市级低空经济平台
。
根据《实施方案》,连云港将围绕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以
特色应用场景为抓手、壮大产业为核心、技术创新为驱动、空域优化为突破、基础设施为保障
,加快打造
智能融合的
低空产业集聚区
、彰显海洋特色的
低空应用先行区
、品质卓越的
低空文体旅体验区
、智慧可控的
低空安全示范区
、立体综合的
“低空+”物流枢纽
,为连云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设施服务初步构建。《方案》指出,
预计到2027年,初步构建形成
“1(花果山国际机场)+2(东海、灌南通用机场)+N(直升机场、起降点等)”
起降设施体系,建成40个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开通15条以上低空航线
。
按需构建覆盖重点应用场景的低空智联信息网
,建成“一窗受理、省市联动”的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有效满足各类低空飞行需求。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充分发挥在连高校、院所、企业人才资源优势,聚焦低空经济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发成果转化活力。
到2027年,培育或引进低空经济领域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载体3至5家。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到2027年,初步构建形成全市“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低空产业发展格局,力争集聚低空经济相关企业50家,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规模超过80亿元
。
将低空经济纳入全市“5+N”未来产业体系,与其他优势产业形成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场景应用不断丰富。
不断拓展海岛、海洋特色低空应用场景,加快探索城市社会治理、物流配送、载人观光旅游等新兴应用场景。
到2027年,建成以特色海洋、低空物流、低空文体旅为引领的多元化、多层次应用场景体系
。
根据该方案,连云港市将
加快盘活低空空域资源,加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
,
积极申
请试飞测试专属空域
。
发挥连云港集“山海港岛城”一体、自然地貌丰富优势,打造低空航空器试飞测试基地,并申请划设试飞测试场专属空域,满足各类航空器多场景试飞训练要求。
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先行先试,积极申报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建设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加快开展实景三维连云港建设,打造一体化时空大数据平台,筑牢低空数字底座基础。
在省级低空飞行服务机构指导下,建设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搭建空域与航线申请、飞行计划申报、飞行通信、气象信息、空中交通风险识别与预警等一站式服务渠道
。打通与省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数据链路,加强与公安、工业和信息化、应急管理、气象等相关部门平台信息共享,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运行全过程监督,协同营造安全有序高效的低空飞行环境。
布局低空融合基础设施。
推进通用机场及配套建设,
加快推进东海县、灌南县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适时开启
灌云县、赣榆区、海州区、连云区通用机场
建设工作
。
统筹布局地面起降场(点)。
加快编制全市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布局规划,
重点在高铁站、连云港港、花果山国际机场、国际物流园等交通枢纽及高速公路沿线,布局一批低空航空器起降场及配套设施
,支持各县区板块根据场景应用需求,
在旅游景区、商业区、大型体育场馆、综合性医疗机构等建设一批飞行器起降点
,构建远近结合、融合发展的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网络。
协调划设低空航路航线,构建低空智联信息网
。
充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围绕重点片区、重点航线、重点应用场景等,逐步推进
通信、导航、监控、气象、反制
等配套设施建设。
强化创新驱动支撑。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围绕航空级新材料、整机、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等方向,开展
航空级碳纤维复合材料量产技术、高密度能量电池研制、氢燃料动力系统研发、
工业级无人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研发与制造技术、低空航空器电磁兼容与抗干扰、通感一体化技术、低空算网一体化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吸纳
716研究所、江苏海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等市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和专家团队,打造本地低空经济智库。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推动低空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
。按照“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联动”优化全市低空产业空间功能定位与资源合理配置,打造智能融合的低空产业集聚区。支持市开发区以龙头企业为牵引,
打造综合型低空经济产业园
。支持灌云县依托花果山国际机场打造
空港产业园
,东海县和灌南县依托规划建设通用机场打造
通用航空产业园
,海州区依托公共安全科技产业园打造
低空安防创新基地
。
赣榆区、连云区
等依托已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打造产业孵化、低空制造、场景应用等特色产业集聚点,有序导入低空经济产业链创新链,形成良性联动。
强化低空企业招引培育,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低空安防产业标杆。
拓展培育低空应用场景,
打造特色海洋应用场景,开发低空智慧物流应用场景,拓展低空文体旅应用场景,丰富低空公共服务应用场景,探索城市空中交通应用场景
。完善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建设安全监管体系,提升低空产品检测检验能力,培育低空综合运营服务商,夯实人才队伍基础。
PS:由于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加更推送,大家伙儿别忘了
给(通航圈)加上星标
,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加星标方法
: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