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NaturePortfolio
Nature Research官方账号,介绍中国及世界科技出版业最新动态,如何在Nature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针对中国研究人员的最新产品及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张聊科研  ·  这个方向CNS主刊和大子刊都发了这么多了,国 ... ·  19 小时前  
PaperWeekly  ·  博士申请 | ... ·  4 天前  
研之成理  ·  清华大学肖海团队Angew:电化学CO2还原 ... ·  4 天前  
募格学术  ·  知名大学原校长,被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NaturePortfolio

用不来or不敢用?大型调查揭示科研人员对AI的态度

NaturePortfolio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20 12:40

主要观点总结

一项针对全球近5000名研究人员的调查显示,使用人工智能(AI)在科研领域将变得越来越普遍。研究人员认为AI工具在某些任务上比人类更胜任,但在使用AI时仍需更多支持和培训。调查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对AI的使用场景、潜在应用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不同看法和担忧。威立出版机构正在根据研究人员的意见更新AI使用指南,并计划发布相关指南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安全地使用AI。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调查概述和背景

该调查由出版机构威立开展,旨在了解研究人员如何使用生成式AI工具,包括ChatGPT和DeepSeek等对话机器人,以及他们对AI技术的潜在应用有何想法。

关键观点2: AI在科研中的普及和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AI在科研和发表中将越来越重要。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AI在多个任务中的表现已超过人类。

关键观点3: 研究人员对AI的态度和看法差异

虽然研究人员对AI的使用场景和潜在应用充满期待,但他们也存在担忧,包括准确性、潜在偏见、隐私风险以及训练透明度等问题。

关键观点4: 研究人员的需求和挑战

研究人员需要更多支持和培训来获得使用AI的信心。他们希望出版机构等提供清晰的指南,说明哪些AI使用是可接受的,并帮助他们避免错误和偏见。

关键观点5: 未来趋势和建议

威立等出版机构正在根据研究人员的意见更新AI使用指南,并计划发布相关指南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安全地使用AI。此外,集中式培训和教育也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正文


原文作者:Miryam Naddaf

科研人员表示,虽然他们很想利用AI来让研究更快、更简单、更可及,但他们需要更多支持来探索AI的各种可能。

研究人员认为,生成式AI工具已经在某些任务上比人类更加胜任。来源:Getty

出版机构威立 (Wiley) 对70多个国家近5000名研究人员开展的调查显示,今后两年里,在手稿准备、经费申请撰写、同行评审等流程中使用人工智能 (AI) 将变得很普遍。


该调查请研究人员回答他们目前如何使用生成式AI工具——包括ChatGPT和DeepSeek这类对话机器人——以及他们对该技术的各种潜在应用有何想法。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AI对科研和发表将越来越重要 (见“可接受的使用”)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在给出的AI使用场景中, AI在20多个任务中的表现已超过人类,包括综述大量论文、归纳研究结果、发现书写错误、检查抄袭以及整理引用。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接下来两年,在43个使用场景的34个中,AI将成为主流。

来源:ExplanAItions report, Wiley

Sebastian Porsdam Mann在哥本哈根大学研究科研中使用生成式AI的实践性和伦理,“这个改变显然已经迫近,”他说,“会受此影响的人——其实是所有人,只是程度不同——都需要开始做出应对。”


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威立2月4日在线发布了调查结果。威立的AI成长团队的高级副主席和总经理Josh Jarrett表示,他希望这些结果能为寻找AI工具开发机遇的创新机构和初创公司提供一个路线图。“人们已广泛接受AI将重塑科研领域。”

用得不多

该调查采访了全球4946名研究人员,27%的都是事业早期研究人员。可能意外的是,Jarrett说, 结果显示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大量使用这些工具 。只有45%的第一轮受访者 (1043名研究人员) 表示他们在研究中确实用过AI,他们说最常见的用途是翻译、校对和编辑手稿 (见“AI的用途”)


虽然这1043名受访者中,81%的人表示他们用过OpenAI的ChatGPT,无论是个人还是工作用途,但只有1/3的人听说过其他生成式AI工具,如谷歌的Gemini和微软的Copilot。不过,不同国家和学科之间差异明显, 中国和德国的科研人员,以及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家在工作中用AI的最多。

来源:ExplanAItions report, Wiley

大部分调查受访者表示有兴趣加大对AI的使用。约72%的人想在接下来的两年用AI准备手稿——包括写作纠错、抄袭检查和整理引用等任务。62%的人认为AI在这些任务中已经超过了人类 (见“谁干得更好:人类还是AI?”)


约67%的受访者还表示想尝试用AI处理海量信息,比如帮助综述文献、概括论文、处理数据。处于事业早期的研究人员比更高资历的同事更有兴趣用AI写经费申请和寻找潜在合作者。“这些都是越有经验和资历越容易的事,”Porsdam Mann说,“使用AI能平衡一下这里的落差。”


不过, 研究人员不太确信AI处理更复杂任务的能力,如发现文献中的研究空白,选择投稿期刊,推荐审稿人,或是建议相关引用文献。 虽然64%的受访者对于今后两年将AI用于这些任务持开放态度,但大部人认为人类在这些领域依然优于AI。

来源:ExplanAItions report, Wiley

障碍与机遇

虽然对AI工具的兴趣急速增长,但该调查指出,研究人员需要更多支持以获得使用AI的信心。 近2/3的受访者表示,缺乏指南和培训导致他们对AI的使用到不了他们想的程度 (见“心存顾虑”) 。研究人员也担心使用这些工具的安全性:8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担忧包括AI的准确度、潜在偏见、隐私风险,以及这些工具的训练不够公开透明。


Jarrett说: “我们认为出版机构等有很大的义务来安排相关教育。” 约70%的受访者希望出版机构能提供清晰的指南,说明哪些AI使用是可接受的,69%的人认为出版机构应帮助他们避免错误和偏见。

来源:ExplanAItions report, Wiley

“必须开展一些集中式培训,这种培训应为强制,就像良好临床实践培训在全球的强制性一样。”参与该调研的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重症监护营养学家Tejaswini Arunachala Murthy表示,“我们准备好了时间。我们准备好了学习,我们也很想学,”她说,“所有这些AI研究员需要培训我们,告诉我们如何使用。”


威立目前正在采访更多研究员,根据意见更新它自己关于AI使用的指南,并计划在接下来几个月发布。这些指南将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科研中安全使用AI,包括何时需要人类监督,以及要做哪些披露。“我不认为谁可以推荐这个工具,不推荐那个工具。”Jarrett说。这里的目标是“给出一般指南,告诉人们如何保证安全,并开始分享最好的做法”。

原文以 How are researchers using AI? Survey reveals pros and cons for science 标题发表在2025年2月4日《自然》的新闻版块上

© nature

Doi:10.1038/d41586-025-00343-5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英文原文

点击文字或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大型研究发现,近半数科研人员在10年内改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