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牌观察报
专业品牌经理人的首席优质读本!专注品牌资讯,聚焦品牌案例、故事,解读品牌人物、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江阴  ·  不要买!不要买!内含违禁成分! ·  17 小时前  
最江阴  ·  不要买!不要买!内含违禁成分! ·  17 小时前  
烂板套利  ·  国产AI算力数据中心全景解析 ·  2 天前  
烂板套利  ·  国产AI算力数据中心全景解析 ·  2 天前  
新华网财经  ·  华为,尊界最新消息 ·  3 天前  
新华网财经  ·  华为,尊界最新消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牌观察报

东鹏特饮成糖分刺客,打工人还喝吗?

品牌观察报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0-17 15:2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东鹏特饮含糖量高的测评结果,引发消费者关注。东鹏特饮的含糖量超出每日游离糖摄入量建议的上限,并且其糖分摄入超过最高“警戒线”。对此,东鹏特饮回应称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价和批准。文章还提到了东鹏饮料多元化的发展,推出了电解质饮料、椰汁等产品,并尝试推出无糖饮料应对消费者的控糖趋势。然而,东鹏饮料对东鹏特饮的依赖度较高,且面临无糖业务起步较晚的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东鹏特饮含糖量高引发关注

媒体测评显示,东鹏特饮含糖量超出每日建议摄入量和最高“警戒线”,引发消费者讨论。

关键观点2: 东鹏特饮回应含糖量问题

东鹏特饮回应称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价和批准,同时建议消费者每日一瓶。

关键观点3: 消费者需特别注意含糖量“警戒线”

营养专家建议消费者需注意饮料的含糖量,而东鹏特饮的含糖量超出了这一建议的上限,消费者需特别注意。

关键观点4: 东鹏饮料多元化发展

东鹏饮料推出电解质饮料、椰汁等产品,并尝试推出无糖饮料应对市场趋势。

关键观点5: 东鹏饮料高度依赖东鹏特饮

数据显示,东鹏特饮仍是东鹏饮料的主要收入来源,占营收近九成。

关键观点6: 无糖饮料趋势挑战东鹏饮料

随着消费者对无糖饮料的需求增加,东鹏饮料面临挑战,需加快无糖业务的拓展。


正文


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 《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响马 来源 | 新消费101


一个自律型健身人的一天是怎样的?

一次夜跑结束后,四川网友“不想”买了一瓶东鹏特饮,喝了几口,直呼“后悔”。


在社交网络上,她给出的理由有两点,“一是忍受不了那种甜,二是一瓶喝下去,估计今晚也白跑了”。


消费者觉得东鹏特饮太甜,并非个例,对于这款功能饮料含糖的具体情况,近日也有媒体进行了测评。


据《消费者报道》称,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东鹏特饮、红牛、乐虎、魔爪、战马、力保健等12款功能饮料,检测结果显示,有8款饮料每瓶含糖量超出每日游离糖摄入量建议的上限 (25g) ,其中,东鹏特饮每瓶 (500ml) 含糖量最高,达66.5g,超出了最高“警戒线” (50g)


《消费者报道》直指,以每颗方糖4.54g计算,喝一瓶500ml东鹏特饮相当于摄入14.6颗方糖。换言之,东鹏特饮堪称真正的“糖分刺客”。


这一测评令不少打工人破防,纷纷留言表示“真是没想到”“确实太甜了”“之前还真没注意”“以前越喝越爽,现在得谨慎选择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东鹏特饮的含糖量,从消费的角度出发,剖析产品逻辑及其隐患的时候到了。


打工人难以抗拒的甜

对12款功能饮料进行测评后,《消费者报道》发文时提到,“功能饮料的应用场景常与运动相关,添加糖不仅让口感更好,还能提供能量”。


仅就国内市场来说,功能饮料与运动相关的“绑定”不如国外强,换句话说,中国人喝功能饮料,很多时候与运动场景之外的提神、补能有关。


具体到东鹏特饮,它瞄准的消费者,并非运动员或者运动爱好者,主要是蓝领人群,这是它长期深耕的主要受众群体。


据媒体报道,切入功能饮料赛道之前,红牛已经是年销50亿元的巨头,东鹏还在主打菊花茶、冬瓜茶等饮品。


但是,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走访,东鹏特饮创始人林木勤看好功能饮料的市场潜力,也找到了主要受众群体:出租司机、货运司机、建筑工人、外卖小哥等蓝领人群,他们普遍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既需要提神醒脑,也需要补充体力。


“远川研究所”也提到,东鹏特饮业绩的腾飞,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与货车司机的强绑定。


在此背后,网络广泛流传着一个故事——林木勤只要开车路过高速服务区,必定会去翻垃圾桶,看看到底有多少东鹏特饮的空瓶子。


正因为找到了差异化的受众群体,叠加强劲的价格优势,及带有“防尘盖” (可以当烟灰缸) 的塑料瓶包装设计,东鹏特饮得以迅猛发展,成长速度之快让红牛都显得“失色”。


据东鹏特饮母公司“东鹏饮料”财报显示,2023年,东鹏特饮营业收入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26.48%;今年上半年,整个东鹏饮料实现营业收入78.73亿元,同比增长44.19%。


另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23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的销售量占比为43.02%,同比提升6.3个点,份额总和较红牛系整体高出12.2个点,连续第三年位居市场第一。


东鹏特饮营收和销量占比不断攀升,从侧面说明消费黏性较高,消费者难以抗拒,而高糖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



《消费者报道》测评结果显示,每瓶功能饮料折算成的方糖数,东鹏特饮为14.6颗,乐虎为9.4颗,战马7.2颗,红牛6.9颗,日加满1.2颗。用折算的方糖数对比,东鹏特饮是红牛的2.1倍。


添加糖“能提供能量”,东鹏特饮添加更多的糖,给需要补充体力的蓝领群体,正如一位网友在上述测评结果下留言称,“这糖分,也算是快速补充能量”。


补充能量,是蓝领群体的刚需,但摄入糖分过多,带来的隐患不容小觑。


图片来自淘宝


值得注意的“警戒线”

前文提到,东鹏特饮含糖量较高,超出了最高“警戒线”。


据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数据建议,我国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在25g以内,最高不要超过50g,而一瓶500ml东鹏特饮的含糖量比这一最高“警戒线”还高16.5g。


也就是说,你每天只要喝一瓶东鹏特饮,糖的摄入量便“超标”了。


饶有意味的是,东鹏特饮回复《消费者报道》称:“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价和批准,同时,我司产品标签中明确:建议每日一瓶。”


将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数据建议与东鹏特饮的回复结合起来看,显然,消费者需要特别注意含糖量“警戒线”。


只是,要注意到这条“警戒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在东鹏特饮这里,需要细心一点,也需要看得更多。


「新消费101」看到,在东鹏特饮官方微信公众号,不乏和货车司机、建筑工人、流水线工人等蓝领群体相关的内容。该公号还曾写道:“伴随着‘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品牌诉求,东鹏特饮一直致力于关注蓝领人群,用心探索消费者的兴趣与需求。”


但对于含糖量相关内容,这个公号鲜少涉及。


而在天猫“eastroc东鹏旗舰店”东鹏特饮产品详情页,“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保健食品专业认证”“科学配比能量满满”等都是页面顶端重点推介的内容。



至于含糖量相关内容,「新消费101」发现,出现在不那么显眼的“产品信息表”中,主要原料纳入了“白砂糖”,而在“营养成分表”中,也注明“每100ml含有碳水化合物11.3g”。


综合来看,东鹏特饮没有隐藏含糖量有关的信息和数据,但消费者购买前,仍需了解一些重要信息: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包含所有形式的可吸收糖类,无论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添加的,而在没有特别标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查看饮料包装上的营养成分来估算含糖量。


举个例子,某瓶饮料的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ml含有10g碳水化合物,却没有特别指出糖的含量,那么,可以认为这10g几乎全部是添加糖;如果同样的饮料,注明每100ml含有8g糖,那么,剩余的2g碳水化合物可能来自天然存在的糖或其他形式的碳水化合物。


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看明白饮料的营养成分表,进而了解含糖量,做出更加合理、对自身健康更有利的消费决策。


这是因为,白砂糖等添加糖也好,包含添加糖、天然糖的碳水化合物也罢,可为身体提供能量,但过多摄入,将对身体构成负面影响。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柳良仁团队完成、刊登在国际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糖摄入会增加18种内分泌疾病、10种心血管疾病、7种癌症以及10种其他疾病 (神经疾病、牙病、肝病和过敏等) 的发病风险。


此外,据《上海大众卫生报》报道,美国有研究发现,蓝领中的糖尿病患病率要高于白领人群,这是“缺乏健康素养”等原因所致。


这些研究说明,注意、警惕功能饮料的含糖量很有必要,正如媒体所言:“如果短时间内需要调动身体的状态,那么可以来一瓶功能饮料‘应急’,但毕竟是功能饮料,不要把它当作普通饮料来饮用,有需要的时候,依据个人身体情况‘适度适量’饮用。”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消费者看重含糖量。


亲邻科技上个月发布的《能量饮料社区声量调研报告》显示,购买能量饮料时看重的因素中,品牌受重视比例最高,达24.38%,紧随其后的,是含糖量 (配料表成分) 和功效、价格三大因素的受重视比例大致相当,均在16%上下。



千亿饮料王国的隐忧

当部分消费者关注到东鹏特饮的含糖量,作为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大关的饮料王国,东鹏饮料将目光投向更多业务,加速拓展新的产品线。


仅在2023年,东鹏饮料就推出了电解质饮料、椰汁、蜂蜜绿茶和无糖茶等多款产品。同年,林木勤表示:“未来三年,我们必须培育发展出第二增长曲线,我们不能有躺平的心态。”


客观而言,东鹏饮料的多元化有一定效果。其中,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表现抢眼,今年上半年,实现4.76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81%。


和东鹏特饮相比,在含糖量方面,“东鹏补水啦”有所降低。「新消费101」看到,在清爽西柚味、柠檬味“东鹏补水啦”的“营养成分表”中,分别注明每100ml含有碳水化合物6.2g、6.8g。


尽管降低了含糖量,仍有消费者购买后留言称“好甜,像糖水”“挺爽,但还是有糖分的,今天还是少喝吧”。


或许,正是看到了消费者的反馈,也明确了控糖的消费趋势,“东鹏补水啦”推出了0糖的荔枝味饮料,东鹏特饮也有了0糖0脂的罐装能量饮料,受到一些消费者的欢迎。


然而,整体来说,东鹏饮料的多元化目前尚在“小打小闹”阶段,新产品的营收能力和影响力都远远不及东鹏特饮,千亿饮料王国高度依赖后者。


数据显示,东鹏饮料对东鹏特饮这个大单品的依赖度达到近90%。正因如此,媒体直言:“一款产品能不能撑起千亿市值,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事情,更何况功能饮料这个赛道,各家饮料巨头都虎视眈眈。”


已经是超百亿营收,有了高基数,且要持续和巨头博弈,想开拓更大的市场,冲击更高的营收,挑战之大可想而知。


销售费用的大幅增加即是有力佐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鹏饮料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近41%,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例达到约16%,“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一重隐忧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性地留意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努力控糖,无糖饮料成为流行趋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2.6亿元增至199.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615.6亿元。


对东鹏饮料而言,无糖业务起步较晚,不大能打,另一方面,作为业务的绝对“主力”,东鹏特饮的含糖量逐渐引起关注,不少打工人为此破防,其影响将不断扩散。


也就是说,东鹏饮料正在打“逆风局”,考验才刚刚开始。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资讯,尽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