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打造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外交学公益平台,推送精品与碎念。构建学术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投稿荐稿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安头条  ·  不能吃!已接连抢救2人!平时很常见 ·  5 小时前  
逆行的狗  ·  碎片时间刷CIA题-Anki牌组 ·  7 小时前  
逆行的狗  ·  碎片时间刷CIA题-Anki牌组 ·  7 小时前  
半岛网官微  ·  “1个月后才有床位”!这个“羞于启齿”的病, ... ·  21 小时前  
哈密伊州区微生活  ·  穿袜子和不穿袜子睡觉,哪个睡得更香? ·  2 天前  
重庆之声  ·  守护健康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学界资讯】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举办“国际社会对台湾认知的偏差”研讨会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 公众号  ·  · 2024-05-02 15:45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可订阅学习




2024年4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在明德国际楼813会议室举办两岸关系研讨会,专家学者们围绕“国际社会对台湾认知的偏差与纠正”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分析了世界各国民众对台湾问题的认知和看法。首先,刁大明指出世界各国对台认知出现分化,欧美主要国家多数民众对台湾的看法出现偏差;亚洲国家在民意上对台认知偏差现象则较为缓和;拉美和非洲国家民众对台湾议题的认知则相对模糊,未形成明确态度。其次,刁大明教授认为美国民众对台湾的关注度在显著上升,且美国民意在美台政治关系、美台安全互动等方面的态度激进化、极端化态势愈发明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研究员从三个层面分析了美国的涉台动向。首先,在民众层面,美国民众对台湾的好感度在逐步上升,美国民众总体上支持美台关系进一步发展。其次,在智库层面,智库报告反映美国自由派精英和保守派精英对台认知趋同,均认为台海地区紧张趋势正在加剧,强调美国应加强对华威慑、发展美台关系。最后,政府动向上,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其“一中”政策,但是会全方位提升美台实质关系,同时也反对“台湾独立”,主张维持台海和平稳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郭振家副教授认为国际社会的台湾认知塑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台湾方面通过与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教育、智库、媒体等方面的连结,向国际社会输出其主张的认知观念。二是中国大陆长期以来希望国际社会遵守一中原则,通过三个台湾问题的白皮书等政策宣导话语向国际社会传达正确的台湾认知。三是美西方出于维护其战略利益,把台湾变成遏制中国的工具的目的进行的塑造。四是国际社会的塑造,其认知的塑造较为复杂,看法不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英津教授解释了举办此次会议探讨国际社会对台湾认知变化的原因。王英津指出,近年来台湾问题日益掺杂了更多的国际因素,使得台湾问题更加复杂。西方国家介入台湾问题和塑造台湾问题认知的方式更为多样化和隐性化,如美国国会和欧洲议会越来越多地通过涉台议案等方式,使国际社会对台湾认知的偏差越来越严重,为中国在国际社会维护一中格局带来新挑战。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教授认为,当前民进党当局在国际社会的认知塑造行为日益频繁,中国在国际社会维持一个中国的格局受到挑战。当前台湾的国际认知度和好感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台湾方面积极打“芯片牌”和“民主自由牌”,一定程度上博得了西方社会的同情和支持,提升了国际社会对台湾问题的关注程度。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刘佳雁认为,目前国际社会台湾认知出现偏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对华战略的改变,美国近年来在台湾地位问题上不停变化,不仅直接称台湾为“国家”,“美国在台协会”(AIT)还被列入美国使馆名录,美国的上述行为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恶劣的示范效应。二是两岸分离75年来台湾当局对台湾的治理,事实上已经形成台湾有限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状况。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教授认为,台湾问题的国际认知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当前台湾问题的国际能见度升高,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的推动,中国的国际形象被外媒污名化。二是近年来两岸关系发生变化,两岸关系持续紧张。三是台湾方面将其芯片产业与其他国家进行利益捆绑,且“台独”势力通过歪曲和嫁接国际主流价值观等方式努力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向国际社会塑造错误的台湾问题认知。



天津师范大学东北亚展望研究中心研究员何达薷表示,台湾问题“国际化”倾向不仅体现为美国对台湾参与和扩大国际空间的支持,更体现在将台湾问题与全球经济、政治、安全问题的相挂钩,构建以“民主论”、“经济论”、“和平论”和“国际论”为主要内容的涉台叙事框架。当前美国主导下的台湾问题新叙事,意在解构战后国际社会涉台议题的集体记忆与政治认知,其后果是国外社会媒体、民众、智库专家和政府在涉台立场上出现了明显的动摇、退化。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教研室主任张仕荣教授对台当局“认知战”的效果做出了评估。张仕荣认为,台当局的“认知战”主要包括对大陆的舆论攻击、对“一国两制”的污名化等方面,对于形成国际社会的台湾认知产生了负面效应。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林红教授进行了总结性发言。林红教授认为,台湾问题的国际认知存在偏离一中原则的现象,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普通民众中,而且涉及精英、政府层面,还涉及到意识形态冲突和价值观斗争,背后是基于价值观的考量。除了台湾问题“国际化”之外,当前还存在台湾问题的“意识形态化”。当前美国保守派和自由派对打压中国大陆存在共识,其原因一方面是中美战略利益上存在冲突;另一方面也源于价值认同上的冲突。战略利益上的冲突和博弈可以进行交易,但价值观冲突则很难说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