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迪·谢克曼
■
深圳
特区报记者李丽
记者从日前在深圳举行的干细胞技术开发应用与再生医学技术发展研讨会上获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工作站已经在深成立,他出任工作站首席学术顾问,成为近年来选择来深发展
研究
的又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深圳为干细胞医学发展提供了机会。
兰迪·谢克曼于1974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1976年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他是该大学分子和
细胞
生物学系教授。他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主编,199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2年因对细胞膜传输的研究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201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以前经常到香港,瞭望深圳繁华而美丽,了解到深圳近年来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展,现在我如愿地在这里找到了干细胞再生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机会。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深圳,但是,深圳很漂亮、天气很舒服,我很喜欢这里。”兰迪·谢克曼表示,研究领域高度契合以及对深圳
医学
科技领域的信心,是在深圳建立工作站的重要原因。
“
从理论上说,应用
干细胞
技术能治疗各种疾病,且其相较很多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兰迪·谢克曼介绍,
干细胞技术的研究潜力巨大,其最显著的作用是能再造一种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由此人们可以用自身或他人的干细胞和干细胞衍生组织、器官替代病变或衰老的组织、器官,并可以广泛用于治疗传统医学方法难以医治的多种顽症,诸如白血病、早老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糖尿病、中风和脊柱损伤等一系列目前尚不能治愈的疾病。
兰迪
·谢克曼表示,由于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可以把成人细胞转化为干细胞,返回到胚胎干细胞的状态进行研究,不再需要从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由此,干细胞再生医学获得快速发展。而且,细胞不仅能从健康成人身上获取,也可以从病人身上获取,从而针对各种疾病展开深入研究。
但是,他也提出,在巨大的发展机遇面前,再生医学所面临的挑战同样巨大,例如Ⅰ型糖尿病中,控制糖尿病细胞是被免疫抑制的,植入人体后仍然会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无法发挥作用。“我的夫人去年就是因帕金森氏病过世。目前再生医学被给予厚望,未来帕金森氏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基因性疾病或许可以被治疗。”
兰迪·
谢克曼
介绍,研究已经发现,30%帕金森氏病人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科学家已经定位80多个基因以控制疾病产生;阿尔茨海默病也成功定位了6个基因以控制疾病的发生,然而,即便知道了致病机制,医学界却仍不知道该如何治疗。
研究认为,通过干细胞再生技术,在体外器官繁育的基础上,培育健康细胞以促进神经性疾病的发展,有望为上述疾病打开治疗的窗口。
“未来工作站将致力于在研究领域找出发病机制和原理,用足够的新的再生细胞取代病变细胞,继而在生物工程领域研究出救治两种疾病的方法。”
兰迪·谢克曼希望,能携手世界其他优秀的科学家加入团队,共享深圳在医学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和突破,一起开展细胞再生医学领域研究,携手取得成果造福全人类。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