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想当“网红”为何反陷官司? ·  昨天  
学习大国  ·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 ·  2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事关民营企业,最新部署!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毕淑敏:我们总在互相羡慕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5-04 22:36

正文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大家好,我是库叔,欢迎大家来到库叔夜读。


人生来便喜欢攀比。小时候,我们自豪地与同伙比玩具;上学后,我们拼命地与同学比成绩;而成年以后,我们更是残酷地与同事比较财富与地位;年后老,我们还在不依不饶地同街邻攀比儿女。比较来,比较去,我们便将自己有限的时光过多地关注到别人身上,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一起聆听下毕淑敏老师的文章,看看她的回答。


正文:

1

我是从哪一天开始老的?不知道。就像从夏到秋,人们只觉得天气一天一天凉了,却说不出秋天究竟是哪一天来到的。生命的“立秋”是从哪一个生日开始的?不知道。青年的年龄上限不断提高,我有时觉得那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玩出的花样,为掩饰自己的衰老,便总说别人年轻。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自己老了。当别人问我年龄的时候,我支支吾吾地反问一句:“您看我有多大了?”佯装的镇定当中,希望别人说出的数字要较我实际年龄稍小一些。倘若人家说的过小了,又暗暗怀疑那人是否在成心奚落。我开始越来越多地照镜子。小说中常说年轻的姑娘们最爱照镜子,其实那是不正确的。

2

年轻人不必照镜子,世人羡慕他们的目光就是镜子,真正开始细细端详自己的容貌的是青春将逝的人们。

于是我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记得一个秋天的早晨,刚下夜班的我强打精神,带着儿子去公园。儿子在铺满卵石的小路上走着,他踩着甬路旁镶着的花砖一蹦一跳地向前跑,将我越甩越远。

“走中间的平路!”我大声地对他呼喊。

“不!妈妈!我喜欢……”他头也不回地答道。

我蓦地站住了,这句话是那样熟悉。曾几何时,我也这样对自己的妈妈说过:“我喜欢在不平坦的路上行走。”这一切过去得多么快呀!从哪一天开始,我行动的步伐开始减慢,我越来越多地抱怨起路的不平了呢?


3

这是衰老确凿无疑的证据。岁月不可逆转,我不会再年轻了。

“孩子,我羡慕你!”我吓了一跳。这是实实在在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说得很缓慢,好像我的大脑变成一块电视屏幕,任何人都能读出上面的字幕。

我转过身。身后是一位老年妇女,周围再没有其他人。这么说,是她羡慕我。我仔细打量着她,头发花白,衣着普通。但她有一种气质,虽说身材瘦小,却有一种令人仰视的感觉。我疑惑地看着她,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值得人羡慕的地方——一个工厂里刚下夜班满脸疲惫之色的女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