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差异化的运营策略,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共享单车行业很难做到真正的细化和分工,而恰恰正是这种细化和分工才是后入局者弯道超车的机会所在。
文/李晓光 亿欧专栏作者
2016年,共享单车风声乍起,资本的疯狂涌入让整个行业成为了充满梦想与奇迹的魔幻之地;2017年,潮水褪去,资本也变得愈发理性,死亡似乎注定要成为大多数玩家的宿命。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摩拜和ofo究竟谁能笑傲群雄之际,刚刚和永安行参股公司低碳科技完成合并的哈罗单车又传出新一轮融资的消息。
12月4日上午,哈罗单车宣布已经完成3.5亿美元的D1轮融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威马汽车、成为资本、富士达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
上市公司永安行发布的公告也证实了这一点。根据公告显示,永安行参股公司低碳科技与上市公司、上海云鑫、上海龄稷及其他投资人签署了《增资协议》,约定上海云鑫、上海龄稷及其他除上市公司外的投资人共同对低碳科技增资人民币23.0414亿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亿欧采访时表示,哈罗单车此次的融资也说明在摩拜和ofo两巨头的围攻之下,二三梯队玩家仍可以通过差异化的运营方式来获得生存空间。
共享单车行业也会有细化和分工?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总会有细化和分工。这一点似乎很容易从已经趋于完善和成熟的行业中得到证实。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例,即便阿里、京东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也依旧阻挡不了唯品会、蘑菇街等电商平台从中分取一杯羹。
从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成长起来的网约车行业也呈现出这样的状况。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之后 ,滴滴占据了国内网约车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但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网约车平台依靠差异化的专车服务迅速在商务用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根据《极光大数据2017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季度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在用车服务领域,滴滴出行以11.3%的APP渗透率位列榜首,神州专车以1.16%位列第二,而无论神州专车、首汽约车还是曹操专车等环比均有大幅增长。
这不禁也让人在共享单车领域产生联想,在摩拜和ofo占据95%的市场份额之后,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玩家是否也能通过分工和细化的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实际上,从细化和分工的方向上无非分为两种:即垂直使用场景和垂直使用人群。神州专车、首汽约车在滴滴一家独大的情况下之所以还能逆流而上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商务人士这个巨大的垂直使用人群。
客单价相对较低的共享单车则很难像网约车那样分出面向不同使用人群的快车、优享以及专车服务,这种模式上的先天不足也就决定了要想从垂直使用人群下手注定很难有所突破。
而共享单车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上下班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这也就成为了共享单车最大的使用场景,也是撑起摩拜和ofo数十亿美元估值的关键所在。
共享单车发展至今,自然也有不少企业想把单车的使用场景不断外延。或在景区、或在学校等具体场景区域,以签订协议的形式获得排他性的投放机会,精细化运营,建立品牌的生存空间。
但一方面,这种排他性的投放机会究竟最终能否在全国走得通尚待存疑,另一方面,这种封闭的使用空间能在多大程度上使企业获得自我造血的能力似乎也只有局中人才知晓。
“雷同的差异化”并不是制胜之道
无论是从垂直人群还是垂直场景入手,都很容易陷入死胡同。但二三梯队的玩家们似乎并不愿意承认他们只是摩拜和ofo的翻版。避开巨头,下沉三、四线市场以及打造特色差异的产品成为了这些玩家实现绝地逆袭的重要手段。
小鸣单车前CEO陈宇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摩拜、ofo的融资金额是小鸣单车的数倍,别人做A,你也做A,肯定是死路一条。因此,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初步试探之后,小鸣单车迅速转向二三城市。
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COO韩美常说的一句话是:最开始,我们确实没有拿到一手好牌,所以哈罗单车要“农村包围城市”。从成立之初,哈罗单车就把目光瞄向了二三线城市。
但这似乎并不是拯救二三梯队玩家们的灵丹妙药。一方面,二三线城市使用场景受限;另一方面摩拜和ofo下沉之后,这种差异化的方式也变得日趋雷同。
在某种程度上,小鸣单车风波不断,哈罗单车与低碳科技的合并也似乎证明二三线城市这个玩家们寄以厚望的“蓝海市场”注定充满荆棘与坎坷。
而在产品的特色和差异化方面,酷骑单车和小蓝单车都曾试图探索出一条路来,但却均已失败而告终。
2017年6月8日,酷骑方面推出的“黄金单车”瞬间刷爆了网络。除了极具吸睛的颜色外,这款黄金单车还配备了充电设施、智能升降座椅、智能语音锁等功能。
这种极具差异化的产品策略给酷骑单车带来极大的关注度,可在“媒体社会”,最稀缺的注意力恰恰也正是最脆弱的,当另一个热点诞生之后,这种脆弱的注意力就会迅速转移,最终被逐渐淡忘。
黄金单车推出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酷骑就走向了没落,那个曾雄心万丈要创办“改变中国、影响世界”伟大公司的高唯伟现在也只想做个与世无争的普通人。
而一直以来,用户口碑相当不错的小蓝单车曾被视为最有可能成为摩拜和ofo之外的第三极。自小蓝单车创立之初,李刚就把单车的质量和用户体验会在竞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为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李刚不惜重金打磨产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表示,仅小蓝单车铝合金车架的成本就在1000-2000人民币之间。这完全可以覆盖摩拜和ofo一辆单车的成本,可拥有2000万用户的小蓝单车最终还是没有逃过死亡的宿命 。
看似差异化的运营策略,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共享单车行业很难做到真正的细化和分工,而恰恰正是这种细化和分工才是后入局者弯道超车的机会所在。
《从0到1》一书中曾说过每个失败者都运用被普遍认可的观念来描述自己的璀璨未来,但是伟大企业是构筑在秘密之上,这是它们取得成功的独特原因,而别人对些却一无所知。这或许是对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玩家最好的忠告。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