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对于美团点评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
一年前,美团点评刚刚合并,团购市场烽烟不再,而外卖补贴大战则鏖战正酣。
一年后,美团点评在团购市场已一家独大,外卖格局也日渐清晰。
在这一年,美团点评完成了双方团队的整合,却遇到了市场大环境的新变化——整个互联网市场的红利正在消失,美团掌门人王兴更是提出了「中国互联网已进入下半场」的观点。
无论是到店团购,还是美团如今的重头业务外卖,都不能忽视一个人——美团点评餐饮平台总裁、外卖业务负责人王慧文。
近日,王兴与业内多位大佬的谈话语录在朋友圈广为流传。从校内网到百团大战,再到今天的美团外卖,王慧文一直与王兴一同打拼天下。被王兴语录一次次刷屏之后,我们不妨来看看王慧文的方法论。
2016年12月3日,美团点评餐饮平台总裁王慧文出席WeMedia自媒体年会,向出席年会的全体嘉宾、自媒体人们分享了传统行业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专访环节回应了美团点评一年来的多起传闻。
宏观形势决定了企业的生死
与众多演讲嘉宾不同,王慧文的演讲不用PPT,他坦言PPT的形式会限制他的演讲思路。在演讲内容上,王慧文也没有从美团点评目前的实际业务出发,而是选择了从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大背景切入,始终聚焦在宏观经济上。
王慧文这样解释关注宏观形势的原因:
2013年一整年我特别痛苦,那年我35岁,感觉自己一事无成。而我们业界的那些祖师爷,比尔·盖茨、乔布斯,在35岁已经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使命。我后来发现,是我的思考方式出现了问题,我忽略了思考问题的权重。
在高权重要素面前,低权重要素的改变是无用的。显然,宏观事物是高权重要素,微观事物是低权重要素。
在王慧文看来,个人、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基本的客观环境与变化的宏观趋势面前,显得十分渺小与无力。企业家在强调个人努力、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总结、分析、顺应时代潮流。
下半场——市场红利期已结束
今年下半年,美团点评CEO王兴「中国互联网已进入下半场」的概念频现报端。而王慧文在演讲中则抛出了这样的观点:进入下半场的不仅仅是中国互联网,整个中国经济、世界经济都在步入下半场,绝大多数企业的市场红利期已经结束。
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其实早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在经过早期野蛮粗暴的发展模式后,中国经济的市场纵深红利、人口红利、消费红利已经逐渐消失。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驱动的时代也已经过去,在未来,领导力驱动与创新驱动的企业发展模式将成为主导。
市场红利的存在给了企业飞速发展的机会,但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多问题。这些借助市场红利发展的企业增长模式粗放,效率低下。外界只关注到了这些明星企业的增长速度,却忽视了它们的增长质量。
未来——专注提高效率的To B企业
为了研究中美科技公司差异,王慧文曾将两国主流科技公司列在同一张白纸上。中国的科技巨头主要是BAT,美国的巨头则是Apple、Google、Microsoft等。但在这些巨头公司之下,中国的「准巨头」公司却为数不多。而在美国,顶尖科技公司之下,存在着为数不少的的「准巨头」公司;它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To B业务为主。
为什么中国没能诞生出大量的To B公司?王慧文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直到后来遇到高人点化,方才顿悟。
To B公司的本质在于,提供解决方案——为其它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在市场红利巨大、发展模式粗放的时代,企业不需要这种第三方公司提供解决方案。只有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过去,企业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候,To B公司的价值才会显现。
当中国互联网、经济进入下半场,市场红利逐渐消失,而领导力驱动红利、创新驱动红利与效率工具红利的时代却才刚刚开始。王慧文坚信,只有率先拥抱新增长模式的公司,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
同时,王慧文表示,美团点评过去做O2O,主要以To C业务为主。而在未来,美团点评会增加To B的服务内容,提升整个产业的服务效率。
首谈拒绝合并原因——1+1不一定大于2
2016年8月1日,滴滴、Uber中国合并,将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合并大潮推向巅峰。此后,多家媒体爆料新美大将与百度糯米、外卖业务合并。尽管当事双方多次矢口否认,但大家却早已熟悉了「狼来了」的套路。
也许时间才是最好的答案,新美大与百度O2O业务合并的传闻在9月甚嚣尘上,却在之后逐渐冷寂。当Bianews询问其中种种传闻的细节时,王慧文给出了最直截了当的答复:
纯属传闻。没有谈判,没有沟通,什么都没有。
在王慧文看来,很多媒体、投资人甚至企业从业者都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合并即能一家独大,解决一切问题。但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通过合并走向巅峰,合并之前应仔细审视这个行业能否通过「规模效应」解决问题。
王慧文这样看待「规模效应」:不同的互联网产品,其业务规模效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产品拥有很强的规模效应,如微信,其最大的优势即是甫一面世,便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微信的用户规模越大,其对用户的吸引力也越强,规模效应呈现指数相关,这即是「强规模效应」的体现。
比「强规模效应」弱一些的是「线性规模效应」,例如淘宝、京东等,规模效应呈现线性相关,合并会带来一定利好,但利好有限。除此之外,一些产品存在还存在「弱规模效应」和「反规模效应」的情况,诸如在线视频领域的一些产品,盲目追求合并只会带来负影响。
王慧文总结,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合并是「1+1>2」,线性规模效应的产品合并是「1+1=2」,弱规模效应的产品合并是「1
然而,强规模效应产品最终走向合并的其实并不多见,这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大多能依靠自身优势碾压对手,没有合并的必要。真正有合并需求的是线性规模效应的产品,当年美团与点评合并即是线性规模效应,而且存在很强的互补性。美团强势的酒店、旅游、电影、外卖等业务与点评强势的婚庆、信息等业务能够实现互补,是一次很成功的合并。
然而,延伸到今日的外卖领域,王慧文表示,这依然是一片「弱规模效应」适用的市场。美团点评没有合并竞争对手的想法,未来还会继续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