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周末  ·  连续6年没过上完整的春节 ·  2 天前  
江南晚报  ·  价格腰斩!无锡大量上市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3 天前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3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蔡磊妻子:攻克渐冻症需要更多“蔡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找哥哥姐姐身份证来”孩子偷偷买手机,商家不阻止还不给退货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22 09:50

正文

孩子背着家长偷偷买了部智能手机玩,这本身就够让家长恼火了。然而,当家长带着孩子去手机店里要求退货时,却遭到拒绝。近日,南京市民李先生(化名)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李先生认为,商家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手机卖给明显未成年的孩子,理应退货。 孩子在没有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买东西,是否有权退货?这类消费又是否受法律保护?近日,扬子晚报“TOP评测”栏目记者展开了调查。


市民投诉

1

A 孩子偷偷买了手机,退货遭拒


当下进入数字时代,使用电子消费品呈越来越低龄的趋势,给不给孩子用手机,也一直是家长讨论的话题。

近日,南京市民李先生发现,13岁的儿子小李背着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大概是为了玩游戏还是上社交软件,之前和我说过要买手机,但想到他年纪还小就没有同意。4月中旬,我发现他已经玩上了VIVO手机。”

李先生知道孩子偷偷购买手机后非常恼火,问出了购买手机的地址,就带着孩子来到家附近一家大型超市旁的手机营业厅要求退货。

“当时手机店的工作人员没同意,他们认为手机已经使用过,并且没有包装,已经没办法按要求退货了。” 李先生告诉记者,原来孩子为了隐瞒买手机的事情,当天就把包装盒说明书都扔掉了,只保留了手机。

2

B 调解后,商家同意折价退货


知道孩子偷偷买了手机,李先生非常恼火,不过也有一半的火气怪到了商家身上。

“孩子才上初中,店家怎么能把手机卖给这么小的孩子,1400多元也属于贵重物品了,销售时居然没有任何询问,根本不关心家人是否同意,这不是害了孩子吗,太唯利是图了。”随后,李先生不仅联系了消费者协会,还报了警处理此事。

南京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13岁的孩子只能进行与年龄、智力相匹配的民事活动,手机毕竟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标配或学习工具,按照《合同法》,家长有权退货。

最终在调解下,商家同意退货,但由于已经没有包装,因此要支付300元的折旧费,与李先生达成了一致。

律师说法

1

限制行为能力人父母,有权追回钱款


江苏国泰新华律师事务所刘爱东律师表示,《民法通则》中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来代理。将于今年10月实行的《民法总则》则重新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经父母或法定代理人同意知晓,偷偷拿钱购买较大金额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行为,该行为效力待定,根据其具体年龄和智力状况,此行为有可能被认定与其年龄和智力不相符。”刘律师表示,“如果孩子的父母不予追认该行为,则这种购买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民事行为,一旦确定为无效民事行为,其父母有权要求交易对方返还钱款。国际上有比较著名的案例,美国亚马逊退回了一位孩子在游戏内支付出去的7000万美元,之后网站也调整了支付政策,超过20美元的购买需要提供家长专用密码。”

记者调查

1

学生悄悄买手机,商家态度如何?


了解完李先生的遭遇后,扬子晚报记者展开了一次消费调查,未成年学生想背着家人购买手机,商家的态度是怎样的?扬子晚报实习记者以中学生的身份,对南京一些运营商营业厅进行了探访。大多数销售人员对学生身份并不在意,不过在办理SIM卡的问题上,由于目前国家规定了实名制,所有商家都坚持需要本人持身份证才能办理。

2

“找哥哥姐姐身份证来”


“还差一年满18岁,身份证被家人保管,想自己买一个手机可以吗?”昨天,扬子晚报实习记者来到南京三大运营商的销售点,以及手机卖场、品牌手机店进行调查。

在一家营业厅,销售人员表示,只要有钱就能“任性买”,但办卡肯定要本人带身份证来。在另一家运营商的营业厅,销售人员也没有表现出异议,同时极力推销各种手机的功能,并且指出办卡必须带一个有身份证的人来才行,不管是否是家长都可以。

在一家手机卖场,销售人员态度则更为“积极”, “身份证被家长保管拿不出来吗?那找哥哥姐姐的身份证,喊他们带你来也行呀,他们肯定要好说话一些,同学如果有也是可以的。”


3

销售员围上来推销手机




记者发现,几乎所有手机卖家不会拒绝有支付能力的学生顾客,即便顾客主动透露父母并不支持。有几家手机店甚至会加大推销力度,多个销售人员围上来推销手机产品,不具备完善的辨别能力和正确的消费观的学生,很容易被说服进行冲动消费。

在办理手机卡方面,所有的营业厅、直销店、品牌店及手机卖场都给出一致坚决的态度,严格按照具体流程执行办理业务。采访中一位营业员也告诉记者, “来我们这买手机的孩子很多,多数还是家长带着来的,如果是单独来的我们也很少问。 毕竟没有任何规定不能把手机卖给学生,而办理手机卡也必须实名,至于家人是否同意并非商家考虑的范围。”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