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谢谢你,让我听到你
01
Tia,谢谢你来过
再过几个月,等到《歌手》落幕,不知道那时的袁娅维还能有多少热度。想必,Tia对早早出局的结果并不意外,她从来不是以流量担当的角色存在。
但她还是很愿意这样“红”一下,经过了地下乐队的艰苦日子,“能有更多的人听我唱歌,我就很满意了”,她在采访中这样谈到。
昨晚作为返场歌手,Tia演唱《Golden》,获赞无数。她在这个注定的离别中,发挥了全部的自己——自由肆意。那些关乎节目、角色设定的枷锁被旋律击散,如泡沫脆弱不堪,而她作为一个独立歌手,收复着自己的河山。
音乐人耳帝这样评价:
袁娅维《Golden》,非常棒,这才是发挥了真正水平的袁娅维,前面是爵士经典《Summertime》,后面是她最擅长的Neo-soul,全是她的路子,气场开启、神采奕奕,整个表演就像是在某爵士音乐节,或是独立音乐人汇聚的小酒吧,所有的音符、律动、转音都被解开了枷锁,无所羁绊,这是一个国际水准的表演。
网友惋惜又不满地调侃:
袁娅维带来了一首“老娘最TM牛逼”,又名“淘汰我你们后悔了吗”
Tia在离开《歌手》舞台做的采访中说:
“可能你只有参加比赛,才有人看你”
这个被刘欢等导师级音乐人看好的实力歌手,讲出的话让很多人心酸,却也是残酷的现实。这已经不是那个纯粹歌手唱片时代,在造星产业化的今天,被遗忘是比没实力更可怕的事情,没有好的曝光度,便不会有持续的生产成本维持,也无从继续音乐事业。
她早就做好出局的准备,却仍然愿意走上这个标榜“竞技”的舞台。Tia,谢谢你来过,让我们从此遇见一个更美的声音。
02
阿楚姑娘,你在我心上
Tia在第一期竞演中,带来的歌曲是《阿楚姑娘》。一袭白衣,浅吟低唱,那一场并不是最好的她(从竞技角度来看,选择曲目并不高明),却一直让我感觉是最真实的她。
现实中的Tia就是这样一位阿楚姑娘,她不主流、一直在远方,也一直坚强、一直倔强,心怀热爱,去追逐自己的时代和荣光。
袁娅维是出生于湖南怀化的北漂唱作歌手。她的声音有辨识度,个人风格强烈,是典型的欧美类型实力唱将。一直以灵魂音乐为标签的Tia,在2004年组建the knuts乐队,这也是中国首支建立在Jazz基础上融合了R&B、Soul、Hip-Hop和Funk音乐风格的乐队。
谈及那段北漂生涯,Tia笑着回忆,当初乐队在院巷内开小型音乐会,一张门票50元,才卖了12张,但我们依旧很享受开心地唱好每一首歌。
当她唱出自己的实力,却发现如今的市场并不需要这种才华。来自远方的阿楚姑娘并没有自怨自艾,她去适应这些规则:
2012年参加“中国好声音”;
2015年参加“中国之星”;
2017年参加“歌手”……
毋需掩饰,她就是想红,她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但在这个“想红”的背后,没有对市场的卑躬屈膝,而是她对音乐的孜孜以求。
一个有实力的成熟音乐人,是应该走上更大的舞台的,这是Tia的自信,是她的倔强,更是她对音乐的信仰。
03
你的名字是不红,那又怎样
在Tia遗憾出局《歌手》时,她的音乐合伙人张大大说:
有次活动中,由于主办方的安排失误以至于现场观众均被清走,袁娅维依旧在空无一人的现场坚持演唱歌曲,唱得那么淋漓尽致。
”我太喜欢唱歌了“,这是Tia内心的回应。她说:”庆幸自己还走在音乐这条路上,希望六七十岁的时候,还能这么唱”。
她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明白了市场限制之后,还是能那么奋不顾身,去追逐、去尝试。音乐之外的Tia,是一个努力到让人心疼的角色。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Tia就是这样热爱着自己的音乐事业吧。
的确,Tia是这期歌手里最不红的一个;甚至可以预想到,这期结束后,她依然是最不红的一个。但,那又怎样呢?
Tia的风格,本身就不是现在市场上的大众类,她本身也不是奔忙于包装与炒作的流行乐手。虽然她只有一点点红,但一直在爱她的乐迷心头,这就够了。
最新一期《奇葩大会》上,高晓松对于流行和小众音乐给出这样一段话:
“做小众音乐和做大众流行,在全世界都是水火不容的,但是要舞台足够大、要胸怀足够大。比如说格莱美,大部分奖都是给到大众音乐,尤其是cbs转播的格莱美(需要收视率)只有流行部分、鲜少有小众音乐。但是,格莱美依然会流出一部分空间,颁奖给小众音乐,这就是永远的时代和社会。”
如果红的定义是大众、流行,是流量、商业价值,可能Tia的名字就是不红。她从来不在流量的端口,但一直在乐迷的心头。
Tia,希望你从容走下去,到了六七十岁,还是能唱自己喜欢的歌。
自由肆意,
一如你的音乐。
▼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这部8.9分的纪录片,或许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点击图片阅读 | 90岁开个展,91岁撩到林青霞,93岁飙法拉利,看看这个活了快一个世纪的“90后”段子手,才知道自己过的都是假人生
点击图片阅读 | 少年迪玛希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