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金融行业网,金融大拿、业内人士都在这里
今日微信号力荐 理财头条licaitt (长按红色字复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晓
本文访谈了10位来自不同区域的基层银行行长,多位行长表示居民消费贷款将成为主要拓展方向,个人业务在当前银行业务中“稳定器”的作用愈发凸显。困惑和迷茫,成为他们口中不约而同的关键词。
2016年,住房按揭贷款一路狂飙,多位行长表示,这是当前十分安全的资产,但受限购限贷政策限制,2017年热门城市房贷将进入“速冻期”。
“我们也在思考,2017年信贷到底做什么?现在还没有看到特别好的方向。”沪上某银行支行行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2016年房贷是绝对的大头,但12月份就先不放款了。总行的要求是控制总量不要有新增,这些会到2017年1月份放款出来,但新增量不会太大。”
近一个月以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10位银行分行、支行行长,他们来自一线至四线城市的国有大行、股份行,及个别城商行。作为一家银行分行或支行的管理者们,执行总行下达的任务要求,同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平衡,他们掌握着区域经济最真实的状态。
倾听他们的观察和感受,可以一窥2017年的银行信贷业务趋势,而困惑和迷茫,成为他们口中不约而同的关键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央行数据统计,以房贷为主的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在新增信贷中占比45.31%,2016年7月份,这一比例一度达到102%。
广州一位支行行长介绍,该行房贷每天有固定的总量额度,额度内都可以放款,超过额度就要等第二天排队。同业人士分析,这或许也是总量控制,根据到期房贷量释放新增量,但也维持总量稳定。
武汉某支行行长介绍,该地房贷市场竞争激烈,个别此前未涉足房贷的银行在2016年也大力介入,给出折扣利率,比拼放款速度和效率。在限购限贷后,他接触到的贷款需求还很旺盛,认为效果仍有待观察。
不过在非热门城市,房贷或将继续平稳增长。
“目前我们的房贷政策没有太大变化,但是业务流程更严谨了。银监和央行部门最近对首付款的资金来源进行穿透式检查,比如装修贷批下来后被挪用做首付,银行都会加强管理,对贷款进行全流程穿透。”浙江某地支行行长介绍。“不管怎样,房贷都是当前的优质信贷资产,相比公司贷款安全系数很高,各行都会推进,能做多少做多少。”
广东地区某分行行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地区在上一轮楼市热潮中涨幅微弱,但是受刚需和投资需求影响,销售有所上升。该地区目前仍有大量库存,房贷仍会持续推进。“现在没有一刀切,一城一策,整体是收紧的态势,但是松紧度也会不同。”
“实体经济还不算好,对于按揭的业务很重视,收益还可以,质量又更好。”其他非热门城市的行长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房贷是多数银行眼中的“蜜糖”,但也有少数银行较少参与。
有两位房地产热门城市的分行行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房贷的利率较低,且竞争激烈,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已显不划算。
作为多数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顶梁柱,房贷在整体收紧的情况下不免会出现大幅下滑。多位行长表示居民消费贷款将成为主要拓展方向,个人业务在当前银行业务中“稳定器”的作用愈发凸显。
上述武汉某支行行长介绍,当前企业杠杆已经很高,而居民家庭的杠杆率相对较低。居民消费的业务做了很多,包括购车、信用卡分期和个人无抵押信用贷款等。
上述广州某支行行长也表示,该行以及当地同业在2016年以来设计推出了多个消费贷款产品。“现在已是充分的市场竞争,从一家三四线城市的分行来说,存在的必要性就是立足于个人、零售业务。不过零售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不能立竿见影。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解决上级行的考核,目前增量还是在对公较多。”浙江某分行行长表示。
银监会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用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同时小微贷款有“两个不低于”的要求。
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信贷风险较多暴露,银行业加大对信贷安全性的考核。在此情况下,小微企业融资空间被挤压。多位银行行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承,对小微企业难言支持。
“我们的感觉是,不良还没见底,但风险爆发的趋势已放缓。主要是很难把握小微、民营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有很多无法防范的因素,即便有抵押担保的要求,也不太可控。”上述武汉某支行行长介绍。
实际上,小微贷款的不良率可能远高于公开数据。
上述广东某分行行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6年该地区制造业没有明显起色,陶瓷等低端制造企业处于很艰难的状态,客户风险也相继暴露。合作多年的存量客户经营不理想,新客户开拓更是基本停滞。“要么索性停产,要么微利维持。银行对于私人企业、小微企业,基本没有支持到。”
“做实业不如投资房地产,地产的复苏对于制造业挤压更为明显。有一些企业老板在深圳广州,靠着积攒的利润买几套房子,2016年都能净赚有数百万,而经营企业一年辛辛苦苦,利润也就两三百万元。”该行长介绍。
在采访中,对于小微不良担忧的声音不绝于耳。不过,这样的“砒霜”,也仍有银行去尝试。
“我们行体量不大,业务更追求效益,对于贸易类、科技类等小微客户都在做,大型民营企业会加强合作,中小型企业会要求抵押。现在不良的压力不算太大,但也比较谨慎。”一位城商行分行行长表示。
他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现在总行也加大了对贷款的考核。“对公的营销难度大了,企业需求没那么旺。”
一位股份行分行行长介绍,该行在小微业务领域进入较早,在供应链小微企业客群中耕耘很深,控制住不良的同时也有较好的效益回报。
西南一位城商行行长也表示,该行在小微领域也重点布局了制造业供应链,以及医院、医药领域的中小企业。“如果这些中小企业熬过2017年,会是比较好的机会。而对于其他银行来说,不良情况比账面要高,银行也还是有一定的动力做一些高收益项目去修复资产负债表。”
延伸阅读:支行行长吴鸣的"年中大考":一单不良就停工清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马媛
即使业务干得再好,只要出一单不良业务,支行行长和主办客户经理就停下手中工作,天天去找企业想办法处置。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担任支行行长的吴鸣(化名),从大学毕业入行一路慢慢爬到支行行长的位置,工作十年有余的他,对于半年末这类重要时点的工作节奏,早已适应,并笑称“唯手熟尔”。
“时点现在不那么重要了。至少不是我们考核的重要因素。”吴鸣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个时点,银行着急的是,存款别多,也别少,时点存款不太要求;不良坏账该及时清收,别挂到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另外,加权风险资产占用指标,也需要控制在一定水平。
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6·30当天一般是不出门的,要留在行内统筹安排,以便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和他情况类似,支行行长们基本提前三周左右,就开始准备应对年中考核。
有时往外“轰”存款
“冲时点”是业内对基于存贷比考核要求而进行揽储行为的俗称。而2014年9月,银监会出台政策,规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2015年6月,75%的存贷比红线取消后,银行为“冲时点”拼存款的压力进一步减轻。
目前,银行主要考核日均存款,市场人员取得奖金费用,也大多是按照日均存款来考核,不排除有个别银行,因为报表要求等,给予冲时点存款奖励。
尽管时点存款不太要求,银行仍然不愿看到的是,在年中时点上,存款规模出现较大波动。“我们存款规模多的时候,还要往外‘轰’存款,避免下月三天内存款偏离度超过监管规定,去年年底,我们‘轰’100亿存款到另一家银行,下月再让存款再回来。”吴鸣说。
2014年9月12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设置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同时,为防止商业银行在季末通过冲高月日均存款、规避存款偏离率约束,附加限制季末月日均存款的可计入金额。
这意味着,吴鸣所在支行如在6月30日将时点存款冲得很高,下月存款偏离度超过上述比例,银行将受到监管的处罚。
而在各家利润增速急剧下滑的背景下,存款规模之外,银行对于利润考核更加偏重。
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仍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速将逐步逼近零增长,已是业内共识。
吴鸣将存款规模和利润,比作面子和里子。“存款规模是面子,利润是里子,利润代表为行里赚了多少利润,为上市公司股东挣了多少利润。”而尽管时点存款现在没那么重要,但多数时候时点存款也要保留一个数,“不至于面子上太难看”。
随着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业务范围的扩大,银行的考核指标早已从早前单一依靠存款指标,变为方方面面的细化指标。一家支行的KPI考核指标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财务类指标,包括利润、中间业务收入,一类是非财务类指标,包括公司、国际、零售、同业、合规五个部分,最终的KPI得分是非财务类指标得分×财务类指标得分。而存款只是其中一项,存款在非财务类指标里得分占到4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只完成存款任务,那只能完成KPI考核中的四十分。零售,同业等业务给支行的压力亦不容小觑。
一单不良支行行长停工清收
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显示,银行业资产质量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9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94%。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 319亿元,已连续17个季度反弹;不良贷款率1.67%,比上年末增加0.43个百分点。
经济增速趋缓,不良资产仍在继续暴露,银行拨备压力加大,资产拨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侵蚀商业银行净利润。
吴鸣称,不良贷款成为这个时点亟待解决的问题,报表里不良率要控制下来,为此“其他业务都可先放一放”。
吴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对于不良贷款,每家银行标准不同。有的行实行一票否决制。即使业务干得再好,只要出一单不良业务,支行行长和主办客户经理就停下手中工作,天天去找企业想办法处置。“因为一家支行可能一年贡献5000万利润,那一个贷款客户如果5000万收不回来,就相当于支行一年白干了。出现坏账,如果是几百万的还好,如果是几千万上亿的,那支行长就只能放下一切工作先去处理这个坏账。而越接近半年末时间越发紧迫,这意味着距离出报表的时间越来越近,对贷款企业就要盯得越紧。”吴鸣补充道。
吴鸣称,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出现不良也很正常,但需要尽快去化解,能将不良转化为正常贷款的,还是要尽量转化。通过贷款展期、重组、追偿担保人、处置抵押物等方式化解不良。“也包括借新还旧等方式来掩盖不良。”他说。
“民企一般都有担保公司或者抵押物,采取直接处置的方式。央企、国企不还款,主要是受到经济形势和市场影响。我们的原则是,尽量能将不良转化成正常贷款。而对于国企央企中的僵尸企业,要看具体情况,确实没有希望的,就不会续贷了。”吴鸣称。
如何让这些坏账缠身的企业,心甘情愿地还钱,涉及企业和银行间的博弈。吴鸣表示,大型企业在各个行的整体授信额度通常比较大,而他所在银行在其中占比相对较小。他举例称,A企业一共100亿贷款,他们支行贷款3个亿,到期企业没有还款,还要求续贷,“那可能我行就会要求企业还两个亿,续放一个亿。如果企业不还,我们可能就会把企业的贷款卡挂成关注或者次级,企业在其他银行的贷款发放就会受到影响。企业不会因为3个亿的贷款影响到100亿的贷款,所以就会还一些。我们也会做出一些让步,再续贷一些,逐步压缩金额。”
“银行不是不知道企业已经在借新还旧,但不能抽贷,一抽贷,之前的贷款就变成真实不良。很多企业不行了,有些法人能力很强,寄希望于明年经济形势好起来,有贷款,企业又活了。如果形势继续恶化,不良进一步暴露到捂不住的地步,才会体现于报表。”吴鸣坦言。
作为一名支行行长,背负整个支行全部考核的压力。整体经济形势低迷,要找优质企业,但优质企业议价能力较强,银行能获取的存款、利润比较少。不够优质的企业虽然愿意承受比较高的成本,但是银行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另外,近几年融资渠道越发畅通,市场上的钱太多,信托、资管、租赁、风投都可以为企业金融融资,同时市场上的直接融资工具也越来越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关于版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电话:021-61551834;微信:hjwh123】
基金定投一直亏,到底该不该赎回 ?每天读财的财姐,告诉你亏的基金该如何操作。赶紧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