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大学
腾讯大学的移动学习平台,为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腾讯最佳学习实践、最IN互联网资讯、热门业务动态、必备互联网生活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P虎知队  ·  虎哥60秒:AI生图是否有著作权 ·  2 天前  
IP虎知队  ·  虎哥60秒:AI生图是否有著作权 ·  2 天前  
数智前线  ·  DeepSeek让多地智算中心停建?业界总结 ... ·  2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审稿专家:Your English is ... ·  2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审稿专家:Your English is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大学

天啦噜,这群人竟然在研究如何在职场上对付95后!

腾讯大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8-09-18 18:30

正文






相信多数人都感同身受,工作后时间像坐了火箭,一窜不回头。最初,还怀抱着一腔热血,认为自己是职场上最年轻的花朵,可当身边默默涌现出一个群体后,很多人便改变了想法…


“95后,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群年轻人?是我老了,还是他们太超前?虽然是工作上的老司机,可带95后的这波车我还是有点不会开。”


不下功夫,还想打入95后的圈子?Too Young Too Simple!



今天,我们将带大家几步走进95后的内心。








沟通必知


每个人都不喜欢被贴上“刻板印象”的标签,就像“程序猿”讨厌被说成不修边幅、木讷无趣,“女司机”讨厌被说成“马路杀手”、“天生路痴”。但我们却总会不自觉地给别人打上标签,还常有以偏盖全的倾向。



01

95后Style

代际的划分,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时代,而非年龄。

——Thompson


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形成于他们的青少年晚期,代沟源于塑造我们的时代在变化——70、80年代物质相对匮乏,导致这个年代的人会比较多关注稳定、平衡,因而抗压能力相对强。到了90年代,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也更加丰富,这也让95后的思维更开放,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丰富多彩的新鲜事物。所以,当两代人遇到困难时,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80后

相对传统,当他们遇到压力时会隐忍、隔离、转移以及向内施压。 膈应的事情假装没看见,或者背后讨论、吐吐槽算了。


95后

不记仇,因为有仇习惯当场就报了,有了摩擦会马上怼回去。

面对外界各种各样的压力时,95后会用以下几种方式保护自己:


1、退行: 我虽然参加工作了,但是我不想做大人,我还要做小孩,通常表现形式为:任性、撒娇。


2、推诿: 这次没做好是XX客观原因导致的,我自己的考虑、行为并没有错。


这时候千万不要轻易把95后定性为不负责任、没有担当。其实95后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可能确实没办法hold住这个难度的事,所以才用推诿来保护自己。


3、过度表达: 我们鼓励对方表达,但是有可能发现一表达就打不住,且很多表达的内容零散、没有重点,甚至还伴有夸大的倾向。


过度表达的背后其实是95后希望得到关注和理解。

现在国际上定义的青春期较原来延长为10-25年,那么很多90、95后现在也还在青春期里。青春期不等于叛逆,而更像是一个董事会,很多事情他们可以自己做主了,但也还是需要别人的帮助。从年轻到成熟就像新老政策交替期,我们要理解,新人们可能很想证明自己,但还需要帮助、指引才能完成好任务。



下面就通过几个常见场景来进行解析:


案例一:


小A原来在学校里很优秀,但自从进入单位后,和她一起入职的小伙伴进步都很快,反观自己却没有很大的进步。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走,感觉到无助。


对策:一贯优秀的同学容易有偶像包袱。看书、考试毕竟和实际工作有很大差异,更何况一个人可以做好A,不代表就一定擅长BCD。过去很优秀容易让人有过大期待,导致失望。工作的成长需要总结和领悟,越优秀的人越容易有落差。


所以,应对这种情况,要多给一些场景让学员多看,多反思:


1、 布置任务,尽可能给出可量化、具体的目标,给出做得好的标准和之前遇到过的问题。


2、鼓励、发现长处,如果新员工做错事,说明原因,而不是指责和打击。


其实95后并不是不接受意见,而是只听有理有据的意见。如果我们批评的理由得当,且基于事实,那你自然会发现90、95后会很认真地将自己的错误记下并改正。


3、 新员工喜欢尝试新的东西,有很多想法,不一定按导师的要求走。


我们可以引导和授权,在完成必须要完成的内容后,允许微创新。


案例二:


小B入职以来经常加班,有时候周末也要来公司工作。感觉不仅身体被掏空,生活也被工作绑架,生活压力大,房价高,每月工资剩不了多少,看不见自己的未来。


对策:压力大常反映为2点:失去兴趣、对未来感到无望。压力大不只是新员工的专利,老员工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觉。面对这种情况,可以这样做:


1、 引导新员工找到独有应对压力的方式,如发现兴趣


你自己喜欢什么,做什么会开心,引导他们通过兴趣爱好来让自己放松。比如小M非常喜欢咖啡的香味,一闻到咖啡的香味就比较放松,所以每天早上都会用一杯热美式开启崭新的一天。


2、 利用公司一切可以从身体、心理上释放压力的资源


比如向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就是缓解压力非常有效的方法。可引导新员工直面自己的困惑和问题,找到合适的排解方式。另外,也可以留意这个新员工的优势在哪里?他的劣势和痛点是什么?我可以怎么帮助他扬长避短?



02

应避免的坑


坑一:用强势掩饰我们的脆弱


有些导师和新员工年龄差距不大,为了能hold住新员工,可能故意表现得成熟、权威且强势。恰好95后也是有主见的人,两个强势的人碰到一起,会很容易产生冲突。所以辅导的时候并不需要强调我是你的导师,我就高阶,你要听我的,这是XX的经验之谈。导师之所以被赋予这个职责,还是因为在工作上干得不错,有过人之处,所以可以以开放的心态交流互相需要的信息,耐心沟通,取长补短。


坑二:对事不对人,不要习惯使用否定性的语气指导工作


可以用提问式让他发现问题,并且不要在别人提问的时候轻易打断。少反问、少质问,而是探索性的提问: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有时候导师会觉得给新员工一个有挑战的环境,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但新员工可能将其误解为对自己有所不满。所以导师要肯定长处,不要吝啬表达,新员工其实是非常渴望表扬的,沟通往往就可以从表扬开始。如果你担心自己固有的表达方式不好改,可以悄悄给沟通过程录音,回来听听你否定、肯定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坑三:没有关系就没有管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