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读者在后台留了一段很戳心的话。
她说小羊,我关注你多年,跟你一起学了很多东西。从一个不会打扮、不够自信的丑小鸭变成现在这样:在大城市供了自己的小房子,穿衣有风格,脱衣有身材,在公司独当一面,每年坚持学习一项新技能。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可是,我却并没有遇到那个更好的他。有时候想想真的很灰心。我大学同学,长得比我丑的,工作不如我的都找到了归宿,有个很胖的女同学,不修边幅不求上进,却嫁了一个特别疼她的富二代。
我没有歧视别人的意思,每个人得到的幸福都是她应得的,我只是不明白,说好的你变好了,就能遇到更好的人,怎么就不算数了呢?
她的留言,我看哭了。
我们那么努力却又那么孤单,有时候难免需要一点鸡血。但鸡血是一场狂欢,而不是生活。狂欢过后,你依然要面对现实。现实是什么呢?现实就是,你变得更好,却不一定可以讨好直男。
在直男世界中,好女人的标准是单纯、传统、节俭、无攻击性、安于平淡、欲望较少。
如果你的人生是以结婚为目的,根本不需要变得更好,只需要做(或者假装)一张白纸,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与攻击性,收起理想和欲望,一望而知是贤妻良母,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差不多的男人谈婚论嫁。
▼
“只有你变得越来越好,才能遇到更好的人”那些喝了这口鸡血的姑娘,十有八九会陷落在对现实深深的失望中。
首先,变得更好需要时间。当你成为一个满意的自己,可能已经错过了大多数直男眼里的最佳生育期。其次,当你变得更好,能够与你比肩的男性绝对数量已经减少了,更可怕的是,能与你比肩的人可能还想娶个傻白甜。
很多把自己安排得很好的姑娘,谈到理想的另一半,都会说,我要求不高,只要谈得来就行。可是,谈得来简直是两性关系最高的要求。当你什么都能自己解决,就会把灵魂与精神的交流作为选择另一半的重要标准,而我们所面对的这届直男,很少有人接受过理解、包容一位新女性的教育。
▼
我的精神偶像冯仑说,创业是一个选择,想要特别一点的人生,就去创业。你瞧,他没说想要赚钱就去创业。
只有不知道创业是什么的人,才会把创业与赚钱划等号。我见过离开500强企业管理层的创业者,创业5年多,收入都没超过打工的时候。但他乐在其中。因为创业逼他去想以前从没考虑过的事,涉猎之前从没有涉猎过的领域,创业是挑战,他喜欢; 创业让他的人生变得丰富宽阔,他喜欢。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与创业一样,是人生的一个选择。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可以选,也可以不选,选了就要甘愿承担后果。如果有人告诉你,你选了一定会怎么样,这人是把自己当上帝呢。
什么时候应该选择改变人生?不是有人告诉你,你改变了,就一定能赚钱、嫁得好,成人生赢家,而是你有强烈的欲望,要换一种活法,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如果不改变就不安心,不选择就浑身难受。
你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在宇宙中连尘埃都算不上,但对于个人来说,却是全部、唯一。
▼
在男权主导下的婚恋市场,年轻永远是女人最大的优势。所以会有很多男人,以年龄作为抓手去攻击女性。如果决定迎合这个世界,不是把自己变得更好,而是起个大早冲进菜场,抓起第一把白菜就走。
可是,你确信自己要成为那样的女人吗?仿佛一切都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50岁的时候才有白发,25岁却已经老了。从此,老公就是你的宗教,孩子就是你的信仰。
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你就要跳出“以婚恋论英雄的”价值观怪圈。
我认识很多美好的女性都是单身,她们本身的优秀是一定有资格抱怨命运不公的。可是她们没有。她们明白自己的价值不仅限于婚姻,甚至她们不断努力,就是为了把结婚作为备选项而不是必选项。
孤单吗?当然,
可是婚姻里的女人又何尝不孤单呢?
▼
蔡康永在一期《奇葩说》里,主张家庭形式多样化。比如一对闺蜜或者五个老人,组成一个家庭。我身边现在就有朋友组队去风景优美、空气优质的地方买房子,准备老了一起做伴。
如果抛去繁衍与财务共享的功能,组建家庭只是为了排解寂寞、互相帮扶,建立比朋友更加深刻的关联,对抗命运的不可测,你最终可能会找一个能够谈得来的人共度余生,却不一定非要是条件又好又谈得来的男人。
让自己变得更好,是为了让生命增加更多的可能性,掌握更多的选择权。像编剧廖一梅说的那样,我们要的不是成功,而是看到生命的奇迹。
变得更好是为了嫁得更好,这个逻辑我永远理解不了。女人从来不比男人差,想要嫁人为什么需要变得更好?如果你的努力,只是为了抬高自己在婚恋市场的身价,可能是笔赔本的买卖。
《东京女子图鉴》里,女主翻山越岭变成“白骨精”,相亲的时候,却被告知你不能以“女人的审美去打扮自己”;不能穿名牌,否则显得你很贵,爱花钱; 你不能对男人有太多挑剔,条件好的男人不会看上你,他们宁愿去找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因为人家生育能力强,世界观可改造。
多么现实,多么心塞。婚恋市场对女性就是这么残酷。
“努力的归努力,命运的归命运”。永远不要把人生的成败局限在婚恋市场。你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一定可以看到更加美妙的世界。
遇到更好的男人这件事,交给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