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主打素描喜剧(Sketch)的综艺《喜人奇妙夜》上线后,观众直呼“我的快乐又回来了”。之后,两档脱口秀综艺《喜剧之王单口季》(以下简称《喜单》)和《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以下简称《脱友》)接连开播,将喜剧综艺市场的热度推向高潮。有网友说,从质疑到理解再到爱上脱口秀,只需要一个“段子”,这是一种“终于有人懂我”的难忘体验。还有人表示,喜欢看脱口秀,不仅仅因为脱口秀演员们的段子搞笑,还有他们体现出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就在这个夏天,脱口秀演员付航在舞台上用尽全力喊出的一句“Passion(激情)!”点燃了多少人内心沉寂已久的那团“火”。纵使平凡失落,对生活的激情也如同微弱的火种,从未熄灭。付航在《喜单》节目中的表演截图。
文 | 李一帆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经济分析师
编辑 | 王乙雯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综艺节目最“拥挤”的8月,三档热播的喜剧综艺在灯塔、云合数据、艺恩数据等平台的综艺播放热度榜单上均名列前茅。不少观众在网上感慨从“吃电子榨菜”变成了“被喜剧硬控”“给喜剧打工”,弹幕也逐渐从“喜剧人过年了”“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过渡到了“看喜剧看出加班感来了”“两大平台一起停播一周给观众放个假吧”。然而制作方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脱友》收官后,《喜剧大会》接档上线,喜剧盛宴从夏季延续到初冬。喜剧综艺的接踵而至,也给互联网带来了“泼天的流量”。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截至9月底,喜剧综艺大屏端累计观看户次达17.2亿,平均观看完成度较去年同期上涨18.7%;在网络端,喜剧综艺的上线数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尽管今年全年的综艺节目数量预计将达400档,《脱友》《喜人奇妙夜》《喜单》的播放热度仍全部进入平台2024综艺节目前五,共同斩获热搜一千余个。近几年,喜剧综艺市场发展迅速,除喜剧演员外,不少已经在其他领域走红的明星也开始跨界进入这一赛道,例如傅首尔、臧鸿飞、水木年华卢庚戌等,都以演员或者歌手身份参与到今年的喜综节目试图分一杯羹。
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喜剧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并正在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喜剧综艺受众主要为20至35岁年轻人,80%的观众每周至少观看一次喜剧类节目,每月在此方面消费平均为100至300元不等,具有较高的娱乐需求和消费能力。艺恩数据显示,《喜单》和《脱友》两档综艺的用户画像中,18至24岁人群观看占比最高,分别达到38.85%和37.63%。这也是很多品牌瞄准的目标人群和市场。《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宣传海报。
笑声与竞争齐飞,喜剧市场激发出的财富正越来越多地流向能够逗笑他人的企业与个人。随着近两年喜剧综艺的热播,喜剧相关公司也逐渐增多。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与“喜剧经济”相关的注册企业超400家,2023年新增注册企业50多家,同比增长7.8%。其中成立时间在1至5年的企业占比高达54.6%,而成立超过10年的企业仅占7.9%,可见行业的年轻化趋势。在今年综艺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喜人奇妙夜》和《脱友》拿下了6家品牌赞助,《喜单》则是4家。尽管这个数量相比两三年前的《脱口秀大会》有所缩水,但据某综艺制片人透露,今年的市场行情下有投放预算的客户有限,一些知名综艺甚至难以获得冠名赞助,喜剧综艺能够取得这样的招商成绩已经是“佼佼者”。在品牌看来,喜剧综艺一方面受众较广,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另一方面相较其他综艺,品牌植入形式更加灵活,可以融入场景、道具和段子里,通过演员幽默地提及品牌特点,让观众更自然地接收品牌信息。其次,以节目出圈作品为IP打造的衍生剧,是喜剧综艺新近挖掘的“长尾效应”。爱奇艺今年相继推出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两部衍生短剧《少爷和我》和《大王别慌张》,豆瓣评分分别为7.3和7.8分。这意味着入局微短剧赛道一年多的爱奇艺,终于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中长版微短剧或将成为爱奇艺的新方向。还有东方卫视的《开播!情景喜剧·短剧季》,明确在节目开播1至2个月后上线衍生剧,变相延长节目周期,让喜剧综艺找到更多抓手。在春光好传媒创始人、董事长辛维嘉看来,“通过剧综联动,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从3个月延长5个月、10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也有机会挖掘更多商业价值。” 《大王别慌张》热度值破6000。
此外,喜剧的火爆也拓宽了喜剧人的职业路径和品牌方的营销范围。由于喜剧综艺演员兼具“接地气”的形象、较强的创作和表达能力、广泛的知名度以及介于网红和明星之间的“性价比”,越来越受到商业品牌和影视剧的欢迎。两档脱口秀节目的爆火拓展了脱口秀演员们的商务空间。“双11”预热期,天猫携手徐志胜、小鹿、翟佳宁、唐香玉等打造了“双11开放麦”;京东则为庞博、刘旸、毛豆、赵晓卉等拍摄了剧场短片,他们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将活动和产品巧妙植入观众脑海,而不是局限于日常营销的开屏广告。2023年以来,众多喜剧人也纷纷受邀进组拍戏。凭借《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走红的选手史策参演了电视剧《故乡,别来无恙》《狗剩快跑》和《黑土无言》,脱口秀演员童漠男、漫才组合肉食动物等参演电影《年会不能停》,徐志胜更是在客串《庆余年2》之后在《侠客行不通》中担任男主角。喜剧演员们的“上台”让影视剧呈现出更多“笑”果,剧组做到了“降本增效”,演员也实现了“名利双收”。喜剧综艺的走红也带动了流量经济的发展。表现之一就是吸引到大量观众前往线下俱乐部或喜剧节观看演出。2024年2月4日,“秀哒”脱口秀现场,念增扎巴和观众互动。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以脱口秀为例,《脱友》和《喜单》在线上播出前后,同步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线下俱乐部举办选手演出活动。两档节目播出时,也会专门请到全国各地的俱乐部主理人,标注出“厂牌”名字,并在现场帮助选手宣传自己的专场,为其向线下引流。线上节目和线下演出已经形成互相反哺的关系。线上节目从线下俱乐部物色选手,例如沈阳“大风天喜剧”俱乐部主理人宁家宇表示,今年收到《喜单》邀请时,俱乐部派出了5位选手,最终詹鑫、史妍2位选手入选。而参加《脱友》的Seven、高寒两位脱口秀演员也是从大风天成长起来的。线下俱乐部则通过节目热播获取更多流量。例如,长沙笑嘛喜剧在官宣11月的两场拼盘演出阵容均有《脱友》第4名的哈哈曹后,门票很快售罄。《脱友》编剧梁海源的专场上海收官站在10月31日开票后,三场演出立即售罄。在《喜单》拿到第二名的小鹿,其新专场开票后,上海场、杭州场、深圳场均出现了几秒售罄,观众评价“比演唱会门票还难抢”。不满足于听脱口秀,很多人开始主动去说。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讲“开放麦”。他们身份各异,大厂程序员、公务员、医生、警察、全职妈妈……他们在小酒馆、咖啡厅里尽情地吐槽着生活里的烦心事,惹得台下一片欢声笑语,释放压力的同时也在精进自己的文本创造力。从中,不少人逐渐成为一名职业的脱口秀演员。【注:开放麦是脱口秀的一种形式,与正式演出现场不同,脱口秀开放麦更偏向于提供一个练习、打磨段子的场所。新人们可以在开放麦现场带来脱口秀的首秀,慢慢提升自己的水平;而专业的脱口秀演员也能在此练习自己新写的段子。】歌手可以在音乐节、演唱会反复唱同样的歌,但喜剧创作者的同一段表演或段子,大多数人并没有反复看两遍、三遍的耐心。喜剧流量能否维持住线下“留量”,真正成为另一种“演唱会经济”,依然是一个有待观察的问题。脱口秀演员高寒在节目后发微博表示,“脱口秀太多了,两个节目100来人,周幽王逗褒姒也没找这么多讲笑话的过来……讲两个笑话就能挣大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宁家宇也认为,行业走向正轨后,可能会有一个缓慢增长的时期,很难再暴增。凭借综艺爆火的创作者们能否保持旺盛的创作力?观众是否会对大量类似的喜剧综艺产生审美疲劳?遍地开花的线下俱乐部是否接近饱和?这些均是喜剧市场当下面临的考验。不过《喜人奇妙夜》的出品方米未传媒CEO马东则认为,“永远要相信,观众对于快乐这件事的需求是很大的。”喜剧的另一痛点是如何把握言语的尺度和边界。素描喜剧(Sketch)和脱口秀的共同特色之一是讽刺和“冒犯”。喜剧评论人东东枪曾提到,喜剧演员似乎都很在意自我表达,很多时候他们不再只是一个演员,也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哪些现象应该讽刺,哪些人群不适合“冒犯”,都曾引发过舆论争议并触发行业危机,需要进一步规范和严肃对待。喜剧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一种表达方式,起点和归宿都应该是抚慰自我,共情他人,正如高寒在《脱友》决赛所说,“脱口秀其实是对这个世界拐弯抹角的爱”,这既需要喜剧向更宽的领域探索,同时也要守好表达的边界,规避道德风险。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罗建辉表示,“演员们的鲜活表达,既符合观众当下对娱乐内容丰富的追求,也能够让观众从中获得共鸣与思考,让我们对于未来中国式喜剧的表演和创作有了更多的期待。”情绪经济时代,喜剧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边界在哪里,是否还有不断拓展的空间,仍然值得期待。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为库叔提供5本《自然会有答案》赠予热心读者。《博物》杂志内容总监林语尘首次出版的自然随笔和手绘画集,收录了其十余年所写的散文随笔,以及85张关于植物、动物、中国风人物的手绘图片。既是一本自然观察入门指南,教你在城市、公园、路边探寻曾忽视的自然风光,又可以当做焦虑成年人的自救手册,在大自然中获取能量。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第1名(数量超过30)将随机得到1本赠书。库友们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可享优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