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科创板上市Biotech公司百利天恒-U(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及2023年年报。
在连续亏损3年后,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一举实现扭亏为盈,并且业绩数据达到了逆天级别:净利润超50亿元。
对于绝大部分历史不长的中国Biotech企业来说,
50亿元净利润
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是这家位于西南一隅的创新药企业,凭借一项大额的对外授权交易,直接单笔收入就做到了。
在2023年底,百利天恒以一笔石破惊天的大额交易,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焦点。
12月12日,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就BL-B01D1项目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后者支付8亿美元预付款,5亿美元近期或有付款,以及71亿美元里程碑金额,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
这笔交易,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的最高纪录,创造了历史。
BL-B01D1是一款可同时靶向EGFR和HER3的双抗ADC药物,在多个上皮肿瘤适应症中均表现出疗效信号,适应症比较广泛。
同时,全球范围内尚无双抗ADC获批上市,BL-B01D1有望成为具有潜在突破性疗效的first-in-class药物(首创药物),未来市场前景很宽广。
根据公司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公布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BL-B01D1在经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患者中,表现出具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活性。
外界难以准确捕捉BMS如此大手笔引进该款药物的动机,但是对于账上只有4亿多现金(2023年3季度数据)的百利天恒来说,这笔交易是逆天改命级别的。
在百利天恒刚刚登陆科创板的时候,市场对其并不看好。
主要的原因,是管线都过于另类了。
比如,百利天恒研发管线中有3个四抗,分别为CD3×4-1BB×PD-L1×CD19四抗GNC-038、CD3×4-1BB×PD-L1×EGFRvIII四抗GNC-039、CD3×4-1BB×PD-L1×ROR1四抗GNC-035,目前均已进入临床I期阶段。
在全世界范围内,进入临床研究的四抗药物,有且仅有百利天恒的这几款。
同时,百利天恒的家底并不富裕,能否支撑如此之多的管线推进临床研究,也是市场担心的问题之一。
百利天恒在2021年-2023年连续3年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亏损1亿元、2.82亿元、7.8亿元。
同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逐年增加,2021年-2023年分别为34.97%、53.32%、132.81%。
在这次破纪录的BD交易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百利天恒可能都不需要为钱而发愁了。
如果这笔BD交易的后续里程碑顺利推进的话,考虑到超过80亿美元的总交易金额,百利天恒可能一举跻身国内最有钱的药企之一。
在2024年的新年致辞中,百利天恒创始人雄心勃勃地表示:“
百利天恒开始以强者的姿态参与强者的竞争
。”
事实上,在有了足够的资金之后,百利天恒确实在高举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