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语财经
前有PE,后有VC;拥抱天使,握手GP!每周不定期为你带来诚意满满的干货和项目介绍。来到这里一起学习私募、一起玩“转”私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那些足够湿的雪和长的坡 ·  13 小时前  
格上财富  ·  关于deepseek的一些普遍误读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今年春节,哪座城市是最大赢家 ·  4 天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ABS】4Q24公募基金持仓分析 ... ·  4 天前  
爱否科技  ·  华硕 Zenfone 12 Ultra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语财经

创始人的春节故事

华语财经  · 公众号  ·  · 2018-02-18 15:43

正文

点↑ “财经投行” 关注,和专业的人学理财~

生活和李伟开了个玩笑。

2016年12月,某巨头公司和李伟的公司商定了入股事宜,将投资超过1亿元。某巨头的投资意向非常强,李伟公司所做的人工智能方向是对方重点布局的赛道。不过,巨头公司的条款有点苛刻,虽然不要求业绩对赌,但要求各种否决权;李伟知道,该巨头公司对所有被投创业公司都要求类似的否决权,但心里不是滋味,想抗争一下,所以对推动投资协议的最终签字不是十分积极。

与此同时,李伟的公司的内部年会将在2017年1月中旬按期举行。尽管公司账上的钱不算宽裕,但因为融资看起来进展顺利,李伟公司的内部年会按照相对较高的标准在筹办,一是创业以来还未正式办过内部年会,二是期望通过内部年会凝聚气势,为2017年造势。李伟知道,相比谈使命愿景,公司底层员工的信心更多是来自于这种看得见的形式或仪式。

在内部年会召开的前两天,李伟接到了巨头公司负责对接李伟公司的投资人的电话,对方告诉李伟投资的事情要往后延,甚至有可能会取消,因为该巨头公司的另外一个投资团队已经和一家与李伟公司相似、但规模更大的公司达成了投资意向。

李伟一下子丧失了所有主动权和信心,除了心里咒骂巨头公司外,没其它任何办法。公司不至于一下子资金链断裂,但若要重新开启融资,又得耗费几个月的时间;而且,之前为了表达对巨头公司的诚意,李伟把几家有意向的VC机构直接拒掉了。

当公司其它人还处在公司马上将融资的好状态时,李伟却像掉进了冰窖。为了不影响团队的心态,李伟并没有把实情告诉大家,哪怕是公司副总裁以上的核心团队。公司内部年会,照样热热闹闹地办;本来准备了很多慷慨激昂的讲话内容,被李伟临时给去掉了。内部年会上,李伟只讲了20分钟的年度简单总结,然后心不在焉地看完了团队表演的节目。内部年会的氛围很好,李伟却如梦游一般。

2017年1月底开始的鸡年春节,是李伟35岁以来最难过的一次;按原先的预订,春节期间李伟和家人从上海飞到了三亚度假,但李伟丝毫没有旅游的心思,以前天天更新朋友圈的李伟在三亚期间没有发一张照片。

巨头公司的意向越来越淡,听起来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李伟认真算了笔账,算上1月份几乎没有业绩产出,2月份还需要给团队发年终奖,公司账上剩下的钱不足6个月。而重新开始融资,按一般的节奏,有可能融资未到,公司资金链已断。李伟知道,资本方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公司越是缺钱,越是被压价。

春节在三亚期间,李伟下了一个狠心的决定;2017年2月春节后上班,李伟的公司第一时间裁掉了40%的人。3个月后,李伟的公司以更低的估值、更苛刻的条款拿了那家巨头公司的钱,勉强地活了下来。

创业三年以来,这是张剑第一次回湖北老家过年。

创业前,张剑的人生算得上顺利。2004年,张剑从湖北省孝感高中毕业,理科成绩不错的他如愿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本科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读研。之后,进入了某国外大公司在北京设立的研究院,做机器学习类的研究工作。

尽管父母对自己所读的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并不了解。在父母眼里,张剑一直成绩很好、是他们的骄傲;在亲朋好友面前,父母从不吝惜对自己儿子的夸赞。张剑苦笑,但理解父母,加上自己的收入确实还可以,每次过年回家对亲朋好友都尽量大方一些。

2014年开始,张剑所在的研究院,一大批人开始跳出去创业。张剑相对保守,加上工作时间不长,不敢轻易变动。到了2015年,资本市场疯了,原来的同事一个个获得了动辄数千万元的VC融资;更令张剑心动的是,几家VC机构承诺,只要张剑出来创业,他们立马打钱。

张剑是在2015年6月出来创业的,做的是企业服务里面的大数据方向;VC机构没有骗他,天使轮张剑的公司拿了将近1500万元。张剑赶上了好时候,但同时也是不好的时候。好时候指的是,在2015年6月资本市场非常火热,拿钱相对容易;不好的是,资本泡沫也处在了破灭的边缘。

张剑的公司服务O2O创业公司,解决O2O类公司普遍在数据运营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痛苦的是,随着O2O类公司在2015年下半年后大批死亡,张剑的公司前半年攒下的客户也自然流失了大半。到2016年2月猴年春节时,张剑的公司账上的资金只够给员工发3个月的薪资。

苦闷的张剑春节没有回家,几天都待在公司思考未来的方向,但告诉父母的是公司管理团队组团去国外旅游。不回家、不告诉实情,一是怕心情不好会影响到家人,二是没法像以前那样有足够的钱大方。创业前,张剑的各项收入加起来有70万/年;创业后,年收入不到20万元。按照行规,作为天使阶段的创业公司,创始人拿将近20万的年薪不算低。2016年的春节假期,张剑吃了七天的麦当劳+肯德基。

按照投资方的建议,张剑的公司转型为传统企业客户提供服务。理工男出身的张剑并不擅长和非科技互联网人士打交道,投资方介绍了一个阿里中供出身的商务负责人作为公司的COO。做了几个传统企业客户的项目后,公司从死亡边缘走了回来。2016年9月,张剑的公司获得了A轮3000万元的融资。

2017年1月底的鸡年春节,张剑也没有回老家。A轮融资后,张剑和COO在关于公司的方向上发生了分歧。张剑认为应该加强技术产品,COO认为要大规模扩大商务和销售。如果资源充分,技术产品、商务销售都应该重视,但资源不足两者只能取一,两人的争吵愈演愈烈。春节期间,张剑和COO在公司争吵的结果是,商量好了后者离开的条件。

COO离开后,张剑的公司重建了商务体系,业绩直到2017年8月份才恢复。2017年底,公司人员规模40余人,和两年前公司的人员规模一样。投资方对张剑的公司的发展速度表达了不满,但张剑认为公司活下去更重要。经过了两年半的创业,张剑看淡了很多,创业和做生意没有太大区别,能做做生意也挺好。

2018年2月狗年春节,想开了的张剑回到了湖北孝感的老家过年。

在江西老家,王军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 以前每年春节都回老家过年,但2018年春节王军决定留在深圳。

王军的公司做整合营销,公司在2015年挂上了“新三板”;严格意义上来说,“新三板”不是IPO,但老家所在的县把他当做该县第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进行宣传。2016年2月猴年春节回老家时,王军被县长接待,之后很快王军被选为了县政协委员。王军并不排斥这类虚的东西,尽管自己在深圳创业,但自己的父母和亲戚在老家,有一个老家的半官方职位,无形之中能帮上家里人。

有好的一面,自然也会有差的一面。深圳是王军老家的人打工或出差的首选城市,经常有老家的人通过各种关系找到王军,少不了要帮老乡介绍工作及接待来自老家的政府人士。一年下来,给几十个老乡介绍工作、招待几十次老家政府人士,成了王军难易推卸的工作。老乡们把王军当成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县里要出一本反映老家人在外地创业的书,王军被架上去了,不得已赞助了15万;村里修族谱,王军也赞助了10万。

深圳这个城市,光A股上市公司就有将近300家;而王军的公司虽然挂上了“新三板”,但公司其实只有100余人,年收入3000多万元,远不是大公司。在挂“新三板”之前,王军的公司每年还有大几百万的利润,挂上去以后,为了合规和缴纳各种费用,每年减到只剩200万左右的利润。而期待的募资,迟迟没能实现;作为创始人兼大股东,王军只有名义上的身价。

2017年鸡年春节王军回老家期间,县里面提了更多的请求,比如希望王军能够帮忙牵线认识各大电商公司负责人,助力老家搞农村电商;比如希望对接一下外面的优质教育资源,帮助老家在教育上取得进步;比如是否认识深圳东莞一带的企业,在向内地做产业转移时,介绍给老家的政府……

2017年6月,王军主动把公司从“新三板”摘了牌;2018年狗年春节前,王军决定让父母来深圳,一起在深圳过年。

2016年6月,张强卖掉了自己创立的公司。在外界看来,他“上岸”了。

张强的公司做的是大数据营销,年收入有1亿多,年利润2000万;某陷入增长瓶颈的上市公司,以估值6亿的价格对张强的公司进行了收购。张强是抱着养小孩的心态创业,公司大了,迟早要送出去;另外,见了太多公司的生生死死,能卖掉也不错。

但卖掉公司,和外界想得有点不一样,一是根据协议,除了少部分现金外,收购金额绝大多数是以上市公司的股票体现;二是,张强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需要锁定3年。此外,上市公司进行收购时,对被收购的对象是有要求的,对张强的公司也不例外。上市公司要求被收购后的未来三年,张强的公司累计利润不低于1亿元。

被收购前,张强是为理想奋斗;被收购后,张强变成了为钱奋斗,打击接踵而来。从被收购的那一刻,张强的公司的氛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团队那种创业公司的拼搏狠劲突然没有了。在很多员工看来,背靠上市公司,从此公司生死无忧。张强发现,突然间他和员工成了对立关系:他期待大家继续保持奋斗精神,团队认为已经过了这样的阶段;他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艰苦和节俭的风格,而团队内心期待着已经“上岸”套现的张强发钱。

2016年12月底进行全年业绩盘点时,相比2015年业绩有稳定增长,但利润却有下滑。为了节省开支,张强取消了2017年春节前的内部年会;按照之前和各部门负责人的约定,业绩未完成取消年终奖,当张强提到真的要实施的时候,几个部门负责人在春节前就提交了离职信,暗示希望套点现离开的副总裁也有好几个。

上市公司的收购协议里面,对核心团队的离开有限定。但张强知道,虽然被外界和员工称为“上岸者”,但公司谁都可以离开,只有他走不了。2017年的鸡年春节期间,所有见着张强的亲朋好友都恭喜张强,所有人都知道他“成功上岸”了。

疲于应对,张强提前结束了休假,大年初五回到了办公室上班。

股权投资知多少?



   


1
什么是股权投资?

具体的股权投资分为几下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成功率都大不相同:在种子期机构的成功率大概在5—10%。个人投资者的成功率就是千分之几了,天使阶段机构投资者有10—20%的成功率,VC的成功率大概是在20—30%的成功率,PE能做到50—70%。

2
股权投资收益如何?


(我们通过对比来展现)


3
如何选择好的股权投资?


(用赛车的原理来为大家做解释)

1. 选好趋势(选了好的赛车场)

换句话说,我们要做好宏观分析,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面,而不是点。顺势而为是我们做投资必须要遵守的第一定律,正如360董事长周宏炜所说,世界上唯一不可抗拒的就是趋势,当手机移动端可以更便捷的聊天、购物、玩游戏的时候,电脑端被替代掉了;当便捷的支付宝、微信支付被广泛认知的时候,钱包被替代了.....这就是趋势。

所有成功实现巨额财富裂变的人,都是因为高瞻远瞩的眼光,提前布局于未来,抓住了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站在了产业发展的风口,从而收获满满,比如2000年左右布局房产投资的、搞互联网的、做电商的,这些人都因为抓住了房产、互联网、电商高速发展的黄金15年红利,而大获成功。

2. 在顺势的基础上选好具体细分行业(选了好的跑道)

 行业每天都在变,要判断一个行业好不好,首先要分析这个行业的结构以及这个行业未来成长性怎么样。

不同的行业,会蕴含不同的发展需求空间,会有不同的最佳高速成长期。

高成长性的行业,才会产生容易诞生高速成长的独角兽,才会有更大的概率产生超高投资回报的机会。毕竟,投资回报的本质是要依靠标的企业的高速成长,良好的业绩表现。

3. 在有价值的行业里选择最具成长性的公司(选了好的赛车)

好的行业未必所有企业都有投资价值,我们应该寻找的是价值制高点、有一定的行业壁垒、处于快速成长期阶段的公司。在选好公司的时候,会有一些过往通用的参考标准:比方说,好的行业、好的战略定位、好的团队、好的企业基因文化、好的财务属性都是伟大企业的共同点。

4. 选择好的“操盘手”(选了好的赛车手)

从投资股权基金的投资人角度出发,所谓好的“操盘手”就是一个好的基金管理人,那么具备哪些要素就是一个好的基金管理人呢?

1) 很好的历史投资业绩:虽然历史的业绩仅仅代表历史,但是至少也能说明这个团队擅长的方向和投资的风格,以及在此相关领域积累的人脉。

2) 很好的管理水平:这个管理水平体现在“募投管退”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管理水平和退出水平,这种能力直接影响到了所投企业的未来的变现能力。

3) 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一个好的基金管理人,其实是需要具备很多资源的,比如,在所投企业需要解决一些紧急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出手解决。

5. 看看和你一起玩耍的都有哪些“小伙伴”

如果一个公司有众多的顶级大佬参与投资,那基本上可以说风险就已经比较小了,因为业内某位资深的投资人曾经说过,一个大佬看走眼很正常,大多数顶级大佬都看走眼,概率还是非常低的。


4
有哪些好的投资方向?
  1. 物联网:人与人连接——互联网、软件、半导体、电子元件等

  2. 车联网:物与物连接——航空物流、汽车零部件、通信设备等

  3. 生命科学:延长人的寿命——环保、生物科技等

  4.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最大的趋势。

  5. 共享出行:共享出行,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共享出行平台.

  6. 智能充电桩:未来的“印钞机”,巨大的市场。

  7. 无人驾驶:全球巨头争先恐后布局的划时代的大风口。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说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技术,它是那种可能真正改变世界的稀有技术。为什么这么说?

1、您知道吗?每年在全球有超过120万人由于人为驾驶事故造成的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多少家庭的伤痛!
2、您知道吗?传统的有人驾驶,让多少人的双手、双脚、眼睛和大脑都被束缚了,时间上也被占据很大部分,尤其是在一、二线等大城市,一旦碰上高峰期或者堵车,别的事情都被耽误了,所以无人驾驶的刚性需求应运而生,这就是要为解放人类,当您的车行驶在高速上时,您可以正常的商务办公,可以和亲朋好友相谈甚欢,可以舒心得睡上一觉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需求的升级,人们对于品质生活,便利,舒适,快捷的追求越来越突出!
3、您知道吗?目前我们正在经历全球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继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技术革命,1760-1840年,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革命,1840-1950年,使得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石油成为新能源,并促使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频繁,并逐渐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
     第三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1950-至今,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一步确立,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兴未艾,还在全球扩散和传播。)之后又一次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

  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生态成本,急剧地扩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空前的全球能源与资源危机、全球生态与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多重挑战,由此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一系列生产函数发生从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并普及至整个社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