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鸡蛋报价
提供全国地区鸡蛋价格供大家查询!淘汰鸡、豆粕、玉米、行情预测。如发送“淘汰鸡”,系统会自动发给你淘汰鸡价格哦~只有关注后才能每天免费收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暴力、药物、奴役:泰国“娱乐业”盯上日本风俗 ...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新一轮H1B抽签开启!今年可能是最容易中签的一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鸡蛋报价

赵德峰:规模化养殖的短板,不吐不快!

鸡蛋报价  · 公众号  ·  · 2019-01-24 07:41

正文

曾几何时,我们热衷于“鼓吹”规模化养殖的“优势”和“好处”并极力为之站台,其实,仔细想来,那不过是资本运作的一种模式,至于真的好与不好,并没有人去深究,也缺乏足够的专业论证和数据印证。


是许多农牧集团公司的养殖指标、是许多规模化养殖场的生产水平、是禽流感、是非洲猪瘟,让我这个兽医出身的专业、从业者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规模化养殖的短板,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从专业的角度看,我多次说过:集约化才是现代养殖最大的应激,我们把那么多的家畜、家禽关在一起,放在一栋舍里、圈在一个场里。从来没问问它们愿意不愿意,快乐不快乐?我们的很多养殖企业在规模化养殖道路上罔顾专业要求、为商业追求所迷失。规模越来越大,大到力所不能及,最终在无奈中忍受者那些失败的蹂躏和亏损的抽泣。


就白羽肉鸡来讲,我是规模化养殖比较早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一直以来,我以专业认识为导航,小心翼翼地走在规范化养殖的道路上。规模化养殖,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全进全出,这就要求供苗、屠宰能力和养殖规模相匹配,不至于把进鸡时间和出栏时间拖得很久(一般2-4天进完苗,3-5天卖完鸡),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污染、感染和损失。事实上很多地方的人却在坚持着自以为是的“套养”和“一个场养殖不同的批次”,把一个好端端的养殖场愣是搞成了养殖小区。违背基本的专业要求,怎么能长期坚持?侥幸和必然性没有什么联系,不要给它们划等号。


最近几个月波及全国范围的非洲猪瘟,颠覆了规模化养殖具有“优势”的盲目自豪、自信和自恋心理。出事的有很多大型的种猪场、规模化育肥场,而那些中小型的夫妻档养猪户反而没有大问题。这不禁让人困惑:规模化养殖怎么啦?


从肉鸡、蛋鸡、猪、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大量的失误、失败的案例来看,其短板不外乎:


一、条件太好,引起误导:发展规模化养殖,不管是自有资金,也不管是借贷,老板们总是有一种不是最先进、最好看、最阔气誓不罢休的与时俱进的炫耀和虚荣心理,于是乎,国内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家庭农场建得比欧美的养殖场、家庭农场都漂亮。现实生活中,过度地看中外表,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中,往往忽视很多内在的东西,比如系统性、协调性、材质、使用寿命等等。在国内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中,一线专业人员的智慧没有很好的吸纳进去,多数高大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很好看、但不好用。


还有就是所谓的“自动化”控制,很多规模化养殖场的自动化一方面屏蔽了那些外行的从业人员,他们根本就不懂得环控参数的设定和调整,根本就没有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知识和常识。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自动化,让很多饲养人员惰性萌发,由于过度相信和依赖设备,而放松了主观能动性发挥,责任感弱化,最后得养殖效果可想而知。


二、专业不够,瞎弄: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就是规模扩大而已,那些骨子里依然装满小农意识的老板,生活在自我世界里,迷信自己的经历、经验和财富,他们没有对专业产生必要的、足够的兴趣。


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对于生物安全、疫苗接种、用药、环境控制等等,基本上都是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加上那些似是而非的道听途说,他们没有专业知识和意识,没有操作标准和规范,基本上就是在瞎弄,创侥幸和好运气有时候并不是一对欢喜亲家,常常是侥幸心理带来的操作失误、延时和错乱,让养殖场和很多好运气失之交臂。


三、不完善的雇佣制:规模化养殖场,不可避免地需要招聘炊事员、电工、饲养员、带班长、场长,目前情况下,这种雇佣制关系并不牢固。由于受素质、层次、待遇、激励、管理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是雇到了人,却雇不到人心,尤其是责任心、感恩心、忠心。


体制决定机制,我们常常教育员工要以场为家,却很少有老板把员工当家人看待,结局就是你在吹胡子瞪眼,他在想方设法偷懒,实在不行就开溜。规模化养殖场人员流失严重,已经是个很普遍的问题,此问题不解决,生产指标不可能得到持续改善和稳步上升。


四、农牧企业管理缺位:农牧企业,尤其是养殖业,很难摆脱农民的惯性思维,因为我们用着大量的农民工。即使是老板和管理人员,又有几个不是农村的?一方面是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一方面是小农意识,这就让生产和管理很难接轨,常常事与愿违。


对待规模化养殖场员工的管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他们对“打工”有一个正确、积极、可量化的认识。薪酬待遇不吃固定工资,不吃大锅饭,以绩效工资为主,用钱说话比较靠谱。好的管理就是管好自己,理顺生产关系,提高生产效率。


五、系统能力不够:规模化养殖场大都是简单的规模累积,购销、技术、生产、管理上依然是一笔糊涂账,既没有清晰的分工,又没有积极的协作,真的是头疼不管脚,松散的组织肯定缺乏凝聚力。系统性不够,势必会有太多的瓶颈,流程不畅,结果就不会理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