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学术通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学术出版分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藏不住了!广州也有自己的「童话大草原」! ·  15 小时前  
佳木斯广播电视台  ·  逐日东极 ... ·  19 小时前  
佳木斯广播电视台  ·  逐日东极 ... ·  19 小时前  
最红安  ·  古朴而美丽的传统村落——红安祝家楼 ·  2 天前  
最红安  ·  古朴而美丽的传统村落——红安祝家楼 ·  2 天前  
新晚报  ·  海南通报:停业整顿15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学术通讯

《此疆尔界》《治道之统》《“地生人”与雅典民主》分别荣获“兴全青年著作奖”和“新史学青年著作奖”

三联学术通讯  · 公众号  ·  · 2025-01-18 09:00

正文



近期,“兴全青年著作奖”和“新史学青年著作奖”先后揭晓。这两个奖项都志在奖掖青年学术才俊,在众多优秀候选著作中分别遴选五部入列,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三联书店2021年出版的《此疆尔界:“门罗主义”于近代空间政治》(章永乐著)荣获首届“兴全青年著作奖”;2023年出版的《治道之统:传统中国政治思想的原型与定型》(孙明著)和2022年出版的《“地生人”与雅典民主》(颜荻著)荣获第三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在此热烈恭贺三位青年作者。




兴全青年著作奖


2024年春天,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启动了兴全青年著作奖项目,该项目由兴证全球基金赞助,旨在鼓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中文原创著作。经过近一年的评选,产生了第一届兴全青年著作奖的最终获奖名单,现公示如下。


青年•中文•原创•专著


01


书名: 此疆尔界:“门罗主义”与近代空间政治

作者: 章永乐 (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

出版: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21年




02


书名: 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

作者: 路国权 (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

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年



03


书名: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修订本)

作者: 仇鹿鸣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年



04


书名: 俄罗斯草原征服史——从奥伦堡到塔什干

作者: 施越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

出版: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2023年



05



书名: 汉代洪范五行学——一种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
作者: 程苏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出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



第三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



“新史学青年著作奖”由北京幽兰文化基金会设立,并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组织评审。设立本奖项的主要目的是赓续梁启超先生所倡导之“新史学”精神,表彰在历史学研究领域中既拥有史学方法新视野,又深具敏感洞察力,在发掘和解读新史料方面卓有创见的优秀作品;广泛邀请史界同仁参与评选,无需申报,不限方向,不限断代,充分尊重同行评议的权威性,希望在权威学者们独到深刻的眼光审视下,成功甄选出构思精妙,文字雅致却又不趋时流的优秀历史著作,真正对那些学养深厚,充满洞见,同时又能尊崇先贤,坚韧治学的优秀青年学人起到提携褒扬的作用。


首届和第二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评选活动分别于2019、2022年举行,得到了学界同仁的积极响应,亦在公众层面获得广泛关注。2024年10月,第三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评选正式启动,限定参评专著出版时间在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之间。筹备委员会向全国39家重要教学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发出提名邀请,收到回复意见104份,提名著作共计189部。综合提名票数及评审专家意见,按照1:3的比例产生15部候选著作。再由来自不同学术机构的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经过充分讨论,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依据票数过半原则,评选出五部获奖著作。


第三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颁奖典礼拟于2025年春季择期举行,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特此公告!


北京幽兰文化基金会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2025年1月14日


第三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

获奖作品名单及著作简介


孙明:《治道之统:传统中国政治思想 的原型与定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



“道统”实即“治道之统”。治出于道、道而有统,面向政治、社会与思想的整全之治,构筑理想政治的秩序和境界,是贯穿古代中国政治和思想史的一条线索。中国本有之治道源于“皇、帝、王、伯”为“大型”层累演进的治理形态与国家政治发展,经以儒家为中心的诸子“务为治”的发明而“道化”。治道承传由“命”“位”标识的社会政治权力结构(“道权”)决定,从古典时代的“圣人”“(制)作—述”等具有政治内涵和实践属性的治道概念一路递嬗转进,定型于“行道—明道”的传道与“道统”论。“道统者,治统之所在”(杨维桢语),道统论成为治道的最高遵循后,以改造政治正统论为基点,深刻影响元明清三朝的政治和思想发展,既与君主集权互动,又形塑了王朝治道,在清代达到实行的顶峰,而成为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起点。本书致力于“用一本书来思考一个问题”,是在连贯的政治思想史视野中观照传统中国治道演生、发展与定型的尝试和努力。它采取兼顾专论与通史的写作策略,选取能够反映中国治道特质的若干重要问题,融会思想、礼制与政治实践,考实、析理,阐释其内在逻辑,将其置于长时段的发展史中观察其变迁成形,从而获得对中国治道传统的新认识、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新理解。




颜荻:《“地生人”与雅典民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



“地生人”(autochthony)意指人直接从大地生出而不是由人类母亲所生。它是古典时期的古希腊世界里一个流行颇广的修辞,出现在诸多城邦的建城神话与政治话语中,其中尤以民主雅典的“地生人”最为著名。由于“地生人”涉及范围甚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十分有力地推动了学界对古希腊文明世界的整体理解,因此,“地生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西方古典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经典课题。“地生人”为何会如此流行?当时的人们怎样理解城邦的起源乃至人类的起源?这又与城邦政治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本书围绕“地生人”与雅典民主,从神话、政治、戏剧和哲学四个方面探讨了“地生人”作为起源神话的叙事逻辑及其与雅典社会、政治思想的密切关联,并深入探索了“地生人”主题在文学与哲学领域的应用。作者一方面将西方学界已有的奠基性研究成果介绍到中文学界;另一方面对已有的研究做出了反思与批评,更深一步挖掘了“地生人”在文化、思想领域所蕴含的能量,提出了不同于西方主流学界以民主政治为主导的文本解读。




杜宣莹:《女王之死: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 权力政治(1568~159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本书立足于都铎中央政务文书、权贵的私人日志、备忘录、家族档案与间谍书信等原始手稿,从信息控制之新视角审视1587年前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死刑运作与事后的政治余波,层层剖析伊丽莎白一世绝对王权表象下的多重权力危机:信息渠道的被动、党争制衡的失灵、内廷的政治边缘化,以及男性官僚对女主统治的焦虑和箝制。信息控制下的权力流动网络将重新诠释近代早期英格兰政权在制度内外的博弈、君臣秩序的重塑,以及从专制到共治、从“王”本位到“国”本位的结构性转型。




于薇: 《徙封:西周封国政治地理的 结构—过程(修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封国是西周史基本问题之一。本书以徙封为视角,综合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史料,将历史学与考古学深度融合,对西周封国空间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在对130余个封国的史料全面考证、梳理基础上,重点对存在受命移徙(即徙封)的封国加以研究。作者认为,西周封国的地理分布始终处于变动状态。受分封和徙封带动,王朝疆域经成康、昭穆、懿孝夷、宣幽四阶段,由八小区域演进为六大区域。期间各区域的封国发展节奏,与王朝政局密切相关。本书的新意在于:以动态思维理解封国,突破西周研究中时空均质化、扁平化的常见情况;建立西周封国地理的分期和分区序列,为断代史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基础时空坐标系;尝试揭示空间过程对“姬周型制度”的形塑作用,回应“商周之变”经典话题。




赵诺: 《太行山上:中国共产党太行根据地干部政治成长史》

浙江古籍出版社,2023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