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DG资本
不只是VC,还有趣味和陪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DG资本  ·  i-Weekends | ... ·  昨天  
南极圈  ·  分享图片 ·  1 周前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中国信保成功完成承建中东电站项目出口卖方信贷 ... ·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DeepSeek对AI产业链影响 ·  2 天前  
游资研报  ·  DeepSeek的一些解读和思考:产业链的价 ... ·  3 天前  
游资研报  ·  DeepSeek的一些解读和思考:产业链的价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DG资本

在“后真相时代”,如何保持独立思考?

IDG资本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1-02-08 18:49

正文


IDG君写 在前面: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时代: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

马未都也曾提到:“一个新闻事件出来,不反转三次都不能表态。”谣言、误传、10万+、阴谋论、病毒营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寻找到准确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件事情。

“后真相”已经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它不仅反映了信息时代大众的隐痛,更体现在后疫情时代里,世界的趋势与行业的变革将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不管是企业决策者还是职场中的普通人,只有秉持独立思考,才能穿越这些迷局。


当下 许多 互联网式的语言,因为朗朗上口,正迅速流行开来,比如“认真你就输了”、“就这?”。这些话有一定幽默成分,但却无法保证对事情理解的准确性,让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普通人想要了解真相无疑是困难的,因为真相往往会经过无数次的加工拆解后,最后才会呈 现到我们面前 ,而我们在短时间内很难还原它本来的面目。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常识,做出比较粗糙的判断。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无能为力了,想要破解迷雾中的真相,就必须先了解真相是怎样运作的,然后用借助科学的方法抽丝剥茧,一步步把它从最隐秘的地方揪出来。
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学家史蒂文·诺韦拉,曾因主持播客节目《怀疑论者的宇宙指南》广受赞誉,同时他也是国际公认的科学教育家。史蒂文·诺韦拉和他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前沿科学领域,热衷于通过神经学来剖析我们的认知陷阱。
史蒂文·诺韦拉研究团队
他最新的著作《如何独立思考》,被结构生物学家叶胜和北大精神卫生学博士力荐。这本书从批判性思维的4类工具入手,详细剖析了30类逻辑谬误,告诉我们的大脑存在“设计缺陷”。还提供了一套科学思维工具箱,帮助我们看清认知陷阱,轻松辨别科学与伪科学,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虚假的真相是怎样一步步骗我们的?
《经济学人》曾有文章说,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相信地球是平的。来自谷歌趋势 ( Google Trends) 的数据表明,搜索“平面地球”的数量仅几年就翻了三倍多。尽管美国宇航局利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和空间图像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但这部分人却固执地认为美国宇航局是在撒谎。
一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制作了一枚火箭,想证明地球是平的
而在信息爆炸,虚假信息飞传的今天,当各种观点五花八门堆在眼前时,我们根本无法去分辨,甚至都不确定那些所谓权威学者的话究竟是不是他们自己说的。
这样的困境不止来自于时代,更来自于我们自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曾说过: “知识的最大敌人并不是无知,而是自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幻觉。”
史蒂文·诺韦拉也表示,尽管在信息时代,科学和媒体本身很难调和,但真正做出错误判断的,却是我们自己。
他提到了邓宁·克鲁格效应,这是心理学家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1999)和贾斯廷·克鲁格( Justin Kruger)做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结论就是越无知的人,越“迷之自信”。
很多人不愿意认识和接受自己的平庸。而知识和技能比较低的人,反而容易固执己见。 就算是自己的理解跟现实产生了偏差,他们也很难相信自己的判断出了错误,而且还会对那些提醒他们的人保持怀疑的态度。
正如刘慈欣在《三体》里说的: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如果说“迷之自信”属于心理欺骗,那么在我们的头脑中还有一种机制,对我们进行心理欺骗, 这就是神经心理局限性对我们造成的认知干扰。
《如何独立思考》告诉我们, 知觉、记忆和观念本质上是人们自我构建的,并且不那么可靠。 它们来源于人们对事物的预期,还受到文化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是心理作用的产物。
人的记忆真的靠谱吗? 你肯定会有这样的瞬间:这个地方我明明来过,或者刚刚发生的事情以前经历过。其实这些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而是你融合不同的记忆细节,将它们混在一起,或者干脆把两个截然不同的记忆片段合二为一。 这就是神经系统的欺骗。
不管邓宁·克鲁格效应,还是神经系统的欺骗,都很容易让我们走向搅乱我们的认知,成为信息洪流刀俎下的鱼肉。


用“科学怀疑论”重构自己的认知系统
《如何独立思考》建议我们掌握“科学怀疑论”,用它去穿越层层迷雾和探索真相,而它有四大工具。
第一类是工具是“神经心理局限性” (neuropsychological humility),包括导致大脑功能受限或出错的各种可能。大脑是我们探索和理解外部世界最重要的器官,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第二类工具是“元认知” (metacognition),也就是“对思考本身的思考”。有时候。你的大脑里会有几种声音,他们在互相辩论、彼此交锋,而你自己就是这场辩论赛的裁判,观看着这场争斗,最会判定哪位选手获胜。元认知就是让你夺回大脑控制权,所以你需要建立最底层的批判能力,让自己的思维不被劫持。
第三类工具是要了解科学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正因为这个世界离不开运行规则或自然法则,所以我们必须相信它是可知的。要想凭实证认识这个世界,唯一正确的方式就是遵循这条自然主义的假设。我们不能怀疑一切,要相信科学。
第四类工具是重新审视历史上的伪科学与欺骗行为, 这是抵御伪科学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为此,我们要让伪科学的本质大白于天下,并告诉人们如何分辨两者。说白了,我们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就是鉴别伪科学。只要找到大量的案例,就可以知道人们是如何形成并坚持错误观念的。
真相从来都是是复杂的,它可以被操纵和扭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