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杉200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普渡大学窦乐添最新Nature大子刊:全碳主 ... ·  11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浙大徐彦教授团队 Sci. Adv.: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把“磷”换成“硫”,发了一篇Science,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杉2009

#华与华书房#《中庸》【16】言行相顾的两个体会

华杉2009  · 简书  ·  · 2017-12-05 07:00

正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夫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糙糙尔!】

求,是要求期望。先施,是先加于人。庸,是平常。行,是践行。糙糙,是笃实的样子。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四,我都一条也没做到啊!

我希望我儿子怎么对我,我就应该做到怎样去对待我的父亲,这我没做到。比如我希望儿子孝敬我,但是我对父亲又有多孝敬呢?

我希望我的下级怎么对我,我就应该怎样去对我的上级,这我没做到。比如我希望我的下级忠于我,但是我对自己的上级,或者对客户,又有没有做到不藏私心,不遗余力的尽忠呢?

我希望我的弟弟怎么对我,我就应该怎样去对我的哥哥,这我没做到。我希望弟弟应该对我恭敬顺从,但我对兄长又有没有恭敬顺从呢?

我希望我的朋友怎么对我,我就应该先怎样对待他,这我还是没做到。我希望朋友对我有信义,那我所施之于他的,是不是件件都出于信义呢?

这些孝悌忠信,都是最平常的道理,叫做“庸德”,对这些平常的道理,要笃实践行,不能把他当老生常谈的大道理,轻轻放过了。而平时的说话呢,要谨慎。知道自己没有做到的,要勉力去做。说话呢,始终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尽。这样言行相顾,言照顾行,不敢保证做到的,不要说出来;行照顾言,说过的,一定做到。如此君子风范,就是实在人。

言行相顾,我有两个体会,一是自己的言要照顾自己的行,要言行一致。但是,言行一致,完全一致,无过不及,是没法那么精确的,就像孔子说的“中庸不可能也。”要么是言过其实,要么是实过其言。那么,我把握的就是宁愿少说一点,留有余地。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和人约会,迟到了在路上,预计迟到十分钟。这时候我们打电话说“马上到!”这是忽悠,对方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每一分钟都在等;说“十分钟到!”诚实地把自己的预期说出来,似乎是言行一致吧?但是,一会儿交通可能出状况,你过了十二分钟才到,那么后两分钟别人又焦急了。我一般会说“十五分钟到!”这样对方心里预期十五分钟,我还可以“提前”五分钟到了。

但是多数人会说“马上到!”,说“十分钟到”的都很少,人们会说“几分钟”。

这就是言行相顾的庸德庸言。

这些是小事,到了大事呢,比如和客户洽谈。华与华是咨询公司,有的客户会问,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呀?我们的标准回答是:“不能保证,可能什么成效也没有。”

因为确实可能什么成效也没有,说不定还有副作用。这就是实际情况。别人在这里能成功,您不一定,各有各的情况和运气。所以对公司的经营使命,我也确立了一句话叫“让企业少走弯路。”不敢说“帮助企业成功。”成败各有各的命,我们只笃实做我们的事。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我定了三个不:“不骗人,不贪心,不夸大。”

言行相顾,就是名胜于实为耻,实胜于名为善。不怕被人低估,就怕被人高估。

对言行相顾的第二个体会呢,不是用自己说自己的言去顾自己的行,是用自己说别人的言去顾自己的行。道不远人,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人人都懂。什么时候最懂呢?就在我们批评别人的时候。朱熹说:“道不远人,凡己之所以责人者,皆道之所当然也,故反之以自责而自修尔。”

通常我们对别人的要求都是很伟大,很光荣,很正确的,我们常常在一起数说他人的不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