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河北荣乌高速新线的小闭合圈准全天候通行控制平台的建设思路及效果。为大家在交通气象的创新提供参考。
荣乌高速新线全长72公里,是雄安新区“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横一线主要组成部分。
该高速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
荣乌高速新线布设了
世界上管控里程最长、控制单元数量最多、系统耦合性最高、场景策略最为丰富
的高速公路主动管控系统。
在荣乌高速新线的平台控制系统内设置了12类常发场景和56类突发事件的多目标协同联动控制机制,大幅提升了对交通事故的“感知”能力。
荣乌新线智慧高速于2021年建成通车,实现智慧高速解决方案的全面落地。
通过公里级气象预报、分钟级气象预警、车道级交通管控、车路协同预警、安全辅助及通行诱导等为准全天候运行提供了基本技术保障。
2022年,荣乌新线与省高速交警总队合作,
率先在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启动小闭合圈准全天候通行
,实现雾天和雪天安全通行。
小闭合圈准全天候通行实现了在其他高速不具备通行条件时,区域小闭合圈通行。
荣乌高速新线的准全天候通行控制路线如下:
气象感知—控制策略—信息发布—车速控制
场景应用效果:
公里级预报和分钟级预警的实现逻辑:
全路段按照10公里的间距设置有全要素气象站,按照两公里的间距设置有能见度监测仪,能够精准感知到天气的状态。此外,全程布设千米超距交通毫米波雷达,能够不受交通影响实现全天候的车辆精准定位感知。
对于气象部门的气象云图数据,
需要采用网格化技术,将气象云图数据和路网相结合
,形成精确到每公里的雨、雪、雾等天气的气象预报。
结合路面温度预测模型、网格点实况数据、降水信息进行路面状态的预测
,可实时自动监测低能见度、大风、强降雨、降雪、路面高温等多种异常公路交通气象状态,从而以可量化的精准数据为公路管养提供决策依据。
在荣乌智慧高速公路管控中心的大屏上,右边画面是监控的实时路况,左边是雷达根据实时画面测算出来的全息数据,能够实现对全路段交通流状态和车辆行驶状态的实时跟踪。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受大雾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能够对重点车辆管控以及高效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区域范围能见度50米以上不封路、少封路。”(信息部主任侯建华介绍)
雾天安全通行管控:
雪天安全通行管控:
荣乌高速新线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投资也不少,整体看效果不错。
但是因为车辆较少,具体效益和效果还得去现场参观(我也是建设期去过,后来没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