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片区开发是基建融资领域遥遥领先的专业公众号。七公具有20年超1000亿元的政府基建项目筹融资经验,
专注于片区开发的顾问咨询和业务指导,尤其擅长搭建片区开发合规架构和融资路径
。七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咨询机构,
现已分布在全国十几个地区,
诚恳邀请咨询机构建立合伙人合作机制,并支持合作机构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服务。
优惠政策的关键就是税,说别的基本上就是忽悠,都不是政府能做到的。
就像你跟女朋友相处一样,你说你有感情是你有感情,但是你得给你女朋友花钱,咱不说花多花少,你也要尽力而为。
你一分钱不拿,光说我对你可有感情了,那你就是耍流氓。
现在的问题,不是返税不返税,而是在税收留成范围内,怎么支付才合规
。
返税禁令不是才下的,20年前就开始三令五申禁止通过返税招商引资。
确切的说,将税收留成的一定比例以现金形式返还给产业投资人,本来就是不允许的,从来就没允许过。
不仅仅是在招商引资领域里不允许,在任何领域里,除经法定允许的返还、退税以外,都是不允许的。
近期返税禁令受到关注,一是基于统一大市场的政策体系,再次强调了这个要求;二是一些地方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要求产业投资人将以前误返的资金退还给当地政府。
在实施分税制以前,为了鼓励企业扩大再生产,很多地方采取了定税的做法,对于某一原有或新办企业,只要达到了地方包干所需要的税额,剩下的就不收了或者退返了。可能是由于多数仍为国有企业,所以当时的这种做法,并未引起关于“国有资金流失”方面的担忧,更多的反对声音,是因为这种做法本身是不对的,不利于建设健康的财政体制,也不利于国家和地方财力的健康发展。
20年前在叫停“税收返还式”招商引资时,同时亦有强调,依照既定政策招商引资工作中,也应当考虑维护政府信用、完善营商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避免造成破坏营商环境和政府信用的情况。产业投资人不是行政体系法律的专业队,很难了解、掌握和甄别地方政府每一笔返还、补贴、奖励资金的合规合法性。
对于地方政府已经承诺、甚至已经支付的补贴、奖励,如果发生了违规,其违规的主要责任,应当在于做出这项政令的有关人员。
产业投资人基于当地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而做出了相应的投资计划,如果地方政府失信不予兑现,很可能就会因此而造成产业投资者的重大损失,相关单位应当因此而给予补偿或赔偿。
七公做了21年工业和服务业招商,优惠政策的关键就是税,说别的都是忽悠,都不是政府能做到的。
就像你跟女朋友相处一样,你说你有感情是你有感情,但是你得花钱,咱不说花多花少,你也要尽力而为。
你一分钱不拿,光说我对你可有感情了,那你就是耍流氓。
落后地区,软硬件都比不上先进地区,想服务,都不知道怎么服务。还不拿出真金白银来,那不是死路一条么?
现在的问题,不是返税不返税,而是在税收留成范围内,怎么支付才合规。
营商环境优劣是招商引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营商软环境是营商建设的长期重要因素,但营商硬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入门课。
地区的强弱,首先表现在营商硬环境的差异上,包括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以及资料成本等诸多方面因素。营商软环境的影响,主要会在长期上发挥影响,主要包括办事程序、行政效率、法治环境、人力资源、公平竞争、消费人口、供应链条、人文关怀等诸多方面因素。
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弱地区都难以在短期的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内超过强地区,在税收留成内,对投资人加以支持而起到补贴作用,是招商引资工作在短期内不可能绕开的唯一路径。
拿出真金白银,对于地方来说,主要的来源只有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而对于产业项目,现实的情况是,土地不赔钱就不错了,惦记不上的。说白了,只有税收。对于二线及以下城市来说,脱离税收谈产业招商,那才是对区域发展和社会福祉最大的不负责任。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税收,必须拿出来,没有任何疑问。当然,不是把税收直接拿出来支用,那个叫坐支,会判刑的。而是,针对产业投资者所产生的税收留成,做出预算支出安排,用于改善、弥补(或者说报销)产业投资者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额外支出。
解决招商引资返税禁令的路径,是在税收留成金额的上限之下,对于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及就业等参数进行综合测算,为它赋予比税收分成返还更科学的算法,并通过城投平台公司的风险分担机制,将这些资金用于对企业直接产生效益的生产经营配套支出之上。
超出实际税收留成金额的优惠政策,会造成地方政府额外新增的支出责任,严重的情况下,造成巨额财政资金损失的,则属于滥用职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之前常常提及的时任淮南市市长曹勇,违规返还土地出让金,滥用职权罪,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的案例,就属于此类。
不能针对税收留成进行挂钩,但是政策并不禁止对GDP、固定资产、就业人数、拉动上下游企业GDP等等指标进行挂钩。
所以说,对招商引入企业的支持资金额度,完全可以利用f(GDP-企业盈利)的公式来进行粗略计算,也可以加入固定资产投资和本地就业人数等因素。
近年来,我们也关注到有些项目还加入了安全生产、环境友好、科技研发、产城融合等方面的评价因素,但是,除了安全生产、环保要求等可以作为否决性因素以外,由于其他因素的可控性弱,故不宜作为主要指标来参与考核评价。
简单的说,对于产业投资人招商支持政策的支付范围,主要用于投资项目所需要的通用设施和事项,其他方面,主要用于招商费用的支付。
例如,标准化厂房及其土地,水电气热路等红线内小配套设施,通用设备;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估报告等投资论证和行政审批所需要的第三方费用。
打个比方说,低端开发商卖清水房,你卖精装房,还报销看房打车费。
记得协议中明确约定产权都归城投平台公司哦,否则国有资产流失了。
从吸引产业投资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了,产业投资人已经可以拎包入住了,不用带钱就能投资了,如果投资人还不满意的话,那当地政府就放弃吧。
本来娶媳妇儿是为了幸福美满共创辉煌的,这个媳妇儿只想着跟你要钱,跟你要的比你俩能够创造的还多,这时候你就bei娶了,或者说,你娶不起这样的媳妇。
好理解,不要跟税收留成挂钩;但是要有规定:不能超出税收留成一定比例兑现招商引资政策,超出了就是额外新增财政支出责任,超出了就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滥用职权,犯罪入狱,一顿一个窝窝头,带眼的。
对于已有的招商返税做法,地方仍希望保持良好营商环境推进招商引资业务的,完全可以按照前面所述的原理加以整改。
按照如前所述的原理,只要计算出上面公式中的“地方税收留成额”与该企业在当地的GDP之间的数学公式关系,用新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就算整改完成了。即,
当然,也可以再加上固定资产投资和本地就业人数,以及安全生产、环境友好、科技研发、产城融合等方面的评价因素。
最后,综合考虑之前约定和禁止新增隐性债务方面的规定,给公式加一个上限,就完美完成整改了。
这里,我们结合片区开发项目实践,给一个模板项目的考核参数表的示意图,可以作为设计参考。进一步的详细内容,可以在2024版的《基建融资的片区开发技术全集【附实施方案模板】》中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