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驾崩,要五个妃子殉葬 ... ·  23 小时前  
鱼羊史记  ·  男人最掉价的10个行为 ·  昨天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26篇 ·  2 天前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26篇 ·  2 天前  
济南时报  ·  济南有重要发现,多张现场照片传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唐朝武庙祭祀古之名将,王猛慕容恪名列其中,为何却无冉闵身影?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11-09 21:52

正文

唐朝最早立武庙,是平定安史之乱后,一要对平叛将士论功行赏,二要对那些安史降将盘踞的藩镇加以笼络,因此才褒扬历代名将武之忠义,以示朝廷对武人的重视,以维持王朝统治。

武庙是“王佐武臣榜”,而非很多人下意识认为的“名将榜”, 根本不是以军事战绩、或者军事才能为优先考虑。

司马穰苴 ,这种根本没打过仗的因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故,和一本兵书,也成为了“武庙十哲”,居然得以和韩信、白起并列。

所以一切自立为皇帝、为君主的名将,都没有入选,包括西楚霸王 项羽 ,否则不是鼓励那些如狼似虎的藩镇效仿么?

冉闵 生前已经自称魏国皇帝了,当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入选武庙。此外, 冉闵 曾是羯赵政权大将,却一朝警醒倒戈奋击,自立为帝,更将其”故主“石虎家族以及超过二十万的羯人部族斩尽杀绝。 因此完全不符合历朝推崇的“君臣之义”,以及儒家倡导的“仁义道德”。

他建立的冉魏帝国也仅仅维持三年,就更加不会为之后王朝所推崇的,毕竟没有 哪个皇帝,会希望自己的臣子是第二个冉闵,他的事迹也就长时鲜为人知了。

冉魏皇帝:冉闵

至于冉闵的对手 慕容恪 之所以能入选唐朝和宋朝武庙,

首先当然是因为他军事才干甚高,生平战绩出色,确系当时名将

  • 棘城之战,以 两千骑奔袭,击溃数十万赵军;

  • 密云山之战,慕容恪率七千骑兵伏击,大胜 三万赵军;

  • 率一万七千骑兵攻灭扶余国,俘虏五万;

  • 灭冉魏后,又讨平王午、吕护等军阀,统一河北。

  • 接着 挥军东进,野战获捷, 破敌三万,围城经年,攻灭齐王段龛,平定山东;

  • 之后 在与东晋的长期拉锯战中获胜,攻取洛阳,并将河南各地纳入版图,令鲜卑燕国步入势力鼎盛期。

燕国鼎盛时疆域

而和冉闵对决的廉台之战,以数万骑围攻步兵万人,斩首七千,生俘冉闵。虽然初战十战十败,之后靠兵力和骑兵优势方才获胜,似乎略失名将水准,有胜之不武之嫌。

但可对比韩信垓下之战,是以三十万汉军和十万楚军决战,身后还有三十万刘邦军支援,一样被项羽打得中军败退,也是靠两翼夹击、兵力极大优势才反败于胜;之后韩信以六十万大军围攻所剩不到十万、且兵少食尽的楚军残部,尚且被项羽成功突围,亦无损一代兵仙之威名。

是役冉闵展现了不亚于西楚霸王项羽的神勇, 单人击斩三百余敌人 的表现,和项羽乌江之战的绝唱一样,是中国冷兵器史上仅有的两例。而慕容恪也沿袭了兵仙韩信当年在垓下之战的策略,并创造性发明了“连环马”战术,中军退却后、两翼包抄夹攻将冉闵军全歼。

面对项羽、冉闵这样冷兵器史上千年一出的绝世猛将,作为优秀智将,韩信和慕容恪的表现同样已算得上竭尽所能,无足苛责。

燕太宰、太原桓王:慕容恪

诚然慕容恪野战甚强,攻城战表现相对有所欠缺,攻克广固耗时一年,攻击五百晋军把守的洛阳也耗时一个月。其用兵风格更多是操练精兵的正兵流,这是不及他弟弟 慕容垂 之处。

毕竟慕容垂在决战中击败了东晋名将桓温和刘牢之,参合坡惨败后率军报复,还能令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望风而逃。因此慕容垂的 对手含金量甚高,他 晚年对西燕和北魏的谋战手段更已入兵家化境。

但慕容垂麾下的后燕军队,害民扰民的不良记录颇多,同为慕容氏一族的慕容冲的西燕军队更以残暴著称, 相反慕容恪麾下的前燕军队,史家用了“ 军令严明,秋豪不犯 ”这样的词来形容。

因此,唐宋两朝武庙,在排除了那些自立为帝的胡族君主如慕容垂后,虽然效力于胡族僭伪政权,不被列入正统王朝、但依然能入选的便仅有慕容恪和王猛两人。

前秦丞相:王猛

王猛不但是政治家,同时又作为统帅,挥军攻灭前凉,在慕容恪死后率秦军六万,潞川之战大破慕容评的三十万大军,一举灭燕,为氐族前秦帝国从关中一隅到席卷中原,统一北方,十分天下有其七,立下殊功,因此名列武庙也实属正常。

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宰相崔浩,曾经对同时代的几位前辈名人有过一番点评:「王猛之经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恪之辅少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刘裕之平逆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

认为苻坚和王猛的君臣相得,就如齐桓公和管仲一般;慕容恪辅佐少主,忠心不二,就如同霍光辅佐汉昭帝一般;而刘裕虽然击平逆乱,对东晋皇帝司马德宗而言,却也是预备改朝换代的曹操了。

唐、宋两朝官方和史家一致肯定慕容恪,甚至破例将一个胡族政权的亲王放到华夏朝廷的武庙里祭祀,确是因为慕容恪其人的生平操守和人格魅力,在当时五胡政权如出污泥之白莲的缘故。

就连一生矢志抗清毫不妥协,终生不肯剃发的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论史时极其痛恨胡人,连对以汉化典范著称的前秦皇帝苻坚和北魏孝文帝元宏,也大肆抨击其虚伪与沐猴而冠,(虽然他老人家更多是借题发挥,讥刺康熙帝玄烨。)

明末思想家,船山先生:王夫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