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五道口
有用、有趣、有深度。专业团队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优质阅读体验,投资必备神器。Read less, know mor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I产品榜  ·  DeepSeek 7 天用户破亿|AI产品榜 ·  2 天前  
江西宣传  ·  DeepSeek首次公开辟谣! ·  3 天前  
内蒙古市场监管  ·  你点我检 放心“宵”费 ·  3 天前  
内蒙古市场监管  ·  你点我检 放心“宵”费 ·  3 天前  
刘晓博说财经  ·  深圳开年好消息!这个城市为什么能抓住风口 ·  3 天前  
刘晓博说财经  ·  深圳开年好消息!这个城市为什么能抓住风口 ·  3 天前  
AI范儿  ·  Gemini 2.0 ... ·  4 天前  
AI范儿  ·  Gemini 2.0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五道口

注意!顺势而为

金融五道口  · 公众号  ·  · 2024-12-08 00:00

正文

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财金新天地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 子木聊房 ,作者 子木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今天这篇文章很重要,信息量比较大,涉及多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我尽量深入浅出去讲,希望大家能看懂。


首先是刚刚第一官媒新华社发布了两篇重磅社论:


1、不以GDP论英雄,增长5%左右均可接受

2、中央财政还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大家都知道5%是今年的“铁目标”,在前三个季度的大小会议上一再强调要不遗余力去完成。


但刚到12月就转变了叙事逻辑,“多一点少一点”都可以接受,其实已经告诉大家,任务完成有难度。


提前做“舆论管理”的好处是,提前消化利空,不至于到时候出数据的时候,市场被恶意做空,引发强烈波动。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到时候数据会超过预期,给市场带来利好效应,只不过这种概率并不是太高,可能要涉及到统计学的艺术。


我算了一下:


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 5.3%

二季度:同比增长 4.7%

三季度:同比增长 4.6%


如果想完成年5%的目标,那么第四季度要达到5.4%以上,实际难度非常高。


因为第三季度底出了强力政策,但节奏确实晚了许多,激发的增量,无法对冲掉丢失的存量。


“滞后性”严重,是近两年最直观的感受。至于为什么?这里不方便说,上午发在星球的都删了好几次,大家应该都清楚。


不过好事在于,第三到第四季度,“拉经济”成为上下一体的共识,而且救市逻辑,也从之前的刺激供应端转移到了需求端。


方向是摸对了,接下来就是轰油门,动力源是什么呢?


新华社也说了,“中央财政还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说白了,跟日本美国一样,用债务拉动经济的模型已经确定,接下来上面会不断发债,用来促销费、稳外贸、帮扶企业、推动房地产回稳等等。


规模到底有多大?


“比较大”。


这其实也是比较模糊的说法,日本政府债务占 GDP 的比例达到了 261.1%,美国债务约是美国 GDP 的 167%,而我们,2023 年底,全国政府负债率为 67.5%。


保守一些,如果把负债率提到100-120%,那么意味着我们还有40多万亿的债务空间,可以操作。


这些钱最重要的不是用来化债,而是补贴企业减税,以及刺激居民消费。今年国补政策效果不错,家电八折,拉动了规模性的消费。


最近还有一个新闻是,江苏省发改委把国补列表扩容到了3C数码产品,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可获得成交价格15%的补贴,单件商品至高补贴1500元。


苏州率先开通后,导致上海、无锡、常州的消费者连夜开车跑到苏州凌晨排队买手机,场面异常火爆。


满级读者应该知道,从2022年开始,我就主张用大额消费券强拉经济。


逻辑上讲,中国消费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内需不可限量,而消费疲软,归根结底就是没钱的依旧没钱,而有钱的缺乏消费的理由。


而消费券本质逻辑上,一方面是让利于消费者,创造消费的理由,另一方面是真金白银补贴制造业,让企业有更多订单,扩大生产,招聘员工,从而解决市场就业问题,其实兜兜转转也是通过消费给人们发钱。


之前, 大多数城市财政疲软,普遍玩不起,而现在有国债帮扶,游戏难度降到最低。


预期之内,大额消费券补贴年底还会加强一波,多地补贴列表扩容,明年还会持续,这是目前能想到,最有效的经济刺激方法。

不过,持续举债,拉动经济,会造成两大负面影响:


一个是通货膨胀,另一个是汇率贬值。


通胀现阶段倒是不用担心,适当通胀有利于经济复苏,还可以有效对冲当下的“缩预期”固化。


而汇率贬值则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业内争议比较多。


特朗普卷土重来后,掀起了美元强势潮,人民币贬值速度加快,一度站在7.3的关口。而继续举债,势必加重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同时美国吸取了9月底的教训,贸然大幅降息,导致对手盘资产大涨,所以这段时间,拼命放烟雾弹,通过各种鹰派讲话,扰乱资本对12月降息的判断,从而把国际资本继续留在美国。


美国对金融市场的“预期管理”能力非常强,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这点后期我专门再讲。


总之,美国需要降息,中国也需要降息,而美国的意图,就是尽量晚一些降息,掣肘中国救市的节奏,定向攻击对手盘的预期。


与此同时, 特朗普已经悄然打响关税战,这周一,美国宣布把140家中国公司“拉黑”,这些中国企业主要是集中在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尤其是芯片制造企业。

紧接着第二天中国开始反制:严控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相关两用(军用和民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反制这么快,说明中国早已做好了准备,等对手落子。所以美国也比较惊讶,纽约时报还专门发了一篇文章:


中国已经做好准备,和美国在贸易领域再交手。


但即使再交手,对方是客户,我们是商家,逻辑关系上,始终被压一头,这意味着汇率保卫战会非常被动,想真正保住汇率会很困难。


唯一的方法,就是弃汇率、保外贸。


没错,我最近研究,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贸易战中,人民币贬值了11.5%,结果抵消了美国新关税的约2/3的影响。


因为人民币贬值,那么以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就会变得更便宜,从而促进出口贸易,这也解释了,特朗普2018年发动贸易战,但2018-2020年的进出口经济反而比较好的原因。


现在保汇率的收益,远不如保贸易高,因为贸易背后是老百姓的就业问题,是经济大盘的运营问题,是产能的去化问题。


只要就业强,消费旺,经济复苏并反弹,那么外资最终还是会来到中国市场赚钱。


刚刚还有消息称,中国央行11月恢复增加黄金储备。


上一次中国央行买入黄金时,还在六个月之前,停止买入黄金时,金价位于2400美元左右。而本轮启动购买,黄金位于2600美元左右。这代表观察几个月后,央行对金价涨势的认可,同时也是为了对人民币贬值和未来货币通胀做对冲准备。


教员有一句话经典战术,叫做: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现在中国最重要的是维护好自己的基本盘,把主力弹药全部打到刺激内需层面,然后疏通跟周边国家的关系。


用国内购买力和“一带一路”以及欧洲购买力,去替代美国购买力,从而最大化降低对美国的外贸依赖。


接下来操作非常考验控盘者的智慧和操盘节奏,不过跟我学习的读者朋友,尤其是星球里的粉丝,也不要过多担忧宏观造成的影响,更多是提高自己的对冲能力。


知道钱在哪里,往哪里走,稳住现金流,钻研新的商机,多渠道投资。 市场跌宕,牛熊交替,我们要做的并不是随周期浪潮沉浮,而是顺势而为,穿越周期,趋利避害。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或在看。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