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势必带来康养地产及养老地产的发展机遇。据产业经济关联的推算,到2030年,康养地产的规模将达到10万亿左右。
一、康养地产如何获取土地?
目前,政府土地政策收紧,调控的表层意义是管住地产增量,深层意义是“去地产化”,鼓励“地产+产业”,鼓励激活存量资产。
对于康养地产的土地获取,除了增量土地的获取之外,应该更重视以下几类土地:
1)
空置的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进行改造和利用;
2)
已出让的商品房开发用地在尚未进行正式开发前;
3)
已建成的尚未对外销售的存量商品房,直接进行改造后;
4)
集体建设用地。
同时,康养地产在拿地环节,应十分重视对土地获取成本的控制,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拿好医疗用地、养老用地,这方面主要的政策文件有:
1 )
国土资源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
2)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
3)
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意见》。
二、康养地产如何定位?
康养地产是一种新兴的业态,康养地产以健康旅游产业为核心,将医疗、健康管理、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同时核心特色产业能与“研、学、农、林、渔”等其它产业相融合,起到产业带动的作用。康养地产按照核心特色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医疗为特色;
2)
中医为特色;
3)
养生为特色;
4)
田园康养为特色;
5)
滨海康养为特色;
6)
森林康养为特色。
其中,(1)、(2)可以做到康养元素自行导流,(3)、(4)、(5)、(6)需要更多的依赖旅游元素导流。
健康服务业主要有医疗、健康管理、养生服务、养老服务等,其中需求刚性最强的也是产业价值最大就是医疗服务业。对于康养之医体系的作用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康养之医不管包括医疗,还包括医学体系对康养体系的支撑。
如果回顾一下医学体系的四大门类: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就会清晰的发现医学体系对康养地产的产品体系的重要性。下图是中国和美国健康产业的对比: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在家庭及社区的医疗保健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及护理服务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康养地产如何赢利?
康养产业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产出,据统计大型医疗机构平均年产值在每年几十个亿的量级,中型医疗机构平均年产值也在每年几个亿的量级,中医馆平均年产值每年几千万的量级,因此在做好产品体系设计的前提下,康养服务业具有产出高、经营平稳性好的特点。
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土地增值的趋势也不会变,变化是土地增值变现的方式。
资本运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在项目建设、运营及退出几个环节的关键问题。在建设环节常用的资本运作方式有:产业基金、PPP模式、股权合作等,在运营环节常用的资本运作方式有:PPP模式、委托运营、股权合作等,在退出环节常用的资本运作方式有:上市IPO、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持有资产等方式。
总之,“16万亿的蓝海”正吸引着地产业、资本市场及相关企业,成为大家追逐的热点,中国的下一首富一定会诞生在健康产业!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项目当前处于哪个阶段?
1、
意向介入阶段
想介入但不了解项目发展前景,以及是否适合自己做,想要系统学习了解
2、
初期拿地阶段
对项目有初步构想,需要与政府谈判取地,但不知道如何立项及资源整
3、
项目进行阶段
已完成取地,但不清楚下一步如何落位推进,找了不少机构,效果不理想
4、建设落成阶段
项目已落成,但没达到预期效果,不知道如何盘活,投了不少钱,进退两难
操盘手面临的难题
取地难
如何和政府谈合作条件,签订有价值的协议?项目如何申报立项?和村集体签署流转协议哪些有效?
实操难
参加不少学习,依然没思路?开发商/产业类公司如何操作该类项目?没有文化产业/山水资源的项目如何操作?
融资难
如何拿到政策性银行资金?民营企业如何找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联合投资?自投资金占比多少为宜?
运营难
已经“入坑”如何盘活?如何打造自己的IP?项目如何招商引流制造爆点?如何打造四季全时爆款?
乌龙入坑
没有策划 生搬硬套 创新过度 只玩概念 盲目选址 缺乏学习
建设部城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领域有
国有企业改革、宏观经济分析、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农村经济政策变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民收入与消费、农户和政府涉农部门行为、农村财政与金融等。
作为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参加过 49 项课题研究,其中国家级 6 项,部委级 15 项,国际合作 8 项。
参与起草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 23 篇,参加撰写《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和《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
中国投资协会项目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大健康委员会特聘专家、
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研究院特聘智库专家、
中国客天下乡镇城研究院特聘智库专家、执行院长。
国内著名策划专家、资本领域实战专家,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文旅康养、产城融合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被众多业内人士称为“乡村振兴项目百科全书”。
主持策划宇翔盛泰天空之城特色小镇、保定漕河综合治理田园综合体、广东嘉士利郁南万亩无核黄皮文化特色小镇等百余个项目。受到地方政府与市场的高度认可
文化旅游行业实战专家。
自 1996 年进入文化旅游行业至今已有 22年的行业经验,
参与策划了华谊兄弟电影小镇、深圳华侨城欢乐谷、北京欢乐谷等多个国内著名主题乐园的前期筹划以及策划运营,精熟国内外文旅项目的研究和运营。
2014 年起,担任华谊兄弟实景娱乐公司长沙华谊兄弟电影小镇总经理。主要负责前期筹划、政府谈判以及策划、开发、运营等工作,搭建了完整的运营管理体系。
现为清华大学总裁班文旅专题客座教授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旅游专项课题客座教授,并做为多个国内主题文化旅游及特色小镇开发研究相关专业论坛特邀专家。
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副院长、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副理事长、蓝城检测集团总裁。
谷老师是蓝城农业板块的推动者和实践者,用 7 年间完成蓝城农业、蓝城农业研究院、蓝城检测、蓝颂供应链等生态体系搭建和落地。在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化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期间参与中国工程院在三农领域的三项重大课题研究,在宏观政策、产业环境、市场态势、运营赋能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美国 FIDA 文旅亚太区总创意策划师、总裁。
曾任职 2005深圳东部华侨城及茶溪谷的总体策划、总体设计和项目监理。
2006 年参与周庄今后五十年的规划和发展;
2007广州番禺长隆旅游度假区的整体改造的设计。
其主要设计领域是在主题游乐园、休闲度假产业项目的总体策划设计、特色小镇的总体策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