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商参略
了解财经信息,通往财富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央行最新发布!释放什么信号→ ·  4 天前  
财新网  ·  深度|再探学区房成色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商参略

他是哈佛高材生,年薪百万的世界银行总裁,如今却"沾上"艾滋,沦落到中国农村后…

正商参略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31 10:08

正文

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政商内参


By政商内参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微信号:zsnc-ok


来源:咖啡书屋 

微信号:gafeishuwu

27岁前,他是功成名就的华尔街投行副总裁,他的大幅照片被挂在法国巴黎银行总部的大堂里。

27岁之后,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河南乡下,相处时间最久的是患有艾滋病家庭的孩子,没有了高高在上的荣耀与权位,却背负上了两万个患有艾滋病孤儿的重担。

他,就是杜聪。


1998年,他成立了智行基金会,用自己人生前三十年的所有积蓄和筹资,深入中国各地的艾滋村救助可怜的艾滋孤儿。

第一年127人得到救助,第二年400人,渐渐地,总计资助资金达到2亿元,救助了近2万名的中国农村艾滋遗孤。


二十年来,他四处奔走筹集善款。每年都要在高校、公益组织,和企业间进行四五十场的演讲。

他幽默地评价自己辞职之后的变化,“比以前更忙,一文不挣,全年无休。”


有很多人问他,放弃华尔街年薪百万美金的工作,从云端跌入谷底,就只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孩子,值得吗?

他回答,值得。


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改变世界,帮助更多的艾滋孤儿摆脱人生的深渊,用自己的双手和渺小的力量,为他们打造一个黄金时代。

就像他曾经在微博上说道的那样,“你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特别看不顺眼的,你去尽力把它改变,那也就接近黄金时代了。”


One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杜聪出生于香港,14岁跟随父母从香港移民到旧金山。

那个时候艾滋病刚爆发。每天头版的新闻都在说,有一个莫名其妙的怪病,有很多人莫名其妙地死亡。

那个时候人心惶惶,后来在杜聪就读的高中,一个他很喜欢的老师因为艾滋病去世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杜聪在美国的十几年中一直都在关注着艾滋病,也一直在为艾滋病做志愿者。


刚到美国时,他受尽了各种种族歧视、地域歧视,可不甘落后的他却一路开挂,用优异的学习成绩让所有瞧不起他的人乖乖地闭上了嘴巴:

本科毕业于美国常春藤八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于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

27岁,杜聪成为了瑞士某银行驻香港联席董事;29岁成为法国投资银行副总裁。


那个时候的他过着云端之上的高级生活,与洛克菲勒的曾孙女喝下午茶,受白先勇之邀和林青霞一起听昆曲,事业得到李兆基和克林顿的支持,他的大头照片被挂在法国国家巴黎银行总部大堂的墙上。


他是功成名就的金融俊秀,也是别人羡慕的天之骄子,90年代年薪就已高达百万美金。

那个时候,他的理想是成为华尔街最出色的银行家,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那么地触手可及。

然而在1996年,他却突然做了一个选择,也正是这个选择让他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距离自己理想也越来越远……

Two

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


1995年,杜聪被调职香港,因为工作的关系,他经常要到各种地方去做调研。1996年他被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带到了河南“艾滋村”,就是那个有着好多艾滋病人的地方。


他跟着高耀洁一连走访了好几个村子,有的村子几乎家家都有艾滋病病人,“我从未遇到一个小小的地方,竟有这样大的苦难,一户人家老中青三代受到,‘贫困’、‘病’、‘歧视’的三重打击。”杜聪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而他们之所以得艾滋病,仅仅是因为贫穷。因为常常吃不起饭,于是这些贫困农民就去卖血补贴家用。可很多血站非法经营,共用针头,甚至在提取血浆后,把被污染过的血液注回卖血者体内,导致许多农民感染艾滋病病毒。


可他们哪里能买得起药物来治疗啊?只能在阴暗潮湿的房子里毫无尊严的等死,那里的很多孩子也因此成了孤儿。

而这些艾滋孤儿的命运更为悲惨,有的孩子从出生就携带艾滋病毒,还未长大便夭折在母亲的怀里。有的人将亲人逝去的怨恨转移到孩子的身上,他们小小年纪就被冠上了不祥的名头。

在一户农家,杜聪看到一位奶奶抱着两个孙子,小哥俩骨瘦如柴,都感染了艾滋,孩子的父母因艾滋病去世。奶奶告诉杜聪,“等我两个孩子都走了,我也该走了。”


他看到一个学前班的小女孩,画了连环画,画上,她对躺在病床的妈妈说:“妈妈,不如你卖了我吧,卖了我,就有钱买药来治你的病了。”

紧接着的另一幅画中,她又说:“妈妈,不要紧的,等我长大以后我会回来找你的……”

他看到一个妇女,坐在床上无助的哭泣,床下铺了几个麻袋几件破衣服,上面躺着骨瘦如柴患病的孩子,等待着他的只有死亡。


目睹这人间惨境,杜聪和同行者无不悲痛落泪,离开农村前的那个晚上,杜聪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就在那个晚上,杜聪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重要决定:辞职做慈善。


得知儿子的决定之后,杜聪母亲的反应尤为激烈,“我供你读哈佛,不是让你出来做义工的。”杜聪却告诉母亲说,“这个世界少了一个银行家不会死的,但是如果我不做,那些孩子怎么办?”

杜聪不顾家人的反对,回到香港之后立即就成立了“智行基金会”。

Three

我是两万个孩子的爸爸。


 “有个男孩的身影,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都没有忘记过。”今年49岁的杜聪,想起2005年夏天里一个下雨的傍晚,电闪雷鸣中,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披着蓑衣出现在县城办公室门口。

“他本身很矮、很小,但是被蓑衣撑得好像很大。”他在滂沱的大雨中走了十几里路,只为过来询问“抗病毒药物该怎么服用”。他是一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孤儿。
 
“一个孩子,为了能够活下来,只要有一丝的希望,他都会付出所有的努力,不会放弃。”杜聪说,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坚持下去的“动力”,为了给孩子那“一丝”希望。


当时,艾滋病仍被视为禁区,杜聪不得不像“打游击”一样去农家走访,运用私人关系低调筹资。

杜聪第一次到农村做家访的时候,敲那户人家的门,很久都没有人出来。当时就准备放弃了。

突然间,他们的邻居说,回来了回来了。我看到的是一个很瘦的小孩,推着一个木头车,上面坐着一个大人。一条很颠簸、很烂的泥路,慢慢往这边走。那个时候,刚好夕阳照到他们的脸上,那一幕至今还印在杜聪脑子里。

后来杜聪才知道,坐在车上的是父亲,他感染了艾滋病。


一位病危的母亲,拉着杜聪的手乞求,“我不行了,希望你能照顾我的孩子,拜托你了,如果有人愿意资助我孩子读书,那我就死得安心了。”杜聪也拉着对方的手保证:“你放心我会照顾你的孩子,让他读书!”


智行资助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上学,人数从第一学期的127个,很快增加到近400个,他从不预定名额,每到一个村,凡是符合资助条件的家庭,每家都帮。

从河南到安徽、山东,广东4省7县24村,资助患病小孩超过2万人,其中有2500多名考上了大学,还有不少是名牌大学,交通大学的,北京大学的,还有的去了美国念书。


2005年开始,基金会组织暑期夏令营,并开展大学生暑期回乡探访的工作。“当这些大学生回到和他们遭遇相似的艾滋遗孤家庭时,他们对孩子们现身说法,对孩子们的鼓励作用,比我们还管用。”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适应去上学读书,杜聪就会资助这些孩子去技校里学习手艺,因此他也培养了很多顶尖的面包师傅。


为了帮助孩子们走出艾滋病的巨大阴影,杜聪和智行基金会的小伙伴发起了艺术疗伤项目,通过画画、唱歌、舞蹈、戏剧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他每年都会组织夏令营活动,带着这些农村、艾滋病家庭的孩子去北京、上海、香港这些大城市走一走看一看。

每次跟孩子们合照时,他就大声喊道:“杜聪肥不肥?”孩子们咧嘴笑道:“肥!”


在现实中,人们对艾滋病的歧视依然存在。夏令营的孩子曾遭到工作人员的白眼,一家餐厅的老板直接拒绝他们用餐。

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医学生在微博吐槽,尽管明知不会传染,接诊艾滋病患者后,带教老师还是让他们赶紧洗手,他也只能把自己的秘密藏得更深。


他说,在过去的20年里,医疗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今天人们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用药物治疗实现生命延长已经能达到很好的疗效了,现代科技已经给了生命以希望,然而当下社会却给不了这些孩子打开镣铐的钥匙。


“我也有各种被歧视的地方,社会不可能一下子改变,不只是艾滋病患者,丑、穷、胖、矮、同性恋,每个人都有被歧视的点,勇于面对不代表不被歧视,而是不被别人的歧视伤害。”


他每天抽时间和孩子在QQ、微信上互动,帮助选专业,帮忙介绍实习机会,甚至传授恋爱心得,为孩子“树立一个正向的长辈形象”。

杜聪让艾滋遗孤有了全新的人生,可他自己的人生却戛然而止了,直到现在,他也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可他毫不在意,他笑着说,他拥有了20000个孩子。

杜聪甚至作为证婚人、“叔叔”、“爸爸”,参加了不少智行孩子的婚礼。“对一个没有亲生孩子的人来说,能不断地嫁女和娶媳妇,是福气。当然,我宁愿把福气还给他们的亲生父母。”


他常在微博上“晒幸福”:他曾担心活不下来的孩子学了中医,还监督他控制血糖;以前吃不饱饭的孩子学会了烤面包,还在世界级的面包比赛获了奖;上不起学的孩子毕业后回到家乡贷款创业,帮扶受艾滋病影响的老乡……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