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产业寒冬里,又一产业大佬要跨界转型。
绿地跨界造车
近日,绿地集团官宣要成立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是绿地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开拓新增长点的重要表现。
●
图
源:绿地集团
据悉,绿地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首个出口订单将签约5000辆中国产新能源汽车,以当下热门车型为主,主要销往西亚、中东等地区,预计单车利润较国内销售提高15%~20%。总金额约7000万美元。
未来三年,绿地将依托进博会平台,充分利用自身在全球贸易供应链配置、海外资源布局及多年来在汽车销售服务领域的综合资源优势,通过整车出口、海外组装、服务集成等方式,冲击年出口10万辆、年销售规模百亿元的目标。
●
图源:
绿地集团
绿地转型造车,并非全无准备。
早在去年年初,公司就尝试通过合肥绿地中央广场GX360项目去做过度,欲通过“展销 + 体验 + 文化”的新模式,打造安徽首家新能源汽车主题商业综合体,将地产与新能源汽车进行融合。
据悉,目前该项目已有特斯拉、理想、蔚来、华为、小米等品牌签约入驻。
转型卖车为哪般?
绿地为何放着好好的主业地产不做,要来涉足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答案很简单,绿地没钱了。
2024年以来,绿地的业绩依旧低迷,亏损也在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绿地2024年度销售额仅为639.26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2.7%。
此外,根据公司1月27日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度公司亏损仍将继续,预计2024年年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0亿元到-110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值为-95.6亿元相比,呈扩大趋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12亿元到-92亿元。
●
图源:
同花顺APP
对于亏损原因,绿地集团解释称:
一来受资产价格下行、公司加大促销去化力度、部分项目开发周期延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部分房地产项目拟计提减值准备;
二来由于市场下行,公司房地产业的结转规模、基建产业的营收规模同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公司房地产业结转毛利率也同比下降,导致业绩进一步承压;
三来房地产项目利息资本化减少,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增加。
这般糟糕的业绩下,绿地不得不“二次创业”寻找新的增长点。
对此,张玉良表示,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二次创业”的积极进取精神,盘活存量、增加流量、用好变量、提升质量、稳定总量,推动公司持续深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房企造车,生死几何
房企跨界造车的,绿地不是第一个,前有恒大、宝能为它打板,从目前的状况看,发展都不是很理想。
先来看恒大,2018年,许家印高调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彼时的他壮志满怀,大手一挥豪掷3000亿元进军汽车产业,目标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
2022年9月,恒大汽车首款量产车型恒驰交付,但许家印远远低估了造车的复杂程度和烧钱速度,叠加房地产主业的下行周期难以输血。
很快,恒大汽车就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了窘境,债务危机爆发资不抵债,公司频频被曝出裁员、停工,经营压力高企。
今年2月3日,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发布一则《业务及运营更新》公告显示,因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经营环境非常艰难,在过去的六个月里,集团进一步裁员及削减其他运营开支以节省成本,但集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较低,其现正用于维持基本运营活动,恒大汽车迄今未能成功找到能够帮助缓解集团流动资金问题并推进集团适当重组的战略投资者/买家。
●
图源:
恒大汽车
宝能集团造车比恒大更早些,2017年宝能以66.3亿元收购观致汽车51%股权,正式切入汽车行业。
遗憾的是,无论是在知名度上还是销量上,观致汽车的发展远远不及预期,在激烈的新能源车市中逐渐被淹没成为炮灰。
不仅如此,宝能汽车公司还存在股权被冻结,多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等风险。
天眼查信息显示,2025年1月17日,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冻结股权数额99亿元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5年1月17日至2028年1月16日,执行法院为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司目前存在股权冻结为38则;12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未履行比例100%。
●
图源:
天眼查
有恒大、宝能的前车之鉴,想必绿地也清楚造车绝非坦途。
尤其是在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度内卷、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此时入局并非良机,风险和挑战远大于机遇和回报。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绿地选择了风险相对小一些的“出口模式”来切入汽车赛道,简而言之就是赚个差价,国内低价买,到国外高价卖,但是这条路径到底能不能行得通,能不能填补绿地在主业上的巨额亏损,都尚待验证。
恒大汽车的发展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中国汽车市场正发生结构性巨变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剧了恒大汽车处境的被动性。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