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国网新源浙江磐安抽水蓄能电站尾水隧洞全线贯通的消息,标志着电站由平洞施工转入斜井施工阶段。文章介绍了工程概况、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环保措施以及项目部的努力。该工程建成后将为华东电网注入活力,缓解江浙地区用电紧张局面,推动节能降碳。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尾水隧洞全线贯通
国网新源浙江磐安抽水蓄能电站的尾水隧洞全线贯通,是工程的重要进展。
关键观点2: 工程概况与意义
磐安抽水蓄能电站是磐安县有史以来体量最大、单体投资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新型绿色能源项目。其建成后,有助于华东电网注入活力,缓解江浙地区用电紧张局面,推动节能降碳。
关键观点3: 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和洞室众多的挑战,项目部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勤观测、强支护”的原则,联合多方力量进行施工方案评审和优化。
关键观点4: 环保措施的实施
项目部制定了严格的通风及除尘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洞内温度平衡和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环境保护方案,采取一系列安全环保措施,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正文
11月28日
由水电五局承建的
国网新源浙江磐安抽水蓄能电站
尾水隧洞全线贯通
标志着电站由平洞施工转入斜井施工阶段
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再建新功
磐安抽水蓄能电站是磐安县有史以来体量最大、单体投资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新型绿色能源项目,其尾水隧洞主洞采用“一坡到底”的布置方式,采用平底马蹄形断面,分两层开挖,间距处于27.5米至49.0米之间,洞径8.7米高。其中,1号尾水隧洞全长958.2米,2号尾水隧洞全长968米。工程建成后,将为华东电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有力缓解江浙地区用电紧张的局面,推动节能降碳,守护绿水青山。
水电五局
在“能”领域
以“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精神
不断挑战自我
突破技术难关
尾水隧洞是抽蓄电站在地下的隐秘血脉,其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其洞室众多,地下结构庞大且错综复杂。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项目部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以坚定的决心、信心向它发起了挑战。
在建设过程中,水电五局磐安项目建设者联合多方力量,对施工方案进行精心评审和优化,过程中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勤观测、强支护”的原则,将每一次开挖的进尺精准控制在0.5米至0.8米之间。同时,还加强了地表沉降和围岩稳定性的监测,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每一寸土地都稳固如初。
在洞室挖掘过程中,由于需要搭设拱架段围岩较多且不连续,项目部采用了增加拱架和随机锚杆的方式。在隧洞内,增设了近4200根随机锚杆,稳稳地支撑起了隧洞的安全。
同时,项目部还
根据尾水隧洞现场施工情况和进度,适时调整锚杆间排距,以保证地质稳定和施工质量。他们专人专责、细化分工,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以保证网喷质量,
从源头上杜绝了质量隐患。
抽蓄电站地下工程的隧洞开挖,是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但随之而来的粉尘问题曾一度困扰着项目建设者。
面对这一挑战,水电五局项目部迅速行动,制定了严格的通风及除尘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和使用。面对洞内通风难度大、空气对流速度慢等实际情况,项目部没有退缩,他们优化供风线路和除尘风筒线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安装风机及空气冷却系统,确保了洞内温度的平衡,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
环境保护,远不止于此。在开挖前,水电五局项目建设者就制定了详细的环境保护方案,针对可能产生的扬尘、噪音、废水等问题,采取了洒水降尘、设置隔音屏障等一系列安全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开挖过程中,
项目建设者还加强了对洞室围岩的监测和支护,确保洞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
及时对已完成的施工部位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千水汇流,万民惠泽
水电五局
将以更饱满的
热情和坚定的信念
为进一步优化华东电网结构
为实现国家绿色发展目标
贡献五局力量
来 源:一公司
编 辑:刘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