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讨论了美联储的降息决策背后的逻辑及影响,指出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反应和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强调投资者应保持独立精神,顺应环境做出决策。文章还提到了国际市场上的汇率异动、美元回流、以及不同经济体的反应等话题。
文章通过比喻强调投资者应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像任盈盈一样顺应环境变化做出决策,而不是像岳灵珊一样依赖他人或拒绝接受现实。
文章指出周期变化是常态,投资者需要接受新的周期并在新的周期下按照新的方式生活,而不是拒绝接受周期变化或拒绝应对。
昨晚的非农数据之后,我看到
很多人对美联储9月份的降息抱有很大的期待。
我上午就在说这事儿,网民都在关注话题性的东西,很少有人去思考背后的逻辑。
你比如昨晚之后,原本就坚定降息超预期,也就是50个基点的摩根以及花旗更坚定了。
但实际上,完全有可能最后的结果依然是降息不如预期,也就是25个基点。
因为美国本轮加息的目的是为了挤破别的经济体,但这一轮下来,
甚至连小经济体也没被收割到。
另一个问题则在于如果降息节奏过快,超预期的话,中东王爷们就会更硬气,俗称油价就更不容易降下来。
这对美国并不利。
所以你不要看着摩根花旗似乎占据了市场最大的声音,实际上到了美联储面前,这是个复杂的决策问题。
而且下面这番话,我提前很早就讲过。
我此前说过,
即便降息幅度超预期,对整件事也没有影响,对趋势也没有影响。
因为国际市场上,到目前为止,对美联储未来整个降息周期的趋势性判断,是降到4左右,就会停下来。
这件事,我提前很长一段时间,就给你们预测过了。
我当时讲侏罗纪结束了,美联储的低利率周期结束了,白垩纪到了,美联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高利率周期。
这个台阶上去了。
5个多点是高台阶,4个多点也是高台阶,其实哪怕最后到3个多点才停下来,依然高台阶。
所以整个国际市场上都清楚,白垩纪已经到了。
白垩纪这件事,无关于短期内的降息,无关,甚至无关这一轮降息。
包括最近的汇率异动。
我也早就讲过了。
满级读者们必然看过。
包括汇率,我上午还刚提到过。
今年我讲过一个东西,就是那些做外贸的,他们的美元盈利,待在对方的账面上,吃利息差,不肯结算回来。
这一点满级读者都看过。
所以如果你懂得推理,那你自然可以得出结论。
结论就是这五六千亿美元规模的钱,很有可能回流。但是你一定要注意,是什么时候回流。
一定是降息预期的时候回流而不是降息落地之后回流。你品,你仔细品。
真等美元降息到位了,比如到了4这个台阶,那人家就又不换回来了,因为利差还有。
他们之所以现在换,是为了抢跑,是为了获取那个本币对美元升值预期带来的利润,那个利润可能比你吃两年的利差还要多。
一旦那个预期结束,套利的部分抹平了,比如升值到位了,把几年的利差都抹平了,那人家还不如继续躺在美元账户上,吃利差,人家又不肯换回来了。
就这么简单点事儿,市场上正在发生的就这点事儿。
所以会发生什么,幅度大约到什么,都是明牌。大户们都是非常清醒的,因为真金白银关乎自己利益。
你看这些自媒体会讲么?不会讲。
因为99.9999%的网民都不是大户,大家只是跟着情绪走,你看着大家好像关注经济话题,实际上关注的是水洗煤和精选煤的话题。
比如,
内网媒体上,大V们放出来的最迎合网民心态的理论就是,只要美国开启降息,我们就会放水,然后他们才能得救。
但非常遗憾的是,只怕当下的我们,
和美国的关系真心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
如果你要指望全面的,那就是由
第三张表来承接第一张表,就是替居民段的资产负债表去修复。
如果这件事不做,那就是跷跷板。
如果这件事要做。
存量房贷的利率不降,那就是银行好过,房产不好过;存量房贷的利率降下去,那就是房产缓口气,银行不好过。
最希望的方式是存量房贷降下去的同时,直接给居民发放大额消费券。
后者在北上已经开始执行了,其他一二线城市估计也得跟上。
就这么点事儿,你去看哪条和美联储有必然的直接关联?
并没有。
你不能说我们的政策和美联储无关,但是,和疫情前,已经是截然两个世界了。
这个游戏说穿了,就是各过各的。现在不是5年前,不是那边打喷嚏,这边怎么样。
现在确切地讲,是各打各的喷嚏。
所以,
你到底能不能得救,取决于你肯不肯自救。
你肯不肯自救,取决于你精神上是否独立。
你想想看,那天聊九个陷阱的时候,你觉得
岳灵珊和任盈盈为什么下场如此不同?
一个如此悲剧,一个如此成功?
因为前者把宝,都押在别人身上。
你可以爱别人,但不能依赖别人,你可以押宝,但不能说全部身家都指望这个押宝。
令狐冲就算失败了,就算负心了,就算挂了,也不会影响任盈盈这辈子的成功,挡不住的,她注定赢。
但是岳灵珊呢?
她这辈子,全都在指望林平之。林平之爱她,她才可能有好结果,林平之如果不爱她,或者,林平之根本不具备爱的能力,那么她的悲剧,是注定的。
能理解我这句话么?
成熟的人,都是顺应环境的,没有倒过来去指望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