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扔書
专业分析美术史书籍,深入解读展览与拍卖,理性且深情,扔书给你讲艺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春城  ·  高铁站台打伞有触电风险?官方回应 ·  2 天前  
春城晚报  ·  限时观测!就在明天 ·  3 天前  
云南新闻网  ·  最高降14℃!返程注意,云南多地有雨雪→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扔書

月上孤峰:南宋禅宗绘画研究

扔書  · 公众号  ·  · 2024-10-28 22:15

正文

微信公众号全新改版,欢迎点击上方 “扔書”关注我们,并 “设为星标” ,更容易找到推送的新书噢。

作者:李静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ISBN:9787102086156
页数:412


推荐


禅宗对于中国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思想也通过艺术的表现而愈加发扬,在绘画上更是如此,二者的关系可谓相得益彰。禅画艺评易流于虚玄,而本书通过禅理、画理、画技以及历史沿革等合参的方式,对南宋禅宗绘画的各种现象进行了全景式的观察与分析,材料宏富,视野开阔,别开生面。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李静博士精研禅宗绘画,亦以慈悲心故,著此书为后学者大开方便法门,足可赞之叹之也!该书从禅画思想、内容、形式、影响等方面皆作了非常详尽的说明,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是有志于研究学习禅与画者置之案头的之宝。
——陈玉圃(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雕塑等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而禅宗的出现及与之相应的禅画出现,更是拓展了中国画的内涵,其所包含的精神意义更加丰富多彩。本书以南宋禅宗绘画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方法,使用资料周全,论述谨严,成绩显著,对中国绘画史、美术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均有不凡的贡献。
——崔大庸(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禅宗影响了中国文化各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不了解禅宗与禅宗思想就不能全面把握中国文化。本书不仅具有一定的绘画史学研究价值,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多学科视野以及艺术实践体验。
——韩昌力(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以美术史为线索的画家与绘画史料;以佛典为线索的禅宗画史、画赞与相关经律;以传世作品为线索的画风、款印、题材、布局等画面信息;以考古为线索的相关雕塑、壁画、版画、碑刻、铜镜等文物遗存。本文将综合考量以上线索相关的材料,梳理出以南宋禅画题材、风格、思想、渊源为轴心的研究脉络。尝试从多角度全面客观地梳理南宋禅宗绘画的相关问题。试图对一些独特的绘画风格、论画观点加以命名;对一些典型图式尽量详细地举证;将背景资料制以图表,为有兴趣了解与研究禅宗绘画的读者提供参考与方便。
内页展示

作者简介


李静,1979 年生于山东乐陵。本科及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东方艺术系。2017年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博士后,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成立山东大学威海禅宗艺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禅宗绘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


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禅画综论
第一节 禅画概念及相关问题
第二节 禅画的功用与安置
第三节 禅画与禅宗思想

第二章 南宋禅画诸相
第一节 佛祖相
第二节 山水、花鸟、兽畜

第三章
第一节 南宋初期(1127—1189)—发展期
第二节 南宋中晚期(1190—1279)—成熟期

第四章 南宋禅画的艺术特性
第一节 笔墨
第二节 题赞
第三节 心性与画境
第四节 布局与改造

第五章 南宋禅画与文人画、院画间的交互影响
第一节 南宋禅画与文人画
第二节 南宋禅画与院画

第六章 南宋禅画与相关佛教艺术间的关联探讨
第一节
第二节 宝冠观音与数珠手观音像
第三节 布袋像
第四节 善财像
第五节 达摩像
第六节 半身像
第七节 牧牛图

结语
附表
画目索引
参考文献


【推荐】

新书推荐: 扔書公号特别推荐这部书,定价98,首发特惠58.8包邮,现货发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