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张聊科研
聊聊跟科研有关的感想心得,如基金,文章和实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研大匠  ·  永久解决DeepSeek“服务器繁忙”问题 ·  2 天前  
研之成理  ·  武汉大学定明月/徐艳飞Chem. Soc.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张聊科研

标书中没有临床层面研究内容能中标吗?用外周血来代替行不行?

小张聊科研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20 18:54

正文

国自然标书的研究内容中,如果 按照研究层次写 (这是研究内容部分比较常见的一种写法,另一种写法是按照科学问题写),一般包括 功能实验、机制实验和临床意义 三部分,其中功能实验一般又分为 体外细胞、体内动物和半体外实验 ,机制实验也可以根据研究深度分为 6 个步骤 (见推文: 机制研究的6个层次,然后编个故事看看能发几分? ),而临床意义部分则相对比较简单,由于研究提升转化价值和临床意义的考虑, 一般也需要有 但并非所有的方向和情况都需要有 。有的本子不需要有( 与研究主题有关 )、也有的本子不能有( 比如病灶组织的获取涉及伦理问题 )。

一般来说,国自然项目中涉及到的临床部分主要以 指标检测和相关性分析 为主,内容大致分三块: 1. 关键指标检测; 2. 临床信息和数据收集; 3. 相关性和临床意义分析。 这些大家都知道, 但为什么会出现“弄巧成拙”的现象呢?

下面我们说一下主要的两个原因。

1. 样本分组与研究主题的 错位

临床部分的主要研究目的是 验证关键指标(分子、细胞等)与临床问题的相关性 ,即关键指标作为疾病进展、治疗响应、预后等临床问题的标志物。

因此,如果项目研究的重点是 分子 A 在疾病治疗响应(比如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 ,临床部分的内容也要对应这个研究主题, 分组应该是耐药和非耐药,为什么是病灶组织和正常组织比较?

2. 样本类型与研究主题的 错位

以肺癌发生发展为例,如果收集的临床样本是 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病灶组织 ),检测分子 A 在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 TNM 分期相关性, 作为辅助证据支持分子 A 参与了肺癌发生发展的结论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收集的样本是外周血 PBMC (主要是 T B NK 、单核等免疫细胞),而功能实验又是肺癌细胞的增殖、死亡等表型, 怎么能把 PBMC 细胞的增殖与肺癌细胞的增殖混为一谈呢? 如果分子 A 真的促进了 T B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