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30万千米/秒,这个速度被认为是宇宙的极限速度。但光在其它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低于这个数值的,这是否意味着爱因斯坦所谓的光速永恒不变其实是错误的?
如果说光赋予了宇宙驱散黑暗的光明,那爱因斯坦则赋予了光更加伟大的意义,因为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架构中,光速是宇宙的极限,是不会因为参考系的改变而改变的速度。
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根据牛顿的经典力学中的描述,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相对的。比如我们站在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上去看同向匀速行驶的火车,那另一列火车就是静止的,如果看另外一列对向行驶的火车,那它的速度就是两倍的速度。
光速不会因为参考系的改变而改变
是的,在经典力学的范畴中的确如此,这很容易就能够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中判断出来,但在相对论的范畴中却并非如此,尤其是在描述光速的时候,经典力学并不适用。
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描述,光速是永恒不变的!假如我们能够站在一列光上的话,当我们去看同向运动的另一列光的时候,它的速度是光速,而当我们看对向运动的光时,它的速度依然是光速!
尽管这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但这却是已经被科学家证明的事实,而且也是相对论的基础。所以,光速是不会因为参考系的改变而改变的。
那是否意味着光速就真的是永恒不变的呢?当然不是!事实上,光速会因为光传播的介质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就略微低于光速,大概是2.3×10∧8m/s,仅仅是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0.75倍。
光在水中传播
既然光在水中的速度明显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慢,那是否意味着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说法是错误的呢?
其实不然,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要知道,在相对论的框架中,光速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但光不可能永远都在真空中运动,它势必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介质,比如水、空气等。
因为真空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真空中什么也没有,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光在真空中是不会受到任何阻力的,所以真空中的光速是光的极限速度,也是爱因斯坦认为宇宙的极限速度。
爱因斯坦和光速恒定
当光在其它介质中传播的时候,由于不同的介质其物质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对光的传播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我们可以简单将其看作是光在传播中受到的阻力,不同物质对光的阻力不同,因此也就出现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