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两个字,包含了中国文化对此的深刻理解,既有“财”字的“贝”与“才”,即金钱资产和才能,也有“富”字“宀”的家庭与宝贝,“一”和“口”表示一脉相承的家人,“田”表示可以保值增值的固定资产。这实际上包含了金钱等金融物质资产、才能知识等精神资产、家庭人口等人丁资产、房产家业等创富资产等四大方面,诠释了中国文化对财富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积累和管理财富的目的,包括了个人的消费、子女的传承以及社会的贡献三个方面,而传承又是长期的话题和难题,“富不过三代”似乎成为最难解的魔咒。其实,“富不过三代”的挑战不只是在中国发生,根据有关统计,仅有30%的家族企业可以延续到第二代,而到第三代就只剩16%了。
根据《诺亚财富2017高端财富白皮书》数据,超过70%的高净值人群的财富来自其创立的企业,目前,大约5.6%的高净值人士已超过60岁,传承问题已迫在眉睫,43.5%的高净值人士在46岁-59岁,传承问题也列入日程。改革开放已超过35年,第一批造就的企业家和富裕人群都已到退休年龄,如果直接把资产送交第二代,既面临二代是否接受,也面临是否会坐吃山空的可能。
信托机制可能成为摆脱“富不过三代”魔咒的成功借鉴。财产传承信托,而非投资收益的变种,是信托服务的核心功能之一,已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验证,这样的机制与服务既可以让子女生活有充分的保障,也可以促进他们继续奋斗创业,延续创造财富的动力和能力。而且,信托也是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有效区隔、家庭和家业有效划分的重要措施。
从国际成功长期传承的家族来看,富过三代往往经历三代不同的心路历程:第一代是艰苦创业,希望后代不再艰苦、生活幸福,但又希望能传承奋斗精神;第二代条件起点优厚,有了更大空间和更广阔视野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不一定愿意子承父业;第三代能够成功传承,往往是总结了家族精神,形成了家族血脉与家族文化。
我们发现,财富的传承将分为财产的传承、家业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三个层次,目前中国的富裕家族正处于从第一层次到第二层次的升级融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