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本公号依托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十层次项目、文科“双重”工程项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已有的“3C”数据优势,旨在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进行全景式、结构性和历史性的多维呈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话语权。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数迹」C刊公号热文——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和语言学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6-06 10:44

正文

公众号热文标题高频关键词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深度融合,是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要求。微信公众平台的蓬勃发展为学术期刊扩展内容传播渠道,推动学术成果应用转化,提升学术期刊显示度与影响力提供了新路径。

本次调研以CSSCI(2023—2024)(含扩展版)收录的31种中国文学来源期刊、8种外国文学来源期刊和40种语言学来源期刊为样本,通过公开渠道全面采集了2024年第一季度期刊相关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数据,并从公号简况、总体表现和本刊论文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供各位刊界同仁参考。


一、公号简况




调研发现,有1种中国文学来源期刊在2024年第一季度变更微信公众号,外国文学来源期刊和语言学来源期刊在2024年第一季度并未新开通或变更微信公众号,开通率分别为87%、88%和85% 1

本次调研对27种中国文学、7种外国文学来源期刊和28种语言学来源期刊的相关微信公众号进行统计研究,包括60个期刊和期刊社独立微信公众号以及2个推文主要围绕期刊相关信息的主办单位公众号 2

2024年第一季度,在计入统计的62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1种外国文学期刊和4种语言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未推送图文信息。




二、总体表现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文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569篇图文,累计阅读人次为101.11万余次,平均每篇图文阅读人次为1700余次 3

中国文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要数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文学

注:阅读人次、在看人次和点赞人次达到1000保留至百位数,下同。

2024年第一季度,外国文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89篇图文,累计阅读人次为13.41万余次,平均每篇图文阅读人次为1500余次。

外国文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要数据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外国文学

2024年第一季度,语言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288篇图文,累计阅读人次为45.31万余次,平均每篇图文阅读人次为1500余次。

语言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要数据情况如表3所示:

表3语言学

从推文类型来看,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的图文内容主要包括本刊论文、非本刊文章、目录摘要、栏目专辑和其他类型五个类型。

2024年第一季度,在计入统计的27种中国文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24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本刊论文349篇次,占全部中国文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图文的61%,累计阅读人次为52.72万余次 4 。24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50篇次目录摘要,累计阅读人次为22.16万余次。

中国文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和目录摘要的数据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中国文学

注:累计阅读人次和篇均阅读人次达到1000保留至百位数,下同。

2024年第一季度,在计入统计的6种外国文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6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本刊论文57篇次,占全部外国文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图文的64%,累计阅读人次为4.93万余次。6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12篇次目录摘要,累计阅读人次为4.40万余次。

外国文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和目录摘要的数据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外国文学

2024年第一季度,在计入统计的24种语言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17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本刊论文163篇次,占全部语言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图文的57%,累计阅读人次为16.11万余次。22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46篇次目录摘要,累计阅读人次为9.31万余次。

语言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和目录摘要的数据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语言学




三、本刊论文




1.论文篇次

在中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推送本刊论文30篇次及以上的为《当代作家评论》期刊公众号,其推送本刊论文篇次为38篇次,有8种期刊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在10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文学


●30篇次及以上:当代作家评论

●10—29篇次:扬子江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文艺论坛、小说评论、中国文学批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南方文坛、文艺理论与批评、红楼梦学刊、文学评论、当代文坛、文学遗产、长江学术、上海文化

在外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推送本刊论文篇次10篇次及以上的为《俄罗斯文艺》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公众号,其推送本刊论文分别为18篇次和15篇次,有4种期刊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在10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外国文学


●10篇次及以上:俄罗斯文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在语言学期刊公众号中,推送本刊论文20篇次及以上的为《当代外语研究》和《现代外语》期刊公众号,其推送本刊论文分别为24篇次和23篇次,有11种期刊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在10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语言学


●20篇次及以上:当代外语研究、现代外语

●10—19篇次: 语言战略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

2.论文累计阅读人次

在中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5万及以上的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5.83万余次,有11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在1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中国文学


●累计阅读人次5万及以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累计阅读人次1万—5万(不含):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中国文学批评、南方文坛、当代文坛、扬子江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红楼梦学刊、小说评论

在外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1万及以上的为《外国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评论》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别为1.28万余次和1.21万余次,有4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在1万次以下。

在语言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4万及以上的为《语言战略研究》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4.60万余次,有13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在1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语言学

●累计阅读人次4万及以上:语言战略研究

●累计阅读人次1万—4万(不含):现代外语、当代外语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

3.论文篇均阅读人次

在中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有18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1000次以上。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注:以上列出篇均阅读人次达到1000的期刊微信公众号,数字保留至百位数,下同。

在外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有4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1000次以上。具体情况如表8所示:

表8

在语言学期刊公众号中,有5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1000次以上。具体情况如表9所示:

表9

4.最热论文

在上述24种中国文学期刊、6种外国文学期刊和17种语言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本刊论文中,有204篇次中国文学期刊论文、19篇次外国文学期刊论文和49篇次语言学期刊论文获得了较高的阅读人次(以下统称“热文”),在各学科本刊论文中占比分别为58%、33%和30%。

这些热文标题的高频词如图6所示。

图6


●词频20及以上:中国

●词频10—19:文学、历史、写作、语言、鲁迅、文化、东北、文学研究、小说、文坛、作家、红楼梦、当代文学

●词频5—9:书写、叙事、诗歌、思想、外语、时代、中文、长篇小说、中心、实践、发展、学习、传统、钱理群、理论、想象、世界、文学史、生活、话语、创作、思考、作者、现代文学、手稿、探索、教学、日语、教育、方法、路径、网络、语文、阅读、莫言、文明、时间、文体、文本

从单篇热文阅读人次来看,中国文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阅读人次最高的热文为 辛鸣的《共同富裕的中国逻辑》 ,阅读人次为7600余次,由 《中国文学批评》 期刊公众号推送;外国文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阅读人次最高的热文为 黄荭 等的《“我写作不求‘再现现实’,而要追寻现实”:安妮·埃尔诺访谈录》 ,阅读人次为2800余次,由 《外国文学研究》 期刊公众号推送;语言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阅读人次最高的热文为 文兵的《德语Recht的翻译:汉语哲学面对的一个具体困境》 ,阅读人次为7100余次,由 《语言战略研究》 期刊公众号推送。

从推送热文篇次来看,中国文学期刊中推送热文篇次最多的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期刊公众号,推送热文篇次为23篇次;外国文学期刊中推送热文篇次最多的为 《外国文学研究》 期刊公众号,其推送的本刊论文均为热文,共计8篇次;语言学期刊中推送热文篇次最多的为 《语言战略研究》 期刊公众号,推送热文篇次为12篇次。

热文篇次在2篇及以上的第一作者有19位,其中热文篇次3篇次的为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赵刚(福建师范大学)

在272篇次热文中,阅读人次达到4000的19篇热文如表10所示:

表10

注:按照热文累计阅读人次排列,阅读人次保留至百位数。


(以下共142篇热文,每刊至多列入五篇热文,分学科依次按照期刊名称音序和单篇热文阅读人次排列,点击篇名可直达“原文阅读”)



中国文学

长江学术

◆谢晓明 | 网络社群新兴语气词 “惹” 的多维考察

当代文坛

◆甘露 | 世界文学视野下的当代写作: 创意写作 在法国的发展管窥

◆徐则臣 | 我的 短篇写作

◆王尧 |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去熟悉化” 的若干思考

◆吴晓东 | 无法终结的20世纪——重估 米兰·昆德拉 的历史遗产

◆宋遂良  等 | 重回现场:生命因文学而常青—— 宋遂良 教授访谈录

当代作家评论

◆谢有顺 |  谈谈 “新南方文学” 的文化地理

◆于树军 | 被遮蔽的日常书写与地方色彩——以“十七年” 中短篇合作化小说 为例

◆杨丹丹 | “新东北文学” 的东北问题、写作传统和新东北故事

◆周景雷 | 新东北文学 要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寻找坐标——以老藤的长篇小说创作为中心

◆郜元宝 | 《人到中年》 简评

汉语言文学研究

◆解志熙 | 失而复得的杰作——师陀小说 《争斗》 的发现

红楼梦学刊

◆叶楚炎 | 王夫人与赵姨娘:《红楼梦》中的 妻妾对立 及其叙事功能

◆陈维昭 | 论 《红楼梦》 “整本书阅读”的学理依据

◆詹丹 | 论 大观园 与江南文化

◆顾春芳 | 《红楼梦》的 “情至” 思想 及互文阐释

◆张玲莉 | 叶圣陶 与《红楼梦》

鲁迅研究月刊

◆张全之 | 一位黄埔“入伍生”对 鲁迅 的批评——鲁迅在黄埔军校演讲后的反响

◆刘润涛 | 鲁迅 《奔月》 考论

◆吕周聚 | 论 鲁迅 笔下的阴间“异托邦”

◆郜元宝 | 再说 《墓碣文》 “外典”与“今典”——释“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高旭东 | 鲁迅 笔下“并不熟识的青年”是谁?

南方文坛

◆李静 | “赛先生也成了赛同志”—— 当代文学 的科学叙事及其思想内涵

◆莫言 | 门外说

◆王尧 | 重读“文学家” 莫言 或文学世界中的小说与戏剧

◆南帆 等 | “经典重释与文化传承” 学术论坛纪要

◆鲁太光 | 编辑部来了个年轻人—— 李静 小记

上海文化

◆刘旭光 | “民族文艺” 理论话语的内涵探析

文学评论

◆程光炜 | “选题”对于 当代文学研究 的意义——当代文学四题

◆陈泳超 | 江南五圣 叙事的身份类型与文本策略

◆仲济强 | 与怨鬼对坐: 《起死》 与鲁迅的晚期风格

◆谢文君 | 舟游与神游: 江户时代 的拟赤壁游和赤壁会

◆左汉林 | 杜甫 行踪遗迹考察与杜诗学研究

文学遗产

◆朱佳艺 | 民间叙事如何影响 古代小说 文体

◆吴怀东 | 杜甫 《天狗赋》 “献赋”性质考论

◆于浩 | 海昏侯墓 《诗经》 简里的“序”和“传”有什么奥秘?

◆吴留营 | 清初 岭南诗派 的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

◆杨万里 | 金代 士大夫 的古物鉴藏实践、书写与文脉意识——以元好问为中心

文学与文化

◆陈洪 | 《封神演义》 神祇佛缘考论

◆张昊苏 | 《枣窗闲笔》涉 《红楼梦》 外证资料考实

文艺理论研究

◆朱浒 | 论 汉画像 历史故事的两种图像叙事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姚文放 | 文艺美学 的谱系赓续及其外力与内因

◆陈大康 | 概念 辨析的意义

文艺理论与批评

◆李公明 | “历史学”还是“图像学”?—— 历史图像学 的相关概念与跨学科研究方法论(上)

◆吴静 | 妇女、组织与乡村空间——20 世纪 40 年代陕甘宁边区的 “集体纺织” 图像

◆邱焕星 | 《祝福》 :文明的等级、偏至与新宗

◆桂思涵 | 从“古风”到“国风”:网络时代女性 国族 想象的新变

◆熊权 | “劣”在何处,“劣”从何来?——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的劣绅形象及问题

文艺争鸣

◆丁帆 | 底层与人性书写的 悲剧审美悖论 底层与人性书写的悲剧审美悖论

◆王晴飞 | 文学研究 中的“文学性”及其不满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性”及其不满

◆陶东风 | 重审文化研究中的“ 西方话语与中国问题” 重审文化研究中的“西方话语与中国问题”

◆陈思和 | 知识分子 的两个标准知识分子的两个标准

◆钱理群 | 谈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的三代学人

现代中文学刊

◆李云雷 | 作为思想方法的 “中国式现代化” :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思考

◆段从学 | “边地中国”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周保欣 | “地方性起源”与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的问题意识

◆吴舒洁 | 革命文学 的“科学”与中国的“现代生活”

小说评论

◆徐则臣 | 电脑时代 的手写者

◆李洱 | 小说 即是对话

◆陈彦 | 人人都有另外 “半棵树” 需要寻找

◆项静 | 《活着》 的读者接受与当代中国的情感结构

◆曾攀 | 时代的喻象及其精神样本——论乔叶长篇小说 《宝水》 兼谈新乡土叙事

新文学史料

◆李文子 | 1984年,在法大的 海子

◆王端阳 | 王林 与孙犁

◆朱正 | 鲁迅 读梁启超

扬子江文学评论

◆丁帆 等 | 科技文明的时代, 传统文学 何为?

◆杨扬 |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 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

◆洪子诚 | 1960年代的 “戏剧中心” 问题

◆季进 | 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 跨文化伦理

◆贺仲明 | 时代之症与突破之机——论当前 青年作家 的技术化倾向

中国比较文学

◆杨慧林 | 在 “道” 与“逻各斯”的“相参”之后

◆陈思和 | 严绍璗 先生对复旦大学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刘耘华 | 比较文学方法论探索与建构的杰出典范—— 严绍璗 先生的日本古代文学发生学研究

◆张西平 | 中西文化融通的新形式—— 罗明坚 中文诗歌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李玲 |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主潮

◆刘勇 等 | 从曹禺的 《雷雨》 到莫言的《鳄鱼》——中国现当代作家对命运的根本思考

◆孟繁华 | 前现代的趣味、想象和遗风流韵——关于 “慢的美学” 一个文学史视角的札记

◆惠雁冰 | 肖洛霍夫的中国旅行—— 《创业史》 中“有意味的内容”的缘起与重构

◆张洁宇 | 作为方法的 文学史 :如何重写?怎样教学?——从钱理群教授的文学史研究与教学谈起

中国文学批评

◆辛鸣 | 共同富裕 的中国逻辑

◆龙登高 等 | 十四至十九世纪 家产继承制 的中西比较

◆张郁乎 | “味”与 中国传统诗歌 批评

◆戴文静 | “味”与“Taste”的中西互释研究——以 《文心雕龙》 为中心

◆谢有顺 | 文体 也是作家思想的呈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王德威 | “立意在反抗, 指归在动作”——作为通关密码的“ 钱理群

◆邢程 | “他者”的位置——关于1927年夏天 鲁迅 的一个文本群

◆钱理群 | 我的 现代文学史研究 与学人研究——在“钱理群学术思想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黄乔生 | 鲁迅 与陈师曾——从鲁迅《朝花夕拾》缺写第十一篇说起

◆姜涛 | 战争情境下“历史”和“人”的双向打开—— 钱理群 与1940年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向”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

◆张猛 | “俄罗斯爱欲”与爱普施坦新著 《爱欲:爱与性之间》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陈雷 | 《坎特伯雷故事》 “总引”中的社会全景再现

◆佟玉华 | 《嘉莉妹妹》 与诸众:哈特与奈格里的情动劳动理论批判

◆张政硕 | 异域的书写: 古米廖夫 的非洲主题诗歌与阿克梅主义

◆陆建德 | 二战硝烟下的中英文化交流——1944年 陈西滢 的两次剑桥之行

外国文学评论

◆包慧怡 | 定位自身:古英语 《东方奇谭》 手稿中的东方想象与怪物生成

◆冯伟 | 遗产再利用:非剧场历史空间中的 贝克特女性题材戏剧

◆王中忱 | 小说体的“茅盾论”与冷战状况下 新“世界文学”的探索:以堀田善卫 《齿轮》 为线索

◆樊星 | “混血儿的面孔”:亚马多 《奇迹之篷》 中的混血文化书写

◆程弋洋 | “纯正西班牙式的我”: 乌纳穆诺 的巴斯克民族观

外国文学研究

◆黄荭 等 | “我写作不求‘再现现实’,而要追寻现实”: 安妮·埃尔诺 访谈录

◆Tatjana Jukić | Tragic Realism

◆Shaytanov | 人类创造的诗歌反思: 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中的反思缪斯

◆罗良功 | 跨艺术诗歌研究 的中国理论建构与实践

◆Svend Larsen | A Realism of Conflicting Ontologies

语言学

当代外语研究

◆黄国文 | 八年耕耘圆新梦

◆张荔 | 融入 课程思政 的混合式学术英语写作教学设计及评价

◆仲伟合  等 | 粤港澳大湾区 语言服务产业: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

◆杨枫 | 外语教育学 的名与实

◆战双鹃 等 | 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高校 外语课程 学习焦虑研究

汉语学报

◆姚双云 | “行为本位”与 口语语法 研究

◆吴福祥 | 也谈 语境 吸收

日语学习与研究

◆王升远 等 | 问题意识、对话意识与时代感觉—— 日语语言 与日语教育研究的观念迭代与方法更新

◆渡边浩 等 | 福泽谕吉 《劝学篇》 首章与明治革命

◆王志松 | “文”与 日本现代文学史 书写之维度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戴曼纯 | 数字时代 的语言生活及其研究

◆司富珍 | 语言与 人脑科学研究 中的“伽利略谜题”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许家金 等 | 大语言模型 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

◆杨华 等 | 大学生 中华文化传播能力 的发展变化个案研究

外语界

◆何莲珍 | 服务高教强国建设,重构大学 外语课程体系

外语学刊

◆任伟 等 | 微信朋友圈 自夸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

外语研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