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
51好读  ›  专栏  ›  读者

书房|1000道《读者》30年最美的风景

读者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6-08 19:59

正文



1989年到1994年,一群在纽约的中国人聚在一起,听木心先生开讲“世界文学史”,课程断断续续持续了五年。木心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艺术家和智者。2012年,听课者之一的陈丹青将当时的课堂笔记整理成《1989-1994文学回忆录》出版,他在书中说道:


我真想知道,有谁这样地评说文学家,其他国家,谁曾如此这般讲过文学史——我多么盼望各国文学家都来听听木心如何说起他们。他们不知道,这个人不断与他们对话、商量、发出诘问、处处辩难,又一再一再赞美他们,以一个中国老人的狡黠而体恤,洞悉他们的隐衷。真的,这本书不是世界史,而是,那么那么多文学家,渐次靠拢,照亮了那个照亮他们的人。


这段评价木心的话,也可以用来评价《读者》杂志。《读者》并不是文学作品的生产者,而是作家思想的传达者。《读者》上的故事正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纽带,这些故事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1983年,《读者》刊登了《母亲的账单》,小男孩彼得有一天灵机一动,给妈妈写了一份账单,上面罗列着自己做过的家务,向母亲索取报酬。妈妈按照账单给了彼得工资,同时给了他另一份账单,上面写着妈妈养育彼得的付出,但所有的付出,报酬都是0元。彼得看到账单,羞愧地把钱还给了妈妈。


《母亲的账单》刊登出来后,一位杂文写作者深受感染,写了一篇读后感,这篇读后感后来被《中国妇女》刊登。这次成功,使这位作者充满信心,他开始系统研究家庭教育,经过五年的时光,写出了一部家庭教育的专著;


1998年,《读者》刊登了女孩李根的故事,父亲卧病在床,母亲离家出走,家庭重担全都在这个12岁的小女孩身上,她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父亲,料理家务。文章一登出来,引起了读者们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捐款。为此,李根的父亲特意给《读者》写了一封感谢信……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从孩子到老者,从普通百姓到国家机关。一篇篇文章带给人的不仅是情感的共鸣,更是认知和行为的改变。


如今,《读者》从出版了三十多年、六百余期杂志中精选出1000个故事,结集成册,其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值得一读再读,反复体味。


《1000个故事——30年最美的风景》



(原价:每套500元  现价:一套350元(7折包邮))

点击图片购买 ↑


“读者·书房”的销售冠军和明星产品;

囊括《读者》三十年来最精彩的文章;

承载几代人,数亿读者的集体记忆和情怀;

穿越网络的碎片与泡沫,将阅读回归初心。

 

有些文章在六百多期的书海中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有些记忆随着岁月流逝,也变得难以替代;如今,这份精彩和难以替代的记忆,尽美而来。

 


(用东方大成之美的水彩,营造出一种彩虹世界的梦幻美学。摆在哪里,哪里就有了一道风景)

 

致敬心灵读本创刊30年的集大成之作;

文章筛选、体例设置、插图搭配

版式设计、书名定夺、用纸取舍

我们穷其智慧,只为每一个细节完美展现。


六本书,六个诗意的名字,仿佛只听名字,就能融化人心——《你的肩上有蝴蝶吗》《八重樱下》《为了水晶心》《矶鹞带来欢乐》《蓝色的勿忘我花》《像春天一样》。




(纸张页面微黄不反光,排版清爽,插图点睛之笔,书脊设计充满人性化,解放双手,尽享阅读之美)

 

好的故事,自然打动人心。

《1000个故事》不是为了打动你而生

它的存在,只是要证明,

每一次感动、警悟、震撼,

都因为我们自己。


而这种自发的感动,从未如此蔚为大观,气势磅礴地迎面而来。1000个故事里,有一千个世界,面对如此浩大的手笔,即令我心怀宇宙,也不能无动于衷。

 

点击图片开始这场难忘的阅读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