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官方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建  ·  提前四个月,正式通车! ·  昨天  
中国能建  ·  哪吒:重生之我在中国能建...... ·  2 天前  
国机集团  ·  张晓仑会见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张彦军一行 ·  3 天前  
国机集团  ·  张晓仑会见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张彦军一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岛新闻网

青岛华通集团:以“存量焕新+创新生态”双轮驱动 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

青岛新闻网  · 公众号  · 国企  · 2025-02-14 15:26

主要观点总结

青岛华通集团在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探寻创新发展路径,在盘活低效资产、引入新产业和新业态等方面成果显著,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该集团通过盘活废旧工厂、建设专业化工业园区、精准招商引凤、构建产业生态、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措施,融入城市布局,为城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盘活低效资产,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华通集团通过盘活低效资产,将废弃生产加工厂房转变为生产性服务业新质生产力,以全新方式融入城市发展进程,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2: 引入新产业和新业态,实现老工业建筑的‘活化’

华通集团通过引入新产业和新业态,实现老工业建筑的重生,让城市记忆得以传承,为工业历史文化传承和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关键观点3: 精准招商引凤,优化产业格局

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依托平台优势,打造特色园区,制定精准招商策略,引入各类新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关键观点4: 构建产业生态,协同创新发展

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以“生态共建”为核心,通过硬件升级与软服务赋能,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企业与园区的协同共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观点5: 融入城市布局,为青岛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深度融入青岛市“10+1”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自身在资产运营方面的优势,为城市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正文


在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青岛华通集团勇立潮头,积极探寻创新发展路径,在盘活低效资产、引入新产业、导入新业态、培育新质生产力等领域成果丰硕,已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昌邑路4号华通文化创意产业园--原青岛国营火柴厂





盘活低效资产

唤醒城市沉睡资源 践行高质量发展使命



华通集团肩负着青岛市低效资产盘活的重要使命,2023年以来,旗下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负责9个市级低效资产盘活重点项目。截至2024年底,凭借精准规划与高效改造,累计改造低效厂房面积约17.5万平方米,让闲置资产重焕生机,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优化资源配置。


以青岛市昌邑路4号为例,这里曾是创立于1928年的华北火柴厂旧址。从创立之初到转型为青岛国营火柴厂,它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工业奋斗史,在众多老青岛人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上世纪90年代,火柴厂迁至市外,原址成立的青岛益青工艺制品厂也因大环境变迁停产。


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接手后,深入实地调研、追溯历史脉络,实施“一园一策”。将昌邑路4号定位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对电梯、楼梯、路面、外墙等进行硬件设施改造,还新建了停车场。同时,成功引入链主企业青岛安第斯之光咖啡公司,旗下由世界咖啡大赛杯测冠军主理的北方最大咖啡工场店“四分时咖啡”也随之入驻。如今,老火柴厂以时尚地标的崭新面貌回归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形成了集咖啡工场、沉浸式剧场、文具旗舰店以及总部经济于一体的复合型业态,成为旧工业与新消费融合发展的新典范,让老工业遗址焕发新活力。


延安三路212号云智产业园--原孚德皮鞋厂


类似老火柴厂这样的老工业建筑“活化”案例,在华通集团还有许多。延安三路109号的海珊制衣厂、延安三路212号的孚德皮鞋总厂、哈尔滨路46号的东方衬衫厂、永平路4号的青岛第二印染厂等。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旧厂房、旧仓库,通过引入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了从老国营厂废弃生产加工厂房向生产性服务业新质生产力的转变,以全新方式融入城市发展进程,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工业历史文化传承和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此外,华通工业园公司与国内产业园区头部运营开发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建设专业化工业园区,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投资打造的华通联东·青岛临空国际智造港和均和云谷·青岛未来创新园项目,推动产业园区快速落地,实现了优势产业的合理布局。


均和云谷·青岛未来创新园。





精准招商引凤 优化产业格局



在政策导向的指引下,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依托华通集团的平台优势,打造了众多特色园区。公司围绕园区自身产业定位,制定精准招商策略,积极引入各类新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一方面,组建专业招商团队,深入研究行业动态与市场需求,主动出击,积极对接国内外优质企业。通过参加各类产业展会、举办招商推介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园区优势与政策,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引入洁神智慧洗衣、千亿供应链、同心广告等链主企业,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同时,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入驻,目前已成功招商引入300余家优质企业,其中包含2家瞪羚企业和6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园区的产业聚集,专业化发展。


华通联东·青岛临空国际智造港


在引入企业的过程中,华通工业园公司始终以青岛市产业规划为方向标,聚集优势资源,重点布局。例如,均和云谷·青岛未来创新园重点引进智能制造、电子信息高端科技研发类以及辅助研发生产型相关企业;华通联东·青岛临空国际智造港则聚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产业等领域。


永平路4号洁神智慧园--原青岛第二印染厂





构建产业生态 协同创新发展


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以“生态共建”为核心,通过硬件升级与软服务赋能,致力于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企业与园区的协同共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厂房、办公场地等,满足企业多样化的生产经营需求。在软环境打造方面,协同青岛企业服务集团,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等综合服务。


以洁神智慧产业园区为例,该园区以“工业遗存,绿色低碳,产城一体,智能智慧”为定位,构建了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的生态系统。在园区内,洁神智慧洗衣作为核心企业,与洗衣设备研发、洗涤剂生产、物流配送等上下游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和资源互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园区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以链主企业带动园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优秀样板。


目前,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已建成洁神智慧产业园、都市新经济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十余处亮点园区,可实现年产值约46亿元,税收约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


华通联东·青岛临空国际智造港





培育新质生产力 激发创新活力



面对时代发展新趋势,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积极引入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依托华通集团旗下青岛数据集团,合作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高效化。


在招商引资上,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创新模式,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招商,打破地域限制;加强与商会、行业协会合作,精准对接优质项目。2024年,成功中标城阳区某上市公司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并快速招引食品行业创新型头部企业,实现当年中标、当年招商、当年运营的“都市”加速度,为市低效盘活工作开辟新路径,也为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市场化迈出了坚实一步。


均和云谷·青岛机器人产业园项目





融入城市布局 盘活低效资产



在城市发展浪潮中,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积极作为,深度融入青岛市“10+1”产业布局,通过盘活低效资产、引入优质项目等措施,为城市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青岛市“10+1”产业发展布局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海洋产业,旨在构建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华通都市产业园公司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在资产运营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盘活低效资产的重任。深入分析所管理资产的特点,根据区位、周边产业等情况,因地制宜规划,让低效资产与城市产业布局相匹配,挖掘潜在价值。


产业导入上,华通工业园公司与国内外优质企业合作,对接“10+1”产业重点领域。例如,均和云谷·青岛未来创新园项目,由其与上海均和集团合作改造。该园定位高端研发智造产业园区,已吸引35家优质企业入驻,推动了青岛高端制造业发展。在机器人产业,均和云谷·青岛机器人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项目计划投资打造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圈,已签约15家优势企业,致力于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助力青岛机器人产业发展。


华通联东·青岛临空国际智造港项目鸟瞰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