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写着“安全,健康,无公害”的标签,俨然公众号标题,严重契合内心价值取向,字字打中痛点,不得不看。如果在货架上扫视到这样的食品广告标语,我往往能极为迅速地做出购买决策——但我一定不会承认,这跟爸妈“朋友圈”逢“养生”二字就开始搞狂热的偶像崇拜一脉相承。
不过,这至少说明我的安全意识有所提升,尽管在逛超市的那番情景里追求的也不过是虚假的安全感——对他人无凭无据承诺的自信,只是为了按摩一下自己。
在构建自信心的教科书中,有一句老生常谈“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在防范危险的手册中,也不乏“我的安全我做主”的呼应。这类说辞有一个贴切的比喻: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但是,安全感真的只是个人的事吗?保罗·G和孙向东在《安全感》一书里指出,相信自我诚然是安全感的一种,但是正如安全不能代表安全感,个人的安全感也并不能代替安全。安全感不仅仅是与自我有关的私人情绪,而是对真实情况安全与否的心理反馈和滞后表现。
比缺乏安全感更糟糕的是,安全意识会被惯于承受风险的心态所镇压,以至于忍过了订一单外卖后的信息泄露,忍过了共享充电设备的病毒植入,忍过了股票公司的电话骚扰,忍过了证照不全的专车和餐馆。是可忍在前,孰不可忍便顺理成章。
尽管树枝上的鸟具备飞行的能力,但树枝断了就是断了,前者仍有跌落的风险。安全的感觉虽然难以把握,但安全与否却一定是所有人的责任。我的安全,我还真的做不了主。
安全需要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里的较低一级。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但是,很明显,这种低等级的需要仍然是一项值得书写和标榜的激励措施。如果,一瓶果汁仅仅凭着“安全”两个字就激励着我在超市的货架前挪不开步,根本不用拿爱情、亲情、回忆三大广告情怀来触发付款技能。
作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安全不能成为一种功效或一张海报。这就譬如说在面包的包装上印“解饿”,在饮用水的包装上印“无毒”,都是在大张旗鼓地宣扬基本节操。也许当安全不再是醒目的营销卖点,不再是刺激消费者购买欲的激励措施,而是回归到商品的基本属性,才能使人们重获安全感。
在国内,互联网经济的监管不力、准入门槛低,以及制度不完备无疑增加了风险可能,处于网络便利之下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危险的宿主。信息的透明和不透明,信息的安保作用和泄露滥用,安全与危险的两面性逐渐显露。前段时间外卖行业的丑闻频出,有人开始指责用户为什么不能直接到饭店就餐,非要增加环节,如今的风险也是咎由自取。这话如果执行下去未免有一种更坏的结果,因噎废食,而不是建立安全体系。当然,首当其冲的就是我这种懒人。我们依赖这种便利,欲罢不能。但这种依赖不该是危险的推手和原因。
国产安全感既是对国内各行业安全情况的内心反应,也怀着些对安全的天性追寻。与现在仍旧议论的安全至上的话题不同,“安全至下”里的浪漫冒险精神则是第五层需要了,但safety last 的达成必须基于safety first。
当安全成为常态的时候,就不是我在超市猎奇似的寻找最原始的需要。
而纵容普遍民众的安全感,依托的是完善安全的制度与安全技术,纵容的结果则很可能是一种隐身的安全感。无处不在,如影随形,让我们如婴儿般安睡。
看完这段视频,你还认为,你的安全真的是你在做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