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
丁香园官方号,一百多万医生在关注。作为中国医务工作者的网上家园,丁香园深知医疗的痛苦与快乐。我们提供交流的平台、独家深入的内容,也有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的各种服务。医疗行业从业者,请订阅我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蒲公英Ouryao  ·  玻璃包装,凭什么无法撼动 ·  2 天前  
伊洛  ·  北京消费者信心指数 ·  3 天前  
肿瘤资讯  ·  【4192】JTO | ... ·  3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FDA警告信回顾案例解读 ·  3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漏诊N次的肘关节骨折,清醒一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

取消用药限制,本月起实行!

丁香园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2-07 09:00

正文

本文作者:ZJUN


从本月起,临床医生在门诊开药不受限制了?


最近,新疆医保局 在 1 月 27 日的通知中提到:医疗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品规数已不再作为对医疗机构的评审指标要求, 各级医疗机构应取消药品进院品种和数量限制


这也提示了医院和用药数量之间的锁链,正在更多地区完成松绑。


截止目前,除了新疆,其余地区政策落地已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如今,这些地区的医生开药真的不受限了吗?



多地发文:取消用药数量限制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件事——什么是用药限制?


此前,医疗机构被设定了药品使用种类和数量的限制,这种限制通常表现为医院被允许配备的药品品种数和每种药品的数量不能超过一定的标准。


追溯原因,其实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和药品成本, 通过限制用药数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开支,减轻医保负担。同时防止高价药物的过度使用,降低患者和医疗系统的经济压力。


例如广东在 2012 版《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指南》中的限制性内容:「三级综合医院原则上不超过 1500 种,三级专科医院原则上不超过 1200 种,二级综合医院原则上不超过 1000 种,二级专科医院原则上不超过 800 种,其他医疗机构原则上不超过 600 种」。


曾有用户在丁香园社区发帖称,自己所在省开始限制用药,许多药物都有了特定的使用场景。


图源:丁香园社区


这名医生表示在帖子中表示:


西替利嗪仅限儿童用,左西替利嗪仅限西替利嗪无效,多潘立酮仅限儿童和吞咽困难者,果糖仅限抢救,狂犬病疫苗仅限工伤,白蛋白仅限抢救和工伤保险,还原性谷胱甘肽仅限重症肝损伤。


北京某三甲医院医生刘艺航(化名)表示,以前一些偏远地区来复诊的病人开药还能多带一些,「有些不严重的病人,多带点药走就不用再来复诊了,用药限制之后如果超量了,系统无法提交医嘱」。


受用药限制影响较大的还有儿童用药,一名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透露,许多儿童用的中成药也受到了严格的数量限制。「一些年龄和体重大点的孩子可能上呼吸道感染一次,一天就得喝掉大半瓶,一次能带的量也就够喝个 3~4 天,怎么着也得再来开一次才够疗程」。


限制确实控制了医疗费用,但无形中也增加了医患沟通成本和患者就诊成本。


而取消用药数量的限制, 医生可能被允许为患者开出更多种类的药物。


截止目前,已有 8 个地区发文宣布取消医疗机构用药数量限制。


图源:各地发布,丁香园整理



取消限制一年后,三甲主任:没收到通知


除了刚刚发文的新疆,此前宣布取消用药限制的地区也已经有 5 个月到 1 年的时间。四川省在去年 1 月份就已经表示取消医院用药数量限制。


然而,医生们对政策的感知却有些令人感到意外。


四川省某三甲医院肝胆外科主任表示,直到现在,医院也没有开会传达过这项政策变化。 在面对「是否知道已经取消用药数量限制」这一问题时,北京、山东济南和河北等地多名医生也回答,并没有收到通知。


实际上,单次就诊带药量并没有增加,药品使用标准也并没有放宽。


现在单次带药也还是有限制,每次开药超量了,系统都会提醒,无法提交医嘱。之前开不出来的进口药,有一些现在还是没有货。 」刘艺航如是说。


以之前提到的白蛋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为例,该主任表示,用药指征限制一直都存在。「白蛋白只有患者蛋白低于 30g/L 时医保才可以报销,不然只能自费。而还原型谷胱甘肽这类保肝药物,也只有在转氨酶超过 120 单位时才能使用。」


图源:视觉中国


北京多家医院的医生表示,药品种类有小范围的增多,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最近在门诊开药时确实发现之前有几款断货的中成药和进口药显示有货了。」北京地坛医院医生李妍(化名)如是说,「 但我们还是开不出来,就比如进口的莫西沙星,在我们医院只有急诊和感染科才能开,其他科室医生需要给药房报备数量,药房放开权限后我们才能开。


其实不仅李妍有这种情况,北京许多医院的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药品并不互通,也经常会出现在门诊开的药病房没货,病房有的药门诊开不出的情况。「如果有的药实在开不出来,病人还非常想用,我们也只能建议病人自费去药房买。」李妍补充道。



开药受限,问题根本不在用药限制上


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原副局长徐毓才表示,医生不了解政策变化,更多原因可能在于医院的层面。


「用药限制本身,是之前国家根据医院床位数统计结果,对医院用药的行为做出了一些限制,但随着医疗系统的发展,这种限制显然已经不适用, 所以取消用药数量限制与其说是一个新利好,不如说是为旧政策画一个句号 」。


徐毓才认为,旧政策的完结只是一个必然趋势,真正影响医院执行政策的另有原因。


即使取消医院用药限制,医院仍然面临着 DRG/DIP 等多方面因素限制, 取消限制落地与否,并不影响现阶段医院发展面临的问题 ,所以许多医院选择对这一政策干脆不另作通知,这就导致了临床的感知并不强烈。


对于「医院有药,医生难开」这一现象,或许仅仅取消医院的用药限制是远远不够的,临床医生开药仍然受限,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医院被下达的集采任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