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寸邮缘
集邮知识,每日推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鸡西新闻网  ·  【夜读】谢谢你爱我! ·  8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有游客失联!知名景区通报 ·  9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视频曝光!男子在广州街头“翘头”飙车,时隔两 ... ·  9 小时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深圳放大招:可免费住15天 ·  1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寸邮缘

论极限明信片三要素和谐一致

方寸邮缘  · 公众号  ·  · 2019-12-02 00:00

正文

极限明信片是由邮票、图画明信片、邮戳三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复合性集邮品。由于极限片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故而倍受集邮者的亲睐。根据FIP规则和本人多年来收集、制作极限明信片的体会,试谈对极限明信片三要素和谐一致的几点理解。

一、FIP极限集邮规则对极限明信片三要素的规定

FIP极限集邮规则规定:极限明信片要求邮票图案、明信片图画和邮戳之间应达到最大可能的和谐一致;极限片所贴的邮票必需是有效的邮资凭证;邮戳的盖销时间必须在邮票的使用期内,并尽可能接近邮票的发行日期;明信片图案不是邮票原图的简单放大;也就是说,明信片图案和邮票图必须反映的是同一事物,邮戳地名和日期按照尽可能和谐一致的要求,应该是明信片和邮票反映事物的发生地。最一致的日期便是邮票发行首日将邮票贴在一张与邮票图相似题材的明信片有图案的一面,并在当地盖首日邮戳或者风景戳和纪念戳,这便是极限明信片。

按FIP规则规定,极限片除坚持票、片、戳三要素原则外,并且规定明信片应早于邮票发行,而且越早越好。极限明信片可以不经过邮局实寄。

集邮者把邮票、明信片、邮戳称为构成极限明信片的三要素,而这三要素又互为依存,互为因果,缺一不可。极限一词原是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之一,日常生活中引申义指某一事物已达到顶点,不能再发展也没有发展的余地了。根据极限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这种纯集邮的复合邮品叫做极限明信片,就觉得非常恰如其分了。

极限明信片的出现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在1900年前后。至于世界上第一枚极限片的诞生时间,那就众说纷纭、无从考证了。早期极限集邮者收集的主要是明信片,后来有人把相似图案的邮票和明信片贴在一起,加盖邮戳邮寄并收藏时,才有了早期的极限集邮。“极限明信片”这一名称的由来,目前公认的看法是最早出现在1932年8月比利时发行的《自由交换》杂志上。该杂志发表了一个名叫利塞斯特的人撰写的一篇文章,他在这篇文章里详细描述了他在巴黎怎么样制作一枚极限明信片的经过,并首次运用“极限明信片”一词。


二、对极限明信片票片戳三要素和谐一致的理解

构成极限明信片的三要素是邮票、图画明信片和邮戳,这三个要素互为因果。根据《中国集邮大辞典》的解释:“邮票是极限明信片的主体”,据此我们可以确定,极限片三要素中邮票是主体。邮集或是邮品首先要体现一个“邮”字,邮票是国家邮政部门统一发行的正规邮品。一枚极限明信片的产生,只有在发行了邮票以后,才能按照邮票提供的信息去配明信片,明信片在极限片中只是信息载体。

按照当今的文化趋势,发行明信片的部门多、数量大、题材广。邮政部门、文化部门和其它任何有能力出版发行明信片的部门都可以发行明信片,它的题材之广、发行数量之大,比邮票要多得多。极限片如果没有邮票就成了无源之水。应该说一枚极限片的诞生是建立在邮票诞生的基础上。邮票的发行,从题材、发行量、邮票图所表现的主题,万国邮政联盟是有公约规定的。虽然邮票题材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军事、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但它的发行又是有计划的,有章可循的,也就是说无论发行哪一类邮票题材,是有一定发行节奏的,这样就给集邮带来一定的难度。极限集邮更是如此,因为不是所有题材的邮票都能制作极限片。

在极限明信片中,图画明信片是一枚极限片的载体。按FIP规则的规定,制作极限片的明信片应早于邮票发行,而且越早越好,这是为了增加极限片收藏的难度和珍罕性。明信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起到传递友情,宣传文化的作用,但是它一旦与邮票结缘,被制成极限明信片,其文化含量也就随之增加。因为它被人们再次注入了情感,强化了它的文化内含。

制作极限片的明信片图画信息必需与邮票图信息相一致,或者有直接关联,否则就不能达到规则要求的和谐一致。明信片的种类很多,只要明信片的图画信息与邮票图和谐一致,就可以制作极限片。规则并没有规定哪些种类的明信片不能制作极限片,比如邮政部门发行的风光邮资明信片,虽然明信片一面印有邮资,只要图画信息符合制作极限片的要求,就可以制成极限明信片。制作极限片的明信片的尺寸应符合万国邮政公约的规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邮戳被认为是极限明信片的灵魂,一枚极限片如果不盖邮戳,只能是半成品,作为集邮品它还不具有生命力,这时既不能组集参展,也不能作为邮品流通。所以笔者认为,在极限片中邮票是主体,明信片是载体,邮戳则是极限片的灵魂,只有这三要素的和谐统一,才赋予极限明信片以生命。

FIP规则规定:“极限明信片邮票、图画明信片、邮戳之间应保持最大可能的和谐一致”,这种和谐一致首先是建立在邮票主题题材和明信片主题题材和谐一致的基础上。没有这两个题材的相似或一致,也就没有邮戳的一致。

三要素和谐一致,主要是票、片、戳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要紧密。比如一枚人物头像邮票,配上一枚该人物全身雕塑明信片,而邮戳盖的是人物出生地邮戳,笔者认为这枚极限片就不是很和谐,如果参加竞赛性邮展则是要被适当扣分的。人物邮票配本人雕塑明信片并无不可,但邮戳的盖销地应有选择,本人认为这枚片应盖销雕塑地邮戳。

极限片三要素的和谐,笔者认为真正的邮戳和谐应是风景日戳或是纪念日戳。大家知道风景戳或纪念戳是刻有与邮票和明信片图案相似的图形的,这类戳与另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真正上佳的极限明信片。

三、对一票多题材和一片多题材极限片制作效果的看法

在以往的宣传和历届邮展上,我国对极限集邮存在不少的误区,突出的表现是极限片的一票多题材和明信片的一片多题材问题,有一个时期还认为画稿片,明信片上有字的,用明信片封套制作极限片是不规范片,更不能组集参展。从近年来的世界邮展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上述类型的极限片参展,并获得了高奖。从我们已有的规则译本中,也并无明文规定此类片不能参展。

极限集邮主要是选取极限片上的专题信息,至于极限片的规范性规定得反而不是那么严格。极限专题邮集主要是看创作者对邮品专题信息的运用和拓展。一部邮集就是一篇论文,只是这篇论文的主要载体是极限邮品,评判邮集优劣的标准是邮集的编排和故事性,以及对邮品信息的合理利用。邮品基本符合规则即可。我国集邮本来起步就晚,集邮圈中人亦无必要自我束缚,更不要自相残杀,这样不利于我国集邮文化的发杨光大。

一票多题材是指一枚邮票上的图案有二个以上的专题信息。如T130(4—2)南天门,用相应的明信片制成极限片可用作山水风光、建筑、门等多个专题的邮集。

一片多题材是指明信片图画上有二个以上的专题信息。此类片目前国内还比较少见,而国外片比较多见,国外称之为多镜头片或是分格片,因明信片有多个画面图案而得名。

现在国内有人撰文说:“片是多题材的则不能用于制作极限片”。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末见到上述说法,新旧规则均无此规定。另外规则在邮票题材上也已经涉及多个不同的题材、局部题材或是次要题材,但是要求明信片只能存在邮票上的唯一题材,也就是说,明信片不能同时展示邮票上的两个以上题材。但是常见的全景式极限片,有几枚不是同时展示两个以上题材呢?按照一片多题材不能用于制作极限片的说法,那这些极限片都是不规范片了。但是从以往的世界邮展上,我们见到太多的国外获奖极限邮集用了太多的一片多题材或是一票多题材极限片。中国的集邮与国际接轨多年了,国内的少数人不能总是把自已的管见强加给集邮者。现在是改变这些观点的时候了。

极限邮品本身就是一种复合邮品,基本上是为集邮专用而创造的,在制作极限片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再创作的行为,所以国内的集邮人完全没有必要没事找事,自我束缚。更不能凭个别人说风就是雨,那样不利于中国集邮走向世界,更体现中国集邮人的邮识水平低。

一票多题材和一片多题材的票和片,只要票和片上有反映同一事物的图案,不管占有多少画面,在贴票适当的前提下,均可制成极限片并用于组集参展。国际邮展上这类极限邮品并不鲜见,所以我们就更无必要在这里自作多情的说哪行哪不行了。

四、对极限片邮戳盖销最佳地点和许可地点的理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鸡西新闻网  ·  【夜读】谢谢你爱我!
8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有游客失联!知名景区通报
9 小时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深圳放大招:可免费住15天
13 小时前
销售与市场  ·  定位公关——品牌从0到0.5的滑翔
7 年前
扫雷小组  ·  卖地不止,一季度土地出让金增30%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