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特约记者 帅泉
编辑 高亮
审核 姜黎
2024年12月下旬,方正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兴业证券、招商证券等10家证券公司陆续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复函,获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上述券商均表示,公司自营业务可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公司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复函要求,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全国和地方碳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交易流动性仍显不足。业界认为,券商参与地方碳市场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市场能够发挥金融机构专业优势,盘活企业碳资产,预演全国碳市场,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本次获准参与碳交易的10家券商为长城证券、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财达证券、国元证券、西南证券、方正证券和中国银河证券。
此前,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于2014年和2015年先后获批,成为国内最早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资格的证券公司。2023年2月,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和华宝证券也获得碳市场准入无异议函。至此,证券行业已有不少于18家券商获准自营业务参与碳交易。
不过,根据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主体,方可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交易。因此,现阶段券商业务开展主要集中在各大地方试点碳市场和CCER交易市场,若要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尚待生态环境部扩大参与主体范围并放开准入。
从未来全国碳市场发展看,扩围是大势所趋。因此,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越早布局碳交易业务,就能更早获得可能的主动权。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在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的同时,研究完善碳市场相关准入、交易、服务等技术规范,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
“目前全国碳市场尚不允许投资机构和个人参与交易,从这个角度看,券商取得自营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准许,主要还是为以后的业务做准备。”商道咨询首席专家郭沛源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证券公司都想拿到全国碳市场牌照,从主管部门方便规范管理的角度看,牌照应该不会发太多,属于稀缺资源。越早获批,就越有可能拿到牌照。”某证券公司分析师告诉《南方能源观察》(eo),“这可以看作是券商的‘战略性布局’,以后个人、公募基金等若想从事碳投资,就可以通过购买券商服务渠道实现。”
国际经验表明,碳交易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引入碳金融产品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提升碳交易活跃度,降低碳资产投资风险。
上述分析师介绍,以碳市场发展最为成熟的欧盟为例,其市场流动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市场初期就发展了碳配额期货、期权、互换等多样化金融产品,并伴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私募投资基金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
因此,在吸收欧盟先进经验、发展本国碳市场过程中,我国将逐步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纳入。券商进入后,市场期望其发挥金融专业性,以多重角色激发市场活力。并且,作为非核心碳排放监管对象,券商还可灵活转变角色定位。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永平曾论述:券商既可以扮演投资者角色,直接参与碳市场,通过买卖碳配额获得收益;又可以扮演经纪人角色,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和建议,协助买方和卖方完成交易;还可以扮演承销商角色,承销依托碳配额开发的相关金融产品,增加自身营收的同时也丰富交易产品的种类,促进碳市场发展。
毕竟,参与碳市场投资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从碳排放权配额的价格走势中寻求盈利,同时也承担短期价格波动的风险,一般人很难把握,需要证券公司对市场价格变动趋势作专业研判。
上述分析师提到,券商“主要赚两种钱”:一是买卖碳配额赚取差价,长期碳价肯定看涨,短期也可通过做活对手盘获得收益;二是依靠牌照稀缺性,为个人和机构提供投资、咨询等专业服务,收取服务费。
从此前试点碳市场的经验看,多家券商已经能够通过碳配额交易、碳回购、绿色融资、CCER交易、碳资产质押贷款风险缓释工具等方式参与市场。
例如,中信证券在2014年完成了与北京某热力公司签署的国内首笔碳配额回购融资协议以及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发布借碳交易业务细则后的首批借碳交易业务等。国泰君安证券参与碳市场十年来,历史累计碳交易超7500万吨,此外还参与多个承销绿色股权融资项目、发行多个绿色债券融资。
近年来,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信息披露、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中国境内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3.8万亿元,绿色债券存续规模约1.9万亿元,均居世界前列。
但是,我国仍面临着绿色项目资金缺口巨大、经济效益不高、绿色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近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双年透明度报告》预计,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资金需求规模2024—2030年约为 25.2万亿元,年均约3.6万亿元;2031—2060年约为243万亿元,年均约8.1万亿元。
业界专家认为,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活跃碳市场或能成为解题之钥。“碳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融资工具,在推动碳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通过近年来在地方碳市场和CCER的实践,券商在碳金融行业已经摸索出一些经验。未来随着碳交易市场建设不断完善,碳资产证券化路径的政策制约因素逐步减少。
2025年1月8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的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英民指出,要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全国碳市场扩围相关工作,拓宽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融资渠道,并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加快制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健全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努力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一明确的政策指向,或许能给证券公司进入绿色金融领域带来信心。
“绿色产业的投资收益率不一定高,但政策风险低。从风控角度看,金融机构作中长期投入是可以考虑的。”前述分析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